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2023年“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入職歡迎儀式在廣州舉行
2023-09-14 16:54:21 來源:南方日報編輯:李克軍 責編:張琳瑞

  原標題:2023年“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入職歡迎儀式在廣州舉行 港澳青年在粵就業創業 可同等享受參保待遇

2023年“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入職歡迎儀式在廣州舉行_fororder_f95373a1-04ce-4f0e-a36c-26e85665c31d

2023年“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入職歡迎儀式現場。

  9月13日,2023年“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入職歡迎儀式在廣州市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舉行。儀式現場氣氛歡快熱烈,大灣區職場導師與香港就業青年現場結對,幫助他們融入內地工作生活。

  今年3月,香港特區政府決定恒常化實施“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幫助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就業,促進大灣區互聯互通。廣東積極配合實施這一計劃,做好促進香港青年就業創業工作。

  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工作,有諸多利好。記者從儀式上了解到,在粵就業創業港澳青年可以同等參保、享受待遇,現有超33萬人次港澳居民參加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在旅遊、醫療、建築規劃、教育、律師服務、金融、社工、專利代理8個領域,可以適用職業資格認可,現有3232名港澳專業人才在大灣區內地執業。可以申報職稱評審,現有297名在粵就業的港澳專業人才獲評廣東職稱。

  計劃申請期延長至12月31日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由香港特區政府在2021年初推出,旨在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派駐香港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

  “粵港澳大灣區人口增長快,就業空間大,發展潛力很大。”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介紹,2021年試行計劃共有400多家企業提供3400多個職位,累計輸送超千名香港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

  據介紹,參與計劃的企業須按照香港法例及以不低於月薪1.8萬港元聘請目標畢業生,香港特區政府按聘用人數,向企業發放每人每月1萬港元的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

  由於社會各界對該計劃試行效果非常認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今年開始恒常推行該計劃。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總裁邢桂偉説,2021年公司積極響應參與了計劃試行,將繼續支持恒常化實施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豐富系統的金融職業定制化培養,幫助他們逐步積累銀行工作經驗,服務大灣區的金融建設。

  “內地市場規模大,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客戶,接下來會學習積累到更多的工作經驗。”梁浩東是香港大學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參加今年“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入職新鴻基地産發展有限公司擔任見習工程師,派駐廣州工作。入職至今他已經參與到新鴻基廣州南站項目中,還可以隨時與企業導師“一對一”交流,快速適應內地的工作生活。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説,他一直鼓勵香港青年多到內地去,在工作中學習積累經驗,在交流中加深對國情的認識。他指出,為方便更多企業及青年參加,“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申請期已延長至今年12月31日。任何在2021年至2023年于香港或香港以外的院校完成學士學位或以上課程,並可合法在港受雇工作的香港居民皆可參加計劃。

  提供18個月的生活補助

  為了幫助初到內地就業創業的香港青年順利渡過職業發展起步期,廣東人社部門打出政策“組合拳”,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廣東省人社廳廳長杜敏琪介紹,在促進就業方面,對參加“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香港青年,廣東每月提供最多2000元人民幣共18個月生活補助。粵港澳每年合作舉辦大灣區大學生就業實習雙選會,年均提供近10萬個就業實習崗位。推出“大灣區職場導師計劃”,由港澳導師帶港澳新人,幫助港澳青年適應內地工作生活環境。

  在支持創業方面,廣東建成“1+12+N”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體系,優先向港澳青年免費開放,提供辦公場地、工商財稅、項目推介等全鏈條服務,目前已經累計孵化了港澳項目4400多個。推出了創業擔保貸款,個人最高可貸50萬元、小微企業最高可貸500萬元,政府設立的擔保基金將提供授信支持。每年舉辦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專設港澳賽區,對獲獎項目按獲獎等次給予5萬至50萬元獎金。

  與此同時,港澳青年可以同等享受就業創業補貼補助、報考大灣區內地九市事業單位,在粵就業創業港澳青年可以同等參保、享受待遇。據介紹,為方便港澳居民辦理社保業務,粵港澳合作推出“灣區社保服務通”,在香港開設7個廣東社保服務點,已建成廣東全省189個“灣區社保通”服務專窗、港澳地區84個社保服務網點,高頻業務可以網上辦、跨境辦、代理辦。

  此外,港澳青年內地就業遇到勞動糾紛不用愁。廣東成立了大灣區勞動爭議聯合調解中心,提供與港澳接軌的調解仲裁服務,全省聘任了港澳籍仲裁員40名、調解員22名,全力維護港澳青年勞動保障權益。(南方日報記者 杜瑋淦 通訊員 粵仁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