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從1047億元到5800億元!廣東自貿試驗區掛牌九週年交出亮眼成績單
2024-07-31 17:33:53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藤 責編:張琳瑞

  7月30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九週年建設成果新聞發佈會在廣州舉行。發佈會上,廣東省商務廳廳長、自貿辦主任張勁松對廣東自貿試驗區建設最新情況進行了介紹。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鄧鴻主持新聞發佈會。

從1047億元到5800億元!廣東自貿試驗區掛牌九週年交出亮眼成績單_fororder_自貿

活動現場

  張勁松表示,九年來,廣東自貿試驗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推動自貿試驗區高水準開放和高品質發展,建設成為改革創新“試驗田”、對外開放“新高地”。

  據了解,廣東自貿試驗區在九年中圍繞投資、貿易、金融、粵港澳合作等領域開展制度創新近700項,高水準開放和高品質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外貿進出口由2015年1047億元增長到2023年5800億元,年均增速達到24%。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國內生産總值由2015年的2244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5260億元。南沙、前海、橫琴的産業集聚發展走在全國前列。主要有以下五大方面成果。

  一是制度創新穩居全國第一方陣。九年來,廣東自貿試驗區聚焦投資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粵港澳合作等領域,突破瓶頸、疏通堵點、激活全盤,取得顯著成效,實現從“0到1”的制度創新、“從1到N”的輻射帶動。累計形成制度創新成果696項,在全國複製推廣43項,佔全國集中複製推廣的25.75%,超過四分之一,在全省複製推廣216項;發佈制度創新案例301個,列入全國最佳實踐案例8個,佔全國的9.52%。

  二是經濟指標位列全國第一梯隊。九年來,外貿進出口由2015年1047億元增長到2023年5800億元,年均增速達到24%。累計實際利用外資539億美元,年均增長近60億美元。稅收收入由2015年574億元增長到2023年1094億元,年均增速達到8.4%;固定資産投資累計超過1.2萬億元,年均增量超1300億元;帶動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國內生産總值由2015年2244億元增長到2023年5260億元,增長超1倍。今年上半年,實現進出口3335億元,同比增長29%,實際利用外資19.6億美元,以全省萬分之六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省7.6%的外貿進出口和1/4的實際外資。

  三是營商環境達到國際先進水準。投資方面,正式實施自貿試驗區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在金融、文化、專業服務等領域作出6項特別開放安排。橫琴、南沙放寬市場準入措施落地生效,前海出臺全國首部投資者保護條例。目前,區內實有企業超29萬家,吸引世界500強企業105家投資項目520個,集聚總部企業220家。貿易方面,全面推廣“兩段準入”“兩步申報”,擴大進口“船邊直提”、出口“抵港直裝”,持續提升通關便利化服務。擴大“組合港”“一港通”改革,覆蓋大灣區內地9市和湛江、汕頭等地,開通64條航線,為企業節約物流等成本超2億元。橫琴正式實施分線管理,截至6月底免稅進口主體達86家。新業態發展迅猛,截至6月底,累計融資租賃交付飛機286架和船舶141艘,國際分撥集拼進出口額突破2059億元。金融方面,橫琴落地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首批10家銀行開展試點工作;截至6月底,廣東自貿試驗區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結算量佔全省1/3,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佔全省1/6,累計辦理自由貿易(FT)賬戶資金業務4.9萬億元。廣州期貨交易所工業硅、碳酸鋰品種成交額超11萬億元,前海聯合交易中心累計大豆現貨交易1107萬噸。

  四是産業集聚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南沙形成以智慧網聯和新能源汽車、海洋科技、半導體和積體電路、人工智能等先進製造業以及航運物流、特色金融、國際商貿等現代服務業,培育了小馬智行、雲從科技等人工智能領先企業,建設萬頃沙半導體積體電路産業園,集聚南砂晶圓、芯粵能、芯聚能等一批重點企業,首艘我國自主研製的大洋鑽探船下水試航。南沙港集裝箱年吞吐量超1900萬標箱、相當於全球港口吞吐量第9,獲批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打造大灣區首個氣候投融資平臺。前海成為全國最大類金融機構集聚地,註冊金融企業突破4萬家,融資租賃企業超1800家,約佔全國15.9%。集聚越海、華富洋、招商保稅等8家年進出口貿易超百億元供應鏈龍頭企業。電子元器件和積體電路交易中心去年實現交易額549.8億元。橫琴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等“四新”産業加速發展,實際運營積體電路企業超50家,形成以積體電路設計為主要特色的産業集群。1-6月,橫琴跨境電商進出口貨值達5107萬元,跨境電商産業園聚集電商企業超75家。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入駐企業覆蓋中醫藥、保健品、醫療器械等領域,集群效應顯現。截至2023年底,橫琴落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68家,國家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1家。

  五是粵港澳合作成效顯著。九年來,全力推進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擴大對港澳金融、法律、會計、工程、旅遊、檢測認證等服務業開放,落地全國首家港澳資獨資或控股的銀行、證券、基金機構,實現粵港澳跨境支付、跨境理財通、跨境保險、跨境住房按揭等創新措施。便利三地民生往來,港澳建築師、工程師等24類專業人士備案即可執業,設立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20家,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累計孵化創業團隊2251家。累計入駐港澳資企業2.6萬家,實際利用港澳資509億美元,佔廣東自貿試驗區實際利用外資的九成以上,成為全國港澳投資的首選地。

  張勁松表示,廣東自貿試驗區要深入實施省委“1310”具體部署,按照商務部和省委、省政府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的工作要求,在新的起點上加強總體謀劃、破立並舉,加大首創性、集成式探索,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貢獻自貿試驗區的智慧和力量。(圖/文 李嘉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