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至12日,第35屆醫藥經濟信息發佈會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舉行,專家學者、政府代表和來自全國的醫藥行業企業家齊聚一堂。“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發佈會”自1989年舉辦以來,旨在搭建信息發佈和交流平臺,宣傳貫徹藥品監管政策,發佈獨家醫藥經濟信息,預測醫藥行業走向,被業界譽為“中國醫藥行業發展風向標”。
第35屆醫藥經濟信息發佈會現場。李劍鋒 攝
據悉,本次大會由政企溝通會、主論壇、分論壇組成。在10日召開的生物醫藥企業30強政企溝通會上,發改、衛健、醫保、藥監等各級政府部門及企業代表,圍繞藥品審評審批、政策創新先行先試、“港澳藥械通”政策、“1+N”政策體系下的廣州生物醫藥産業新機遇展開交流討論,釋放強勁招商引力波。大會在11日正式開幕,主論壇設置“政策引擎”和“産業引擎”兩大板塊,並從“質勝全球、瑰寶傳承、院士薈萃、渠道合能、工商交融”五大維度設置平行發佈會,高度契合大會主題“重啟增長引擎——融合創新、制勝未來”。
萬億級生物醫藥産業生機勃發 廣州開發區領銜
會上,來自國家藥監局藥品監督管理司、藥品註冊司、政策法規司、藥品審評中心,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等政府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圍繞藥品安全高品質發展、創新藥審評審批措施、藥品法規建設規劃及進展、臨床價值藥物創新、藥品集採政策實施情況、中國醫藥經濟展望等進行了權威解讀。
作為本次大會的主辦地,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生物醫藥産業集群發展情況在大會舉辦期間受到廣泛關注。10日召開的座談會上,廣州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顧曉斌向與會嘉賓作推介,他指出,當前該區正在從審批服務、創新引領、政策激勵、載體支撐四方面入手,大力強化生物醫藥産業發展效能。
“我們在全國首創生物醫藥省區共建機制,區內有關單位在‘家門口’就可以審評、檢查、檢驗、諮詢技術服務,還專門成立了黃埔區新藥申報服務中心。此外,符合我區‘生物10條’扶持標準的單個項目引進最高可獲批5億元。到2025年黃埔將力爭集聚生物醫藥企業超過5000家,新增5至10個一類創新藥,再增加3至6家上市企業,加速向世界級生物醫藥集聚區、全球生物産業創新高地邁進。”顧曉斌表示。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在會上發佈的預測報告顯示,2024年預計全國醫藥工業營業收入增長約5%。從供給側來看,新時期下的生物醫藥産業創新生態不斷優化,集約化程度提升,細分領域涌現單項冠軍,新質生産力釋放無限潛能,萬億級生物醫藥産業的雨林型生態正生機勃發。
而如此的産業態勢,從當前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的發展中可見一斑。目前,該區已集聚生物醫藥高新技術企業443家,2022年新獲批臨床試驗批件92張,2023年1月至10月企業新藥申報數量為93件,佔廣州市的95%,佔廣東省新藥申報量的44%。
廣州國際生物島集聚優質資源 加速邁向世界級
2024年1月初始,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促進生物醫藥産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提出要構築以廣州國際生物島為核心的“一核兩極”高端生物醫藥産業空間佈局,打造以“國際生物島”為園區品牌的“一島多園”政策先行先試集聚區,率先將廣州國際生物島打造成為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策源地和産業發展核心高地。
目前,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生物醫藥産業已經基本形成了全域佈局、全鏈條發展。其中,科技研發主要在生物島,全力創建國家生物醫藥政策創新試驗區;成果轉化重點在科學城,推進建設國際一流的生物醫藥成果轉化中心;生産製造集中在知識城,加快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生産製造中心。
參會人員在展區體驗生物醫藥産品。 李劍鋒 攝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國際生物島是全國唯一同時佈局廣州實驗室、人類細胞譜係大科學裝置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園區,也是全國首個5G自動駕駛應用示範島、全國首批未來産業科技園建設試點。
“生物島可以説代表了當前我國生物醫藥産業發展的最前沿,企業在這裡發展能很好地享受到廣州開發區給予的政策、資金支持,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藥企的研發壓力。”廣州漢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維生素産品領域領先的OTC藥企,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正是看中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優越的生物醫藥産業發展環境、良好的營商環境,才將公司遷到生物島。(文 孫旭東 趙瀾星)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