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簡稱“高研院”)舉辦高品質發展論壇暨建院五週年大會,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工程師技術中心揭牌。
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舉辦高品質發展論壇暨建院五週年大會現場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晉周,深圳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鄧曉俊、軍民融合辦主任馬新宇,深圳市發改委副主任朱雲、科創局副局長李肖力,龍華區區長雷衛華、副區長趙妍妍,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總工程師、中國電子首席科學家王春雷,中國電信深圳分公司總經理胡志良,深圳校友會名譽會長、華為公司常務監事姚福海,深圳校友會會長、深圳賽格導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家同,電子科技大學原黨委書記、高研院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王亞非,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高研院院長徐紅兵,學校原副校長、高研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王厚軍,以及市區相關部門負責人、企業代表、校友代表,學校職能部門和各學院負責人、高研院師生代表等出席大會。會議由高研院執行院長湯志偉主持。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晉周在致辭中肯定高研院五年來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産學研協同方面取得的成效,指出高研院已成為深圳市創新生態體系中的重要力量。他強調,深圳將持續優化政策與服務,全力支持高研院打造國際一流科研平臺,期待高研院進一步聚焦國家重大戰略,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和産業升級作出更大貢獻。
電子科技大學校長胡俊以視頻方式向高研院建院五週年表示祝賀,回顧高研院從初創到發展的歷程,充分肯定其五年來的工作進展。他指出,高研院是學校服務國家戰略、深化産教融合的戰略佈局,希望高研院奮力建成高水準人才的聚集地、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的高地、校地合作的示範地,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貢獻。
徐紅兵系統回顧高研院五年來從藍圖規劃到實體運行、從學科佈局到平臺建設的發展歷程,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高研院建設的師生員工、校友及合作夥伴致謝。他表示,高研院將堅持“紮根深圳、融通灣區、面向世界”的定位,持續優化體制機制,強化有組織科研與高水準開放合作,不斷推動高品質發展,為實現科技強國和教育強國目標貢獻力量。
校友代表張家同表達對高研院建院五週年的祝賀和廣大校友對母校及高研院的深厚情誼與堅定支持。他回顧高研院五年來的跨越式發展歷程,表示深圳校友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促進校企合作、招才引智與成果轉化,與高研院共同迎接下一個五年。
教師代表王厚軍教授在發言中分享五年來高研院從零起步、攻堅克難的創業歷程。面對師資短缺、經費緊張及疫情等多重挑戰,他帶領團隊以科研為突破口,超常規建立科研資質體系,開創人工智能測試等新方向,承擔多項國家重大課題,科研到款超億元。他表示,未來團隊將繼續深耕科研,依託大灣區與深圳區位優勢,為高研院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學生代表李錦濤在發言中表達對高研院培養的感激之情,分享在深圳從科研探索到成果落地的成長歷程,表示將珍惜時代機遇和高研院優質資源,聚焦晶片設計與人工智能等領域,努力鑽研、不斷突破,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青年,為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工程師技術中心揭牌
張晉周、雷衛華、王亞非、徐紅兵等共同為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工程師技術中心揭牌。該中心是高研院響應國家培養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號召,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推進産學研融合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將依託高研院的科研與人才優勢、區位行業與大灣區産業優勢,推動校企深度融合,打造國家戰略需求、灣區産業特色和研究生高階培養的協同培養體系,為國家和地方輸送具備核心技術研發與産業問題解決雙能力的高層次卓越工程師。
主旨演講環節,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高研院楊軍教授,深圳雲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陳寧,分別圍繞“與其尋找風口,不如創造風口”“芯火相傳,共創未來”主題進行演講。
會上舉行了高研院5週年紀念珍藏郵票首發儀式
會上還舉行了高研院5週年紀念珍藏郵票首發儀式。
五週年是高研院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邁向新征程的起點。未來,高研院將繼續匯聚各方智慧與力量,堅定不移推進高品質發展,力爭早日建成電子信息領域國際一流研究院,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文 李薇 圖 主辦方提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