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探源最早的廣東人從何而來?早期嶺南探源工程發佈最新階段性成果
磨刀山遺址發掘區 通訊員供圖
磨刀山遺址出土的石器—手斧 通訊員供圖
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一週年之際,廣東省早期嶺南探源工程階段性成果展示暨磨刀山遺址考古發掘十週年活動在廣州舉辦。
2023年是早期嶺南探源工程啟動實施的首個年度。一年來,工程圍繞項目方案完善與“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立項、課題性考古調查、主動性考古發掘、多學科綜合研究等方面開展工作,取得一系列新的田野考古與研究成果。
本次成果展示活動以“穿越磨刀山 探尋嶺南源”為主題,聚焦早期嶺南探源工程重大項目,展示了早期嶺南探源工程階段性成果,發佈了以數字技術復原遠古“磨刀山人”的《穿越磨刀山》紀錄片。
熱點:發佈系列田野考古與研究成果
早期嶺南探源工程于2023年啟動,旨在推動廣東重要考古課題納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廓清中華文明中嶺南歷史地位以及獨特歷史發展脈絡。
該項目實施時間為2023年至2035年,主要研究內容為嶺南舊石器文化與遠古人類演化、舊-新石器時代過渡、嶺南地區文明化進程三個重大課題,研究時間跨度為舊石器時代早期至西漢南越國時期。
活動現場,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秦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劉鎖強對階段性工作進展與成果進行彙報。《早期嶺南探源工程科學研究計劃》于2023年10月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佈。同時,經協商後確定由廣東省牽頭,聯合周邊六省(區)申報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嶺南地區文明化進程”重大項目,推動早期嶺南探源工程與國家重大研究項目接軌。
2023年,考古工作者在磨刀山遺址周邊南江流域開展新一期考古調查,新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30處,其中包括洞穴類型遺址及動物化石地點。據悉,過去十年,南江流域共有130余處舊石器時代遺址(地點)被發現,年代從舊石器時代早期延續至舊石器時代晚期,進一步確認南江流域是目前省內唯一具備系統開展廣東最早先民及其文化研究可行性的區域。
劉鎖強表示:“2023年的新發現為探尋更豐富的遠古人類與文化遺存、更好地復原嶺南遠古環境與社會提供了重要新線索和可能性。”
英德岩山寨遺址的考古發現清楚反映了最遲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嶺南社會開始加速分化,出現嶺南地區最早的複雜社會,實證在中華文明起源階段的“古國時代”,嶺南已成為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擴展了對於多元一體中華文明時空格局的認識。
此外,珠三角和粵東地區的考古發掘項目也取得重要收穫,如發現從化獅象遺址和深汕特別合作區白田山遺址。
觀點:嶺南對中華文明的形成有獨特貢獻
活動現場,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前四期首席專家、北京大學一級教授趙輝,亞洲舊石器考古聯合會原主席、北京大學教授王幼平兩位專家對早期嶺南探源工程的階段性成果進行點評,併為工程的深入實施提出意見建議。
“嶺南作為一個獨特的地理單元,對中華文明的形成有它獨特的貢獻。”王幼平表示,嶺南屬於亞熱帶與熱帶氣候,地理條件也與嶺北不同,在此生活的遠古人類所採取的適應方式和嶺北地區不一樣。
王幼平專攻舊石器考古,十年前曾參與磨刀山遺址考古發掘。在他看來,若要完整地認識中華文明的形成過程,實施早期嶺南探源工程非常有必要。“希望這一工程在未來的推進中能把嶺南地區早期文明的形成推向更早,與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做一個更完整的連接,以期更清楚、更完整地認識嶺南文明的形成過程。”王幼平説。
趙輝長期關注嶺南考古事業,曾多次實地指導廣東考古工作,提出相關建議和論述。磨刀山遺址的考古發掘已經過去十年,趙輝對此給予高度評價。
“嶺南地區地域寬廣。就文化發展程度來説,廣東大概率是中心,廣東考古工作所積累的成果也是最充分的,所以在開展早期嶺南探源工作上,廣東的考古工作者當仁不讓。”趙輝對嶺南地區的中國化進程問題尤為關注,他提到,嶺南地區的社會複雜化研究是早期嶺南探源工程的重要任務之一,目的是解決嶺南地區的早期人類如何從簡單社會一步一步複雜起來,最終融入秦漢政治體系之中的問題。
趙輝表示,嶺南地區的社會複雜化研究才剛剛開始,嶺南考古工作任重道遠。政府的支持、民眾的熱情為研究的開展提供了很好條件。相信只要給廣東考古工作者時間,他們一定會積跬步以至千里。
亮點:數字“磨刀山人”即將上線
2013年,磨刀山遺址的發現填補了廣東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將廣東地區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從距今13萬年左右大幅提前至60萬-80萬年前。
以磨刀山遺址考古發掘十週年為契機,紀錄片《穿越磨刀山》于6月2日正式發佈。《穿越磨刀山》由中共雲浮市委宣傳部、省考古院聯合出品,《國家寶藏》編劇團隊製作。該片以廣東磨刀山遺址為起點,通過工具使用、環境適應和交流合作三個篇章,講述了磨刀山遺址的遠古先民如何利用舊石器時代的石器技術適應環境、促進語言發展、推動大腦進化,並展示了數字人技術如何還原遠古人類形象、人工智能如何“復活”遠古人類。
“數字‘磨刀山人’也即將上線。”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研究員曹勁表示,數字“磨刀山人”的創作遇到很多困難,“磨刀山遺址沒有出土人類骨骸,可作復原的依據非常少,所以我們組成多學科攻關團隊,包括體質人類學、考古學、地質學等專業人員,共同推測磨刀山人的可能形象。”她認為,多學科研究是數字“磨刀山人”與其他數字人最大的區別。
數字“磨刀山人”上線後,公眾可以向其了解有關磨刀山各方面的信息,比如舊石器時代地球的狀況、植物的狀況等。“這是我們推動磨刀山遺址的考古成果為大眾共享所做的嘗試。”曹勁説。
文/羊城晚報記者 文藝 周欣怡 通訊員 粵文旅宣
統籌/羊城晚報記者 朱紹傑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