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旅遊業7-8月恢復到去年同期的七成左右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韓希):記者25日從廣州市政府疫情防控復工復産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廣州市旅遊業7-8月已恢復到去年同期的七成左右。
新聞發佈會現場(韓希 攝)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吳青松在會上介紹説,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部門全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紮實做好文化旅遊領域疫情防控工作,安全有序推進文化旅遊業復工復産復蘇,呈現出“疫情防控有力、復工達産高效、事業發展繁榮、産業發展高質、市場秩序良好、影響力提升”的高品質發展格局。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從政策、資金、宣傳、服務等多方面全力引導、支持、推進企業復工復産。出臺“廣州文旅暖企12條”,發放疫後文化旅遊産業專項扶持資金,暫退旅行社服務品質保證金超過2億元,協調廣州地區銀行為文化旅遊相關企業提供貸款150多億元。納入市指揮信息平臺監控的文化旅遊50強企業和1家台資企業全部復工復産。其做法作為經驗在國家文旅部召開的“幫扶企業紓困 推動産業發展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上介紹。
廣州還舉辦一系列首發、首展、首演活動,包括廣州人遊廣州、廣東人遊廣州啟動儀式、廣州藝術季開幕式、雕塑作品鄉村巡展、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國際博物館日、中國旅遊日等主題活動,大力開展文化旅遊宣傳。週密組織“廣州歡迎您”系列活動,精心策劃“廣州歡迎您”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歡樂周、幸福年三大主題活動,推出50余大項1000余子項活動,有力釋放廣州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和經濟社會有序發展的積極信號。同步發放3000萬元“文旅惠民消費券”,推出100個網紅打卡點、100線精品旅遊線路,助力廣州參與經濟發展內循環。舉辦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啟動儀式,組織廣州藝術季開幕,推出“影響世界的中國非遺”特展,開展“粵韻廣州塔——名家週末大舞臺”惠民演出,特邀鋼琴大師李雲迪擔任廣州城市形象大使。
廣州還創新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式,疫情期間閉館不停服務,廣泛開展圖書、非遺、展覽“雲服務”,推出24小時不打烊數字化圖書服務,舉辦非遺網上購物節,推出網上文博“雲展覽”活動300余場次,讓市民群眾足不出戶即可享受豐富的文化産品。探索 “互聯網+演藝”的新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廣州大劇院十週年慶文藝演出全球直播,24小時內有1.2億人次在線觀看。
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廣州還出臺《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辦法》,制定實施《廣州市發展振興非物質文化遺産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進一步提升非遺傳承能力,全面促進非遺發展水準。截止目前,全市已有人類非遺代表作2項,國家級非遺項目17項,省級非遺項目81項,市級非遺項目116項;現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2名,省級非遺傳承人79名,市級非遺傳承人208名,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個。
吳青松表示,未來廣州將不斷豐富文化旅遊産品供給,擴大文化旅遊市場消費,包括廣泛開展“雲上旅遊”“雲上劇場”“雲上非遺”“雲上文創”等網絡宣傳行銷活動,有效適應後疫情時代“微度假、輕旅行、宅經濟”的大眾消費新常態。開發更多的鄉村遊、民宿遊、康養遊、尋根遊等短線旅遊産品,順應疫後市民“自助、周邊、家庭”出行的新方向。突出生態、文化、民俗等價值呈現,引導形成“健康、生態、綠色”的生活新方式,進一步提升廣州城市文化旅遊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