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補貼30%!廣州2025年居家適老化改造 “煥新”活動正式上線
2025-04-15 17:27:17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朱樺 責編:王悅陽

  為加力支持消費者以舊換新,促進市場消費潛力有效釋放,廣州市民政局推動居家適老化改造成為以舊換新活動新板塊。4月15日開始,消費者通過活動平臺申請領取居家適老化改造補貼資格,即可到參與活動的線下企業或電商平臺消費,補貼標準按照補貼範圍內的産品實際銷售價格的30%進行補貼減免,每人累計最高補貼限額10000元,該補貼比例為本次以舊換新活動中的最高比例。消費者可在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南粵分享匯四家電商平臺進行線上選購,線下則可通過雲閃付查詢活動門店並進行消費。

  補貼産品範圍方面,廣州市民政局在商務部的25項參考品類基礎上進行了豐富和拓展,新增健康監測設備、老年康復設備、適老化文化娛樂産品品類,“在關注物理生活環境的同時也體現了對老年人健康及精神需求的關注。目前活動共有7大類54項居家適老化改造“煥新”商品,涵蓋地面改造(如斜坡輔具)、臥室改造(如護理床等)、智慧輔助設備(如輪椅、助聽器、智慧擦窗機器人、助老外骨骼機器人等)、健康監測設備(如血壓計、血糖儀、呼吸機等)、老年康復設備(如理療儀、康復運動器械、按摩儀等)、適老化文化娛樂産品(如老花眼鏡、老年認知益智産品等)。

  多措並舉,居家社區養老實現新突破

  近年來,廣州市民政部門精準發力,以老年人服務需求為導向,全力推動居家適老化改造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創新,構建具有廣州特色的“大城市大養老”模式,不斷提高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100%,社會力量提供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佔比超過95%,養老兜底保障、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等工作成效明顯,獲國務院2021年和2022年度督查激勵。

  在政策層面,出臺《廣州市養老服務條例》《廣州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管理辦法》並修訂印發《廣州市民政局 廣州市財政局 廣州市殘疾人聯合會關於印發廣州市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發展提供制度支持。自2020年底起,推進每個街鎮建設至少1個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頤康中心),每個村居設置至少1個頤康服務站。目前,全市共建成頤康中心177個、頤康服務站2724個,長者飯堂1407個,形成街鎮、村居全覆蓋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網絡。已運營的各街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不僅設置了服務諮詢和改造設備展示區,還可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上門生活照料、日間託管、助餐配餐等多項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成為老年人了解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安享社區養老生活的前沿陣地。

  為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居家適老化改造,廣州市採取政府資助等方式,對為特殊困難老年人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的服務機構按每戶最高3000元給予改造資助;為本市戶籍失能老年人建設家庭養老床位的,經民政部門驗收合格,即可按照每床最高3000元標準獲得建床資助;“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連續多年被列為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重點資助項目之一。截至2024年,廣州市已累計為超5000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完成居家適老化改造。

  搭建場景,銀發消費服務涌現新模式

  近日,經廣州市銀發經濟和養老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同意,市民政局聯合市商務局出臺《廣州市培育銀發消費場景實施方案》,打造一批銀發消費新場景,以銀發消費助力廣州銀發經濟高品質發展。《方案》聚焦培育一批帶動性強、顯示度高的銀發消費場景,推廣一批特色鮮明、市場引領突出的典型案例,提出14條具體措施,旨在為老年群體帶來即看、即試、即購、即享的沉浸式消費體驗。

  此外,廣州市還制定了“樂活羊城”銀齡集市工作指引,結合居家適老化改造“煥新”活動,聯合一批資質好、協同能力強的企業、社會組織,以遊園、路演等形式舉辦“樂活羊城”銀齡集市系列活動,促進銀發經濟消費,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4月15日,廣州市將在越秀區農林下路舉辦首場“樂活羊城”銀齡集市暨居家適老化改造“煥新”活動啟動儀式,創新設置居家適老化改造“煥新”快閃店,廣泛聯動周邊商戶,構建“銀齡集市+商超+醫院+銀行+社區”五位一體的銀發消費生態圈,並與廣交會聯動,促成廣交會銀發經濟參展企業同步在銀齡集市設點,探索推動銀發消費的創新實踐。(文 陳妍霏 張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