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由中國足協、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執委會新聞廣電宣傳部指導,《足球》報、廣州市南沙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2025“百年名校杯”足球賽將在廣州南沙拉開帷幕。16支來自全國16個城市的百年名校球隊、近400名教練隊員齊聚廣州南沙。
2022年國務院頒布《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將南沙定位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開放門戶,要積極舉辦大型文體賽事等對外交流活動。在此背景下,南沙舉辦了南沙區男子足球甲級聯賽、南沙龍舟大賽等本土品牌賽事,粵港澳大灣區帆船賽、網球賽等粵港澳系列賽以及廣州國際女子網球公開賽、ATP廣州南沙國際網球挑戰賽、ITF國際青少年網球巡迴賽等國際性賽事。
今年7月14日到7月21日,隨著2025“百年名校杯”足球賽落戶南沙,恰恰契合《南沙方案》中關於文體賽事舉辦的總體要求。
2024南沙男子足球聯賽
足球與青春對“南沙方案”的生動回應
《南沙方案》提到,要“積極承辦國際重要論壇、大型文體賽事等對外交流活動”。可以説, 南沙體育事業和體育産業的高品質發展是有目共睹的,體育賽事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也為這座年輕的城贏得了國際聲譽。
在群眾足球層面,每年舉辦的南沙區男子足球聯賽,“我的聯賽 我的NAN甲”已深入南沙萬眾心田。在競技足球層面,南沙區足球協會今年將首次組建廣州灣區青年隊參加廣東省足球超級聯賽,同時計劃引進專業球隊落地南沙。從群眾足球到競技足球,南沙有雄心邁上更高的舞臺,隨著足球人才的不斷涌現和優秀球隊的到來,未來這裡完全可能會涌現衝擊中乙、中甲甚至中超的隊伍。
南沙區積極舉辦各類青少年足球賽事,如“體彩杯”青少年邀請賽等。這些賽事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激發了他們對足球的興趣和熱情。在比賽現場,常常能看到孩子們在球場上奔跑、拼搏,眼神中充滿對足球的熱愛。家長們也積極支持孩子參與足球運動,形成了良好的足球青訓氛圍。
足球在南沙早已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在社區的小型足球場上,還是在學校的體育課堂上,足球的身影隨處可見,這種全民參與的熱情為足球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年輕的城歡迎全國16支百年名校球隊
“百年名校杯”足球賽,是《足球》報在2024年主辦並打造的校園足球賽事,目的是調動國內最優質基礎教育資源,推動校園足球發展,為中國足球振興貢獻力量。首屆賽事于2024年7月16日至21日在山東濟南成功舉辦,受到了體育總局青少司、中國足協的認可和好評,社會各界給予了高度關注和充分肯定。
廣州市是中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尤其是位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地帶的南沙區在促進體教融合、校園足球發展方面成效顯著。《足球》報作為廣州本土的全國性專業足球媒體,2025年希望將第二屆“百年名校杯”高中組賽事落地廣州,在與南沙區溝通中,雙方的理念高度契合。
據了解,7月14日至21日,將有16支來自全國各地的百年名校高中足球代表隊,近400名足球小將齊聚南沙,他們將在廣州市優聯學校足球場、南沙橫瀝市民公園足球場展開為期一週、48場比賽的精彩較量。
2025“百年名校杯”足球賽高中組共邀請了來自全國的16所名校參加。其中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南沙實驗學校坐鎮本土,迎接各位高手的過招。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港澳生聯隊由四名中國澳門籍學生、四名中國香港籍學生和在橫琴內地學生組成,參加本次賽事。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合肥一中、昆明市第一中學是連續兩年參加“百年名校杯”足球賽。
廣州市中小學足球聯賽
球星引領,培養更多“小林良銘”
《南沙方案》讓南沙區的體育産業實現高品質發展,在足球人才隊伍培養方面,南沙區同樣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體系,為足球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南沙區下足了功夫,成立區楚良足球工作室,聘任區楚良作為青少年業餘體校名譽校長和校園足球顧問。
現效力北京國安隊的前鋒——國腳林良銘被聘為“南沙區青少年足球推廣大使”,其榜樣力量激勵著南沙更多青少年投身足球當中。當得知2025“百年名校杯”足球賽即將在南沙區拉開帷幕的時候,林良銘為參賽的隊員們錄製鼓勵視頻。林良銘分享自己的足球經歷和經驗,鼓勵孩子們熱愛足球、刻苦訓練。未來南沙將為中國培養更多的“小林良銘”。
此次百年名校杯在南沙舉辦,不僅有利於南沙校園足球發展,也有助於南沙通過百年名校杯的賽事窗口向國內外展示年輕的城的完美形象,更是在以足球和體育為橋梁讓更多“未來的年輕人”提前走近南沙、就業創業選擇南沙,助力南沙吸引年輕人建設年輕的城。(文/圖 南沙區委宣傳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