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廣東建築行業“高品質發展”系列 | 廣州工程總承包集團:38年匠心築夢,科技賦能打造大灣區建設新標杆​​
2025-09-09 17:29:39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傅細明 責編:王悅陽

  在廣州城市建設的恢弘畫卷中,廣州工程總承包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總承包集團”)以38年的深耕細作,書寫了從傳統建造到智慧智造的轉型升級傳奇。作為廣州市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建築集團”)旗下核心企業,這家擁有98.4億元總資産的國有龍頭企業,正以科技創新為筆,綠色發展為墨,在大灣區建設藍圖上描繪出令人矚目的新篇章。

  三十八載淬煉“灣區鐵軍”品牌​​

  成立於1987年的總承包集團,歷經三十八載風雨洗禮,已發展成為擁有23家下屬企業、1430名專業人才的綜合性建設集團。作為世界500強廣州建築集團的核心成員,企業構建了“建築施工+工程服務+房産開發”三大核心業務,“建築設計+物業管理”為關聯業務的戰略格局,近三年累計納稅8.56億元,研發投入佔營收比持續在3.45%以上。

  資質體系彰顯硬核實力:建築工程、市政公用、機電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地基基礎、建築裝修裝飾、防水防腐保溫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以及水利水電工程、公路工程二級等多項資質,構築起全産業鏈服務能力。榮譽墻上,“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中國建築業AAA級信用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稱號熠熠生輝,38項國家級獎項、1153項省市級獎項見證著企業的卓越品質。

  “流程保障品質,品質鑄造品牌”的管理理念深植基因,企業創新採用“策劃在先、樣板引路、總體先行、過程式控制制、一次成優”的全週期品質管理模式,屢創標杆,其中廣州市國家檔案館新館工程項目斬獲國家優質工程獎、廣東省建設工程金匠獎等殊榮,併入選《工程建設輝煌40年》國優項目名錄。

廣州工程總承包集團有限公司38年匠心築夢,科技賦能打造大灣區建設新標杆​​_fororder_333333

廣州市國家檔案館新館

  智慧建造引領産業變革​​

  總承包集團錨定“大灣區工程建設領先企業”目標,構建起10大科技創新平臺矩陣,包括4家高新技術企業、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3個省級工程中心。2021-2024年間,企業斬獲151項行業協會科技獎、338項專利(含31項發明專利)、94項省級工法,科技創新成果呈爆髮式增長。

廣東建築行業“高品質發展”系列 | 廣州工程總承包集團:38年匠心築夢,科技賦能打造大灣區建設新標杆​​_fororder_11

機械爬蟲式智慧吊裝機

廣東建築行業“高品質發展”系列 | 廣州工程總承包集團:38年匠心築夢,科技賦能打造大灣區建設新標杆​​_fororder_22

機械爬蟲式智慧吊裝機

  在國際首創的“機械爬蟲式智慧吊裝機”等突破性技術背後,是企業在裝配式建築領域的深度佈局。作為廣東省裝配式建築産業基地,集團已建成18個裝配式示範項目,研發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鋼砼組合技術體系。廣州國際生物島標準産業單元四期等5個項目獲評省級示範工程,彰顯技術引領力。

  總承包集團通過47項行業BIM大賽獎項的積累,企業建立起可視化、信息化的項目管理體系,在海珠區婦女兒童醫院等項目實踐中,總承包集團將BIM技術與智慧建造深度融合,開發數字孿生智慧工地平臺。

  雙碳戰略下的可持續發展​​

  增城區荔城街三聯北片區學校項目成為綠色建造典範,這個總投資4.97億元的EPC工程,創新採用“海綿城市+裝配式+健康建築”技術集成,通過BIM排板優化和永臨結合設計,將臨時設施轉化為永久景觀,並實現主材損耗率降低1.5%、週轉材料復用率超90%的顯著效益,榮獲“廣東省綠色施工示範工程”稱號。

廣州工程總承包集團有限公司38年匠心築夢,科技賦能打造大灣區建設新標杆​​_fororder_66666666

增城區荔城街三聯北片區學校項目

  企業編制9項行業及地方標準,與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共建廣州建築産業現代化産學研聯盟。在三聯北片區學校、黃埔職業技術學校改造等項目建設中,研發的新型裝配式結構關鍵技術獲12項科技獎,10項發明專利,推動行業技術升級。

  從珠江畔的工地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熱潮,總承包集團正以“優質、高效、守約、服務”的初心,演繹著傳統建築業向現代化智造的華麗轉身。在新時代高品質發展征程上,這家“灣區鐵軍”將繼續以科技為翼,以匠心為魂,為城市建設和行業發展注入澎湃動能。正如其承建的廣州市國家檔案館新館所銘刻的城市記憶一般,總承包集團也在用一個個精品工程,書寫著中國建造的嶄新篇章。(文 孫卓 孫一丹 圖 受訪單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