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廣州荔灣:打好“收存運處”組合拳 破解老城區裝修垃圾清運難題
2025-03-23 14:26:43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車園元 責編:王悅陽

  隨著居民裝修需求增長,裝修垃圾日漸增多。廣州市荔灣區北片街道狹窄曲折,嚴重限制了車輛的順暢通行,對當地裝修垃圾清運工作造成較大阻礙。為此,荔灣城管著力推進裝修垃圾“收、存、運、處”全鏈條體系建設。全區22個街道均設立了實用的收集點,部分收集點還在持續進行升級改造,為裝修垃圾的存儲與轉運築牢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全區裝修垃圾清運電子聯單總量飆升至12310單,約佔全市總量的68%。

廣州荔灣:打好“收存運處”組合拳,破解老城區裝修垃圾清運難題_fororder_圖片1

裝修垃圾清運電子聯單

  “收、存、運、處”全程閉環管理

  裝修垃圾清運的“收、存、運、處”四個環節,環環相扣、緊密相連。荔灣城管針對四個關鍵環節精準發力,謀劃制定裝飾裝修垃圾全鏈條清運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多次組織召開工作部署與推進會,全力推動各街道與合規運輸企業深度合作,初步搭建起裝修垃圾全鏈條清運體系,為後續工作的穩步推進奠定了根基。

  在規範“收”的源頭上,荔灣城管採取宣傳與執法雙管齊下的策略。通過深入社區耐心協調溝通、廣泛發放宣傳海報,向居民普及裝修垃圾規範投放的重要意義,提高居民的參與積極性。同時,積極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成立工地源頭執法專班,嚴厲打擊非法處置行為。在暢通“存”的渠道方面,收集點的選址與提升改造是工作的重點與難點。荔灣城管充分整合“兩網”融合點和資源收集中心,合理佈局裝修垃圾收集點,巧妙解決選址難題,為裝修垃圾的存儲開闢順暢通道。此外,創新性地實施“先撥後引”策略,一方面向街道環衛站撥付專項經費,用於市政道路無主淤泥的清運以及收集點的初步提升改造;另一方面鼓勵各街道自籌資金,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收集點進行個性化升級。

廣州荔灣:打好“收存運處”組合拳,破解老城區裝修垃圾清運難題_fororder_圖片2

新能源環保自卸車

  在突破“運”的瓶頸方面,新能源車成為破解小巷清運難題的關鍵力量。荔灣城管率先推動廣州市第一家純電中小型新能源環保自卸車公司在荔灣區註冊成立,成功打破了運輸環節的困境。“這些新能源車輛身形小巧、行動靈活,在老城區狹窄逼仄的街道間也能自由穿行,還突破了傳統的行駛時間束縛,真正做到了裝修垃圾的日産日清。”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在實現“處”的閉環方面,鼓勵運輸企業對裝修垃圾進行初步分揀,將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進行分類。同時,通過智慧化的清運平臺對整個處置過程進行實時監控,確保裝修垃圾能夠被運往有資質的場所進行合規處理,實現了“兩點一線”的閉環處置。

  家住多寶街的陳女士説:“以前我們裝修房屋不清楚如何去找清運公司,只能在街邊找那些裝修門面或者小廣告上的人來完成,送到什麼地方處理了我們也不清楚,但會在老城區看到裝修垃圾亂偷倒的現象。現在有清運平臺,我們想裝修,掃掃小程式就能搞定裝修垃圾清運,方便很多。”

廣州荔灣:打好“收存運處”組合拳,破解老城區裝修垃圾清運難題_fororder_圖片3

荔灣城管開展執法檢查行動

  “打疏結合”打破非法處置利益鏈

  同時,為打破舊有的非法處置利益鏈條,荔灣城管採取“打疏結合”的策略。一方面鼓勵新鏈條處置企業與三輪車群體、裝修門店等舊有群體展開闔作,引導規範運營,將原本游離于正規體系之外的力量納入合法合規的清運體系中來,實現新舊力量的融合與協同發展。另一方面加大執法力度,出臺建築垃圾源頭工地執法專班工作方案,2024全年共開展了209次源頭執法行動,查處案件130多宗,對裝修垃圾非法處置行為形成了強大的威懾力。目前,全區22個街道中已有17個街道與有資質、便利的運輸企業簽訂了裝修垃圾清運協議,老城區裝修垃圾亂堆放和非法運輸處置的問題得到了有效治理。(文/圖 成廣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