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益複雜的勞資糾紛,如何讓工會調解員“真刀真槍”地提升實戰能力?近日,深圳市龍華街道總工會在區總工會指導下,打破傳統培訓模式,創新推出工會調解員“沉浸式”輪崗實訓機制,旨在鍛造一支“懂政策、善溝通、會調解”的調解尖兵。
據悉,為破解傳統培訓“理論與實踐脫節”的難題,龍華街道總工會于7月底啟動首批輪訓,組織19名工會調解員分批“上崗”,深入街道勞動部門一線,通過“實案實操、全程跟練、獨立辦案”的實戰化訓練。
工會工作人員現場學習街道勞動部門人員處理勞資糾紛
本次輪訓機制設計了“跟班學習”與“獨立實操”兩階段培訓法。在跟班學習階段,參訓人員零距離觀摩真實案件調解全流程,學習資深調解員的溝通技巧與法律應用。在獨立實操階段,學員在專職調解員“傳幫帶”下,親自接手案件、獨立組織調解、規範建立臺賬,實現從“觀摩者”到“實踐者”的轉變。為強化法律支撐,培訓還引入“龍華區總工會AI數智律師”及專業法律服務團隊,為學員處理勞動關係認定、經濟補償、欠薪工傷等高發糾紛提供即時法律支持。
據悉,目前已有11名工會工作人員完成輪訓。期間,工會調解員共參與處理勞動爭議案件超40宗,獨立成功調解案件10余宗,為職工追回薪資及補償款近30萬元,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轄區勞動關係和諧穩定,標誌著龍華街道在構建“專業化+實戰型”勞動爭議調解隊伍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工會社會工作者在參訓後表示:“這次培訓幹貨滿滿,既有法律深度,又有實戰溫度,讓我們化解糾紛、維護職工權益的底氣和能力都大大提升。”
下一步,龍華街道總工會將固化輪訓成果,推動這支“實戰型”隊伍常態化參與勞動爭議化解,持續深化跨部門協作,激活基層調解資源,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工會工作中落地生根,為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貢獻龍華工會力量。(文/圖 繆小容 劉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