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作為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品質發展引領區(以下簡稱“引領區”)主陣地,正深入實施鄉村再造工程,全力推進“最美旅遊公路”、空心村整體改造建設,大力發展精品民宿、農耕體驗、戶外研學等特色産業,落實建設藝術計劃,努力打造獨具嶺南特色的未來鄉村。
風貌提升,重塑羅浮勝景新顏值
在推進引領區建設的過程中,“最美旅遊公路”的建設,無疑是這盤大棋中的重要一子。這條公路不僅是連接南昆山與羅浮山的交通要道,更是一條串聯美景與産業的黃金紐帶。當前,博羅片區的關鍵路段——橫河段正在加速建設,其中縣道X223線長寧鎮瀾石橋至橫河鎮羅塘橋段、省道S254線橫河鎮至麻榨鎮段已順利通車。道路蜿蜒于翠綠的山巒田園間,兩旁綠樹成蔭,風光旖旎。橫河鎮至麻榨鎮段與環繞顯崗水庫的百里碧道交匯,遊客在欣賞湖光山色、連綿群山的同時,還能騎行感受愜意時光。春節假期,徐女士一家從惠城區自駕前來,她感慨道“一路上風景太美了,特別是最美旅遊公路那段,拍照也很出片。在碧道上騎行,更是愜意無比。”
縣道293線羅浮大道
橫河鎮,這座“廣東省森林小鎮”“廣東鄉村民宿示範鎮”,憑藉優美的生態環境,成為休閒度假和鄉村旅遊的熱門目的地。春節期間,“最美旅遊公路”沿線熱鬧非凡,各民宿精心籌備新春節目,讓遊客流連忘返。徐女士分享説:“早就聽説這邊美景如畫,特意過來玩,這次選擇了橫河鎮的下河灣民宿。聽説這個是金宿級民宿,果然沒有讓人失望。感覺周邊環境、住宿條件各方面都挺不錯。還有篝火晚會、煙花秀,小朋友有得吃、有得玩,都很開心。”
博羅縣橫河鎮(顯崗水庫)航拍
作為引領區建設的重要節點,橫河鎮借力央企,全面推進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從道路升級到風貌提升,從人居環境整治到打造濱水公園和美麗示範主街,正一步步將嶺南風格的城鎮風貌變為現實。良好的生態和不斷優化的城鄉風貌,讓橫河鎮的“綠水青山”加速轉化為“金山銀山”。
博羅縣橫河鎮濱水公園
未來,博羅將以羅浮山為核心,深度挖掘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獨特的自然風貌,加快推進“最美旅遊公路”建設,充分發揮輻射沿線鄉鎮和經濟節點的作用,依託當地文旅資源,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加快推進體育小鎮和驛站建設,大力開發文化體驗、休閒度假、生態康養等新業態,進一步帶動當地農文旅融合發展,持續擦亮“羅浮山下四時春”品牌。
多元興旺,激活嶺南鄉村新動力
羅浮山下的徐田村,山清水秀,古街老巷訴説著歲月的故事。然而,曾經的它也面臨著空心村的困境。近年來,隨著引領區建設發展,當地引進優質企業,將蘭門小組178畝空心村整體打造,一個集休閒旅遊、農耕文化、田園體驗于一體的高端旅居田園康養綜合體拔地而起。2024年,蘭門田園康養生態旅遊區被評定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實現了從“空心村”到“網紅村”的美麗蝶變。村裏“沉睡的資産”被喚醒,鄉村旅遊風生水起,遊客紛至遝來,並輻射效應帶動周邊第一、二、三産業發展,久違的煙火氣再次在這個古村升騰、瀰漫。
蘭門田園康養生態旅遊區
博羅還借助引領區建設契機,大力開展美麗庭院建設,圍繞“綠美”主題,深度探索“庭院+”創新模式,實現多元融合發展,一個個小庭院搖身一變,或成為果蔬繁茂、綠意盎然的迷你農場,或打造成充滿小資情調的茶館、酒咖,或升級為風格迥異、各有特色的精品民宿。如今,這些熱門打卡地吸引著各地遊客前來遊玩休憩,感受美麗鄉村的質樸愜意生活。村民通過農家樂、民宿經營等實現增收致富,未來鄉村發展前景廣闊,正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未來,博羅將積極實施鄉村再造工程。結合“空心村”整治,用好央企力量,引入國企、民企導入産業,推動村莊環境提升、業態導入、可持續運營等。優化提升村莊規劃和用地佈局,結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盤活農村土地資源,推動村民居住地相對集中、農業生産等功能區相對集中。推廣裝配式建築、零碳農房建設模式,結合“光伏+建築”應用試點建設,因地制宜開展分佈式光伏項目建設和農房風貌管控工作。緊密結合整村運營,做好未來社區試點建設工作,探索鄉村發展的新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藝術添彩,綻放嶺南文化新魅力
當鄉村之美與藝術之美相互交融,便會碰撞出神奇的火花。“落花滿天閉月光,借一杯附薦鳳臺上……”在園洲鎮曲藝協會排練室內,一群粵劇發燒友正在演繹經典劇目《帝女花》,舉手投足間盡顯粵劇的獨特韻味與魅力。在園洲鎮的各個村居、古老祠堂、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中小學校園裏,粵劇文化如春風化雨,滋潤著人們的心靈,成為博羅獨特的文化印記。
專業的唱腔,華麗的戲服,精彩的對唱……在博羅縣園洲鎮上南村,逢年過節之際總能欣賞到精彩絕倫的粵曲表演
引領區內,人文的馥鬱芬芳如陳釀般醇厚悠長。羅浮山百草油製作技藝、葛洪傳説、石灣鎮龍舟競渡習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引領區最具特色的文化符號,彰顯著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千年前,蘇東坡溯江至泊頭鎮(今園洲鎮),登岸遊覽羅浮山,留下“羅浮山下四時春”的千古名句。如今羅浮山景色依舊,東坡文化與嶺南文化深度融合,成為這片土地的精神內核之一。每年端午,東江河畔都會舉行“龍船景”或龍舟競渡活動,觀景之處人潮如涌、喝彩聲不斷,一派熱鬧非凡的龍舟盛景,傳承著千年的民俗風情。
文化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核心靈魂。博羅將舊糧倉、舊紡織廠改造成東江糧倉文化創意園,煥發全新活力;“一村一歌”、村“ART”、田園豐收藝術展……在博羅各種形式多樣的文化藝術活動走進基層,為鄉村注入絢爛多彩的文化新活力。博羅將繼續實施“藝術村長”“鄉村推介官”計劃,助力博羅探索文藝賦能鄉村振興新路。
去年國慶期間,博羅徐田村開展了“藝術村長”攝影展
建築藝術是地域文化與歷史傳承的鮮活載體。新年伊始,博羅的新春第一會釋放出重磅信號:博羅將堅持美學引領,實施建築藝術計劃,通過引進全球頂尖水準的設計師和團隊對引領區的自然生態、資源稟賦、歷史底蘊、風土人情等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設計,著力將引領區打造成建築師和工匠的“天堂”。在博羅,羅浮山古建築群、客家圍屋、騎樓以及宗祠,共同構築了獨特的建築風貌。未來,博羅將秉持匠心,讓建築成為藝術品,全方位展現博羅獨特的地域文化魅力,使其成為城市發展的獨特標識,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文/圖 博羅縣委宣傳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