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深圳美術館(新館)在龍華民治街道正式開館,系列開館展于11月7日對公眾開放。來自中、法、韓、泰等國的眾多文化機構、藝術精英、科技代表等出席深圳美術館(新館)開館儀式,共同見證本次深圳文化盛事。
作為深圳“新時代重大文化設施”中首個開工建設、首個完工的項目,位於龍華區民治街道的深圳美術館(新館)在展示空間、展示手段、藝術交流等方面均較原有展館有根本性改觀,展館內的18個展廳各有特色,可同時舉辦藏品陳列展、大型專題展等不同類型展覽,有效滿足不同觀眾的藝術需求。新館畫庫區總建築面積6200平方米,按照藏品材質類別主要劃分為8個分庫,同時配有藏品消毒室、裝裱室、修復室、拍攝室、研究觀摩室等專業技術用房。
市民期待的深圳美術館(新館)開館 供圖 民治街道辦
深圳美術館(新館)以“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立足時代、面向未來”作為新的學術方向,通過高品質活動凸顯深圳美術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交相輝映、灣區精神與人文風貌相得益彰的主要特點。基於這樣的理念,新館在自身新的學術定位的基礎上,從“新傳統”的構建出發,推出八大開館展覽,集中呈現跨越古今中外的近千件經典藝術作品。
系列開館展分為“在地與多元”“跨越與對話”兩個部分,通過專題展、名家邀請展、自主策劃品牌展等8個展覽與1個國際論壇活動,將深圳美術館的全新定位和學術方向有機地串聯在一起,用作品展現出一個聯結多元感官、具有先鋒性且啟發思考的鮮活的“世界藝術史”。值得注意的是,新館正式開館之後,每天開放6000個預約參觀名額,市民可通過官方公眾號預約參觀。
深圳美術館(新館)于11月6日正式開館 通訊員供圖
深圳美術館(新館)不僅是一家專業的藝術機構,也是一個立體的城市休閒空間,將為市民提供生動而富有藝術氛圍的文化場所。全新的深圳美術館擁有寬廣的視角與先鋒的姿態,能夠帶來國內外多元文化思想與精湛藝術,在激活本土藝術生態的同時,也架設起聯通世界的橋梁。(文 王融 伍霓虹 伍亮 袁甲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