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從“千企集聚”到“全國標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生物醫藥産業領跑全國
2025-03-18 10:34:0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車園元 責編:王悅陽

  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這片充滿活力的熱土上,生物醫藥産業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3月14日,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召開“現代化産業體系看黃埔”生物醫藥産業專場新聞發佈會,一組數據引發矚目:全區每年新增新藥臨床批件近百張,佔全市90%以上,連續4年位居全省第一;生物醫藥企業數量從2017年的1000家猛增至4800家,增長3.8倍;産業規模佔全市57%,綜合競爭力躋身全國前五。這裡,正以“黃埔速度”書寫中國生物醫藥産業的創新傳奇。

從“千企集聚”到“全國標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生物醫藥産業領跑全國_fororder_圖片16

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李劍鋒

  産業規模爆髮式增長:從“千企集聚”到“全國標杆”

  數據顯示,目前全區已集聚生物醫藥企業4800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528家、專精特新企業382家,上市企業20家,佔全市74%。生物醫藥規上工業産值較五年前翻倍,形成生物島、科學城、知識城三大核心載體協同發展的全産業鏈佈局。

  “一款中國抗癌藥擊敗了全球最暢銷的抗癌藥!”全國政協委員趙宏在全國兩會上的發言,讓康方生物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創雙特異性抗體新藥依沃西(Ivonescimab)進入公眾視野。這款藥物在臨床試驗中展現出的突破性療效,標誌著中國創新藥研發正從“跟跑”轉向“領跑”。而康方生物的另一個“明星産品”——全球首個腫瘤雙免疫檢查點抑製劑雙抗卡度尼利單抗注射液,更是填補國內空白,療效超越國際同類産品。

  為了加速創新藥的成果轉化,近年來,黃埔區一直致力於把廣州醫學資源優勢和自身産業基礎相結合,加速醫藥創新和醫療臨床資源深化合作。

從“千企集聚”到“全國標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生物醫藥産業領跑全國_fororder_圖片17

利德健康技術專家進行細胞實驗  攝影 李劍鋒

  “為了縮短創新藥械從研發到臨床應用的週期,黃埔區衛生健康局明確要求醫療機構在創新藥械目錄公佈後一個月內召開藥事會,確保創新藥械能夠迅速進入採購目錄。”黃埔區衛生健康局二級調研員邱芳華表示,未來還將開展院企常態化對接,遴選生物醫藥産品入院展示,推動中醫藥院內製劑轉化,放射、檢驗等AI醫療場景應用,拓展大健康産品應用,為創新藥械的推廣應用提供有力支撐。

  創新服務“十分週到”:政策賦能加速成果轉化

  如何讓實驗室的“金點子”快速轉化為治病救人的“金鑰匙”?黃埔區給出的答案是: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該區首創“一個平臺+兩條通道+三張清單+四級聯動”的“十分週到”服務模式,推動藥品註冊申報量較2018年增長超3倍。

  “從研發到臨床應用,我們全力打通‘堵點’。”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蔣佐龍介紹,2024年,區內生物醫藥審評審批事項平均提速20%以上。以百濟神州為例,其新增産線通過省藥檢所綠色通道檢驗,效率提升30%。此外,廣東省首個藥械註冊指導工作站、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白名單”等創新機制相繼落地,為研發物資入境和産品上市按下“加速鍵”。

  政策支持同樣精準有力。2024年,《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促進生物醫藥産業高品質發展辦法》(“生物醫藥2.0”政策)出臺,前瞻佈局合成生物、細胞與基因治療等未來産業。同時,醫療機構需在新藥械目錄公佈後一個月內召開藥事會,推動創新産品快速進入臨床。“我們正推動AI醫療場景應用,拓展大健康産品市場。”區衛生健康局二級調研員邱芳華表示。

  人才引領産業升級:“院士天團”與“真金白銀”雙驅動

  産業的騰飛離不開頂尖人才的支撐。近年來,黃埔區成建制引進鐘南山、徐濤、王曉東、趙宇亮等院士團隊,形成戰略科學家、臨床醫生、企業家“三位一體”的“人才天團”。

  “好的種子需要沃土,黃埔為我們提供了最好的創業環境。”麓鵬制藥行政副總裁胡龍飛感慨。六年間,企業累計獲得政府資助2700萬元。該區通過“四鏈融合”(政策鏈、平臺鏈、生態鏈、服務鏈)人才支持體系,組建生物醫藥子基金18隻,累計投資人才項目92個、金額超25億元。全國首創的“種子直投”機制允許單項目最高100%虧損,為早期創新“兜底”。

  為吸引更多英才,黃埔區打造500人規模的“靠埔就業經紀人”團隊,並在2024年廣東省“百萬英才匯南粵”招聘會上首次亮相。購房補貼、租金減免、安家資助等“真金白銀”政策,已累計扶持高層次人才超1600人。

  空間佈局優化:三大載體打造全産業鏈生態

  從珠江上的“綠葉小島”到全球矚目的生物醫藥高地,廣州國際生物島的蛻變是黃埔區空間佈局優化的縮影。目前,生物島集聚阿斯利康、百濟神州、康方生物等500余家企業,落地全國首個醫療器械概念驗證中心,推動11個産品入選廣州市創新藥械目錄,佔全市近半。

  “我們正打造‘十分到位’服務品牌,租金降幅最高達40%,同時打通研發到轉化的‘最後一公里’。”生物島管委會副主任梅花介紹。而科學城和知識城則分別承擔“成果轉化”與“生産製造”功能:科學城匯聚57家上市公司,綜合實力居全國科技城第二;知識城引入百濟神州、恒瑞醫藥等40多個頂尖項目,總投資超200億元,建設亞洲一流生物制藥基地。

  目前,黃埔區正謀劃推出“1+15+5”政策體系,生物醫藥政策將進一步完善,前瞻佈局合成生物、細胞與基因治療等未來産業,構建生物醫藥全流程、全鏈條扶持體系。從“千企集聚”到“創新標杆”,黃埔區以“硬核”科技與“暖心”服務,為中國生物醫藥産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了“黃埔樣本”。(文 朱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