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深圳龍華區“十四五”交出亮眼答卷:從製造大區到智造強區的跨越式發展
2025-08-24 15:34:45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傅細明 責編:王悅陽

  五載櫛風沐雨,五載聚力篤行。“十四五”時期,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打造全球標杆城市,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構建世界級城市群的戰略進程中,作為深圳中軸脊梁與大灣區關鍵支點的龍華區,憑藉敢為人先的改革銳氣和放眼全球的戰略視野,完成了一場從量變到質變的深刻蝶變。這片熱土以“數字龍華、都市核心”為戰略引領,以發展新質生産力為核心動力,書寫了高品質發展的時代答卷,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中軸崛起的重要增長極和創新樞紐。

深圳龍華區“十四五”交出亮眼答卷:從製造大區到智造強區的跨越式發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824145728_405_92

 深圳龍華位於深圳的幾何地理中心

  創新動能澎湃:新質生産力蓄勢勃發

  龍華區將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力構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五年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588家猛增至4092家,實現了近6倍的驚人增長。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從1.84%提升至4.15%,這一數字不僅大幅超過全國平均水準,更彰顯了龍華對科技創新的大力投入。

  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龍華實現了多項突破性進展。全國首臺國産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在這裡獲批上市,全球首臺5.0T醫學磁共振成像系統實現國産,積體電路光學檢測技術成功打破國外壟斷。這些突破不僅展現了龍華的創新實力,更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作出了重要貢獻。

  創新人才的集聚讓這片土地煥發出勃勃生機,累計引進市級以上高層次人才1384人、高層次團隊25家,各類人才總量超過90萬人。電子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的開工建設,填補了龍華高等教育資源的空白,為區域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産業體系重塑:數字經濟激活發展新動能

  龍華區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令人矚目。2024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突破6500億元,躋身深圳市第一梯隊;地區生産總值達到3154.45億元。更值得關注的是,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47.1%,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30%,成為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在現代産業體系建設方面,龍華區構建了“新製造+新服務”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國際醫療器械城、能源科技城納入市級重點産業集聚發展序列,上市企業數量突破40家。這裡聚集了2家世界級燈塔工廠、3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以及1842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138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形成了一流的産業創新生態。

  城市能級躍升:現代化國際都市核心區加速成型

  龍華區的城市面貌在這五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構建“一軸雙心多點”的空間發展格局,龍華實現了從城市副中心向都市核心區的歷史性跨越。南部民治、龍華街道納入都市核心區,北部龍華中心晉陞為市級功能中心,徹底改變了龍華的傳統定位。

深圳龍華區“十四五”交出亮眼答卷:從製造大區到智造強區的跨越式發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824145731_406_92

 龍華區超大商業綜合體壹方天地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新型智慧城區建設加快推進,建成5G基站8468個、多功能智慧桿2466根、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5.1萬個。交通網絡日益完善,新改擴建道路94公里,新增非機動車道334.34公里,路網密度提升158.54%,構建起內聯外通、高效暢達的現代交通體系。

  龍華超級商圈躋身深圳市7個全國引領級商圈之一,觀瀾版畫基地入選全國“一縣一品”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大浪時尚小鎮成功舉辦“大浪杯”中國女裝設計大賽、深圳-米蘭時裝周等國際級活動,城市形象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民生福祉提質:現代化建設成果惠及全民

  龍華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民生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在教育領域,新增公辦學校(校區)83所、公辦幼兒園141所,義務教育和高中學位超10萬個,建成教育集團30個,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三甲醫院從1家增至5家,增長400%;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10985張,增長1.59倍;新增床位超6000張,為守護人民健康提供堅實保障。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5.26個,增長超4倍,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圖書館北館等大型文化地標落成,公共文體面積達613萬平方米,增長超1倍;入選廣東省第四批全域旅遊示範區。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新增籌建公共住房8.6萬套,增長超1.2倍,有效緩解了住房壓力。

  綠色轉型與發展活力:可持續發展與改革創新並進

  龍華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紮實推進“雙碳”戰略。制定節能降碳行動計劃,創建近零碳示範項目10個,完成13個園區綠色低碳化改造,光伏累計裝機容量17.56萬千瓦,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

  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5.9%,PM2.5濃度降至18.5微克/立方米;觀瀾河國考斷面連續四年達地表水Ⅲ類標準。建成公園176座,貫通環城綠道80公里,推進“山海連城計劃”和“雙十園連通”項目,生態空間不斷拓展。

  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深港合作實現多項創新:建成國內首個全年齡段15年一貫制港式學校;設立全國首家集中管轄涉外涉港澳臺家事案件的審判中心;謀劃建設龍華深港創意設計合作區。通過大地塊整備釋放超13平方公里優質産業空間,該模式獲中央主流媒體肯定推廣。

  治理效能持續提升,數字政府建設經驗獲中央政法委推薦;政務公開工作經驗連續四年獲國辦推廣;“多調聯動 精智解紛”工作法入選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

  中軸新城再啟新程,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十四五”時期,龍華區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從經濟實力的躍升到創新動能的增強,從城市品質的優化到民生福祉的改善,從生態環境的提質到治理效能的突破,龍華區交出了一份厚重的高品質發展答卷。

  展望未來,龍華區將繼續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品質發展,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型中軸新城,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作出更大貢獻,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中譜寫更加輝煌的龍華篇章!(文 王辰悅 圖 龍華區委宣傳部 )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