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借“百萬英才匯南粵”北京站東風,廣州市開出18個“人才專列”暨高校畢業生“職通車”齊發京津地區各大高校,為大學畢業生開啟“廣為人知、州爾福始”成就人生夢想的“廣之旅”。為促進高校畢業生高品質充分就業,廣州南沙,以“灣區之心”的澎湃動能北上京津,接連兩天,熱度不減,在北京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和天津大學掀起一場人才“風暴”。
精準攬才結碩果,現場簽約15人
4月20日,南沙區人社局、南沙開發區人才發展局攜廣船國際、中鐵隧道局、南方海洋實驗室、廣汽豐田等重點企業亮相天津大學。本次活動線上線下共組織企業110家提供約2580個崗位,收取簡歷超2400份。其中,到場18家企業,提供崗位1097個,到場求職的學生超過1378人,線下收到簡歷532份,碩博率超60%。初步達成就業意向81人,廣東奧飛數據、黃埔文衝、中建六局等公司當場簽約15人,實現“雙向奔赴”。除了天津大學學生參加外,吸引了南開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等多所院校學生參加。為廣大學子鋪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黃金通道”。
招聘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站招聘活動當日,中鐵隧道局現場與5位學子簽約,院校涵蓋中國農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等多所名校,招聘負責人表示,“洽談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除了被職位的發展潛力吸引外,還對南沙區強大的發展平臺、廣闊的發展前景和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有著濃厚興趣,通過我們詳細了解南沙一攬子人才政策後,都表現出了強烈的到南沙工作生活的意願。”
有一位學子直言:“南沙既有‘芯晨大海’的征途,也有一張安放理想的床。”
天津大學驚現“南沙號”!南沙贈送船模和“就業船票”
相距1800公里,跨越小半個中國。“年輕的城”走進這所歷史悠遠的學府,南沙懷揣著滿滿的誠意。
招聘活動聚焦天津大學船舶海洋工程、建築工程等優勢學科,精準對接南沙戰略性新興産業需求,從“象牙塔”到“企業”,南沙為學子們搭建了一架無縫對接的生態橋梁,“雙向奔赴”在此具像化。面對南沙“送崗到校”的誠意,天津大學的學子回以同等的熱情,求實會堂內人頭攢動,學子們排起長隊,手持簡歷翹首以待,“同學們太熱情了,現場投遞簡歷、現場面試、現場簽約,這就是我們的‘南沙速度’!”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招聘負責人感嘆道。
優厚政策組合拳點燃全場氛圍
宣講會上,南沙區人社局、開發區人才局負責人分別介紹南沙區就業創業環境、南沙區發展定位,並向天津大學學子拋出"灣區大禮包",新引進落戶的本科、碩士、博士分別可連續30個月享受每月1000元至4000元補助;跨省面試直補800元,港澳學子同享300元交通補貼;對來南沙遊學、求職的大學生給予最長15晚免費住宿和最高800元跨區域交通補貼;全週期、階梯式的住房保障體系等,一連串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優厚政策組合拳點燃全場氛圍。
南沙贈送船模和“就業船票”
現場不僅可以領取500元消費券,更有現場互動福利層層加碼。宣講會伊始派發的政策福袋中,雨傘與灣區人才政策指南相映成趣;每個宣介環節後的知識競答中,筆記本、保溫杯、移動硬碟等實用禮品引發學子爭相搶答;壓軸的"幸運錦鯉"環節抽取6名學子,送出廣汽豐田合金車模。正如手握車模的機械工程專業張同學所言:"從船票到車模,南沙用最浪漫的方式告訴我們——乘上南沙號,未來加速抵達!"
校地攜手共築灣區人才高地,簽署框架合作協議
當日,南沙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家炳與天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斌就校地合作座談。雙方圍繞産學研深度融合、卓越工程師聯合培養、海洋科技協同創新等議題展開深度交流。李斌表示,天津大學將充分發揮化學工程、智慧製造、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專業優勢,結合南沙産業發展需要向南沙大力輸送人才,助力南沙打造大灣區人才高地。張家炳回應表示,南沙將以最大誠意、最優政策,為廣大學子提供成就夢想的灣區舞臺。”
南沙區人社局與天津大學共同搭建"産學研用"一體化人才生態圈
南沙區人社局與天津大學就業指導中心正式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共同搭建"産學研用"一體化人才生態圈。此次合作依託天津大學在海洋科學與技術、智慧製造等領域的學科優勢,與南沙區"7+2+3"現代化産業體系深度對接,共同構建高校畢業生高品質就業服務體系,為灣區高品質發展注入創新動能。
據悉,未來,兩地將圍繞“實習雙導師制”“求職保障計劃”“成長激勵政策”等內容深化合作,共建産學研融合長效機制。(文/圖 南沙區人社局)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