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廣州西關永慶坊4A景區授牌暨首個非遺街區開市

2020-08-23 12:05:0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張琳瑞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韓希、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廣州(永慶坊)4A景區授牌儀式8月22日舉行,廣州首個非遺街區同日正式開市。

  廣州西關永慶坊旅遊區包括荔枝灣片區和永慶坊、粵劇藝術博物館,是老廣州文化風貌最典型的代表街區。該旅遊區自2019年9月啟動國家4A級景區創建工作以來,不斷挖掘城市旅遊文化內涵,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提升旅遊服務品質,歷時近10個月,順利通過國家4A級旅遊景區創建驗收。

    廣州西關永慶坊4A景區授牌暨首個非遺街區開市_fororder_1

                                                             永慶坊非遺街區一角(本文圖片均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提供)

  出席儀式的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要負責人介紹説,通過永慶坊4A級景區的打造,增加完善了基礎設施,提升了服務水準,加強了規範管理,讓遊客玩得舒心。同時也更好展現嶺南文化風采,永慶坊周邊有最廣州的西關大屋騎樓街;最嶺南的粵劇藝術博物館、荔枝灣涌;最地道的廣州小吃,把這些串珠成線、串線成片,讓該片區成為展現嶺南文化的窗口。

                                                              建立10間大師工作室 政府給予三年補助

  廣州非遺街區(永慶坊)從醞釀、籌備到開市,歷時約1年。自2019年10月啟動以來,在充分尊重傳承人意願的前提下,最終確定了廣彩、廣繡、琺瑯、骨雕、欖雕、醒獅、餅印、簫笛、古琴等具備較強創新意識和市場運營能力的10個進駐項目,建立10間集展示、展銷、體驗、傳承、交流、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非遺大師工作室。

    廣州西關永慶坊4A景區授牌暨首個非遺街區開市_fororder_2

                                                                                         非遺産品展示

  廣州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對進駐廣州非遺街區(永慶坊)的10間非遺大師工作室,政府以資金補助的方式進行扶持,市文廣旅局、萬科公司和非遺企業三方簽訂協議,根據場地租金、管理費、項目日常運營成本等綜合估算,連續三年給予經費扶持,具體每間工作室的補助資金按照面積大小劃分比例;萬科在場地租金上給予一定優惠,統一做好外墻的裝修,並協助做好其他相關工作;非遺企業自行承擔政府補助後的剩餘支出及內部裝修等費用,並履行傳承、創新等方面的承諾。市文廣旅局將對工作室開展傳承、創新等工作情況進行考核驗收,一方面促進非遺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培育品牌,增強內生動力;另一方面推動非遺企業、傳承人的公眾服務開展,擴大廣州非遺項目的社會傳播,增厚基本盤。

  因各種原因,廣州一直都未建立起真正意義的非遺展示館和非遺街區,缺乏集中展示、銷售、體驗的場所。非遺傳承人工作室零散分佈在全市各區,存在著空間不足、交通不便等各種問題,難以形成聚集效應。另一方面,永慶坊、恩寧路一帶雖然文化景觀集中,生活氣息濃郁,但對遊客,特別是外地遊客和年輕人來説,除粵劇博物館等地標外,尚缺少形象鮮明、體量可觀、能讓大家較長時間停留、觀賞、娛樂的代表性産品。故而非遺大師們與永興坊的攜手,既是強強聯合,也是互補短板。

  2019年11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制定了《廣州非遺傳承聚集區建設工作方案》。除永慶坊外,廣州塔的非遺展示區得益於龐大的客流,成為了傳播廣州文旅形象的一扇窗口。此外北京路非遺展示區等項目也在醞釀或推進之中。

                                                                 借力4A景區大平臺 帶動文旅資源聚集

  廣州非遺街區(永慶坊)項目以荔灣區永慶坊階磚巷為基本地理框架,位於極富西關風情的廣州市歷史街區的核心地帶。作為將歷史文化傳承和當代都市生活相融合的城市更新示範項目,項目的落地充分了利用舊城改造的機會,但在將新業態、新模式引入這一帶的過程中,特別注重原有街區風貌、生活方式、居民構成等的保護和存續,在保有原汁原味的西關味道、廣州味道的同時,讓這裡變得更新潮、更時尚。

  歷史上的永慶坊、恩寧路一帶就是廣州多種手工藝和表演藝術的聚集區之一,是廣州著名的騎樓街,現今仍分佈著包括西關打銅項目保護單位天程銅藝等在內的不少手工藝作坊。著名的八和會館、鑾輿堂、粵劇藝術博物館、永慶坊三雕一彩一繡展館和咏春拳(西關)保護單位也都坐落於此。這裡完好地保存了傳統老廣州的日常生活方式,擁有種類繁多的地道美食,是真正意義上的“活態文化區”。業內人士認為,通過非遺傳承人的持續性運營,將有利於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源進駐,一步步打通歷史文化街區老建築、老商鋪、老居民、老故事等“存量資源”和當下文旅融合、經濟發展、遊客口味等“新需求”之間一些尚不通暢的地方,將物質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有機融合、通盤考慮,重新激活老城區街巷的傳統文化活力。

  今天的揭牌儀式將作為“廣州歡迎您”系列活動的一部分,也將為市民遊客帶來“文化有約·美麗景區”廣州市群眾文藝精品巡演等活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