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一杯奶茶的時間!” 深港雙城生活進入“分鐘級”時代國慶中秋出行紀實
2025-10-10 16:45:58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傅細明 責編:王悅陽

  “現在坐高鐵去深圳福田真是太方便了,隨到隨走。”經常往返港深兩地的香港旅客吳先生從西九龍站出發,14分鐘後便出現在福田高鐵站。這條全長141公里的鋼鐵動脈,在國慶中秋期間以日均開行超210列跨境高鐵的密度,將深港兩地的時空距離壓縮至“一杯奶茶的時間”。

       截至10月8日,廣深港高鐵今年跨境旅客運輸量已突破2425萬人次,較去年提前40天達成這一歷史性數據,見證著大灣區從“地理相連”到“人心相融”的深刻變遷。

  雙城生活進入“分鐘級”時代

  當高鐵駛過深港隧道,窗外的風景改變的不僅是地理坐標,更是兩座城市的生活節奏。據統計,2025年1-9月,廣深港高鐵累計運送跨境旅客2330.2萬人次,其中週末節假日客流佔比超30%,單日最高客流突破12萬人次。香港西九龍站至福田站最快14分鐘、至深圳北站最快17分鐘的“分鐘級”通達,與香港地鐵屯馬線柯士甸站“零換乘”的設計,讓“雙城生活”從概念變為現實。

  這種同城化趨勢愈發明顯,越來越多的人開啟雙城生活模式。“90後”貴州女孩管靜是一家企業的項目經理,在香港上班住在深圳。每天,她乘坐地鐵到達深圳北站,再換乘高鐵前往香港西九龍站,到站半個小時後就能坐在辦公室工位上。“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我因為工作需要坐高鐵通勤。儘管假期客流很大,但班次更多,秩序井然。”管靜笑著説。高鐵的準時準點,讓她可以精確地把行程規劃到分鐘,即使偶爾加班趕不上車,高鐵的“靈活行”退改簽服務也能為她提供出行保障。如今,像管靜這樣的人群經常出現在廣深港高鐵上,雙城生活已進入“分鐘級”時代。

  深圳作為大灣區核心引擎,與香港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合作日益緊密,高鐵的便捷性進一步加速了人才、資本、技術的雙向流動。隨著高鐵的日益暢通便捷,人員、人才、數據、政務服務跨境的完善優化,吸引了很多香港人到深圳、廣州、東莞就業、生活、創業。大灣區不僅已形成“1小時生活圈”,更構築了“優質生活圈”。高鐵實現“硬聯通”,一系列措施政策出臺實現“軟聯通”,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實現“心聯通”。

  從“通得了”到“通得好”

  如果説高鐵的物理連接是大灣區的“骨架”,那麼服務升級則是填充其中的“血肉”。國慶中秋假期期間(10月1日-8日),廣深港高鐵開行跨境列車近1700列,運送跨境旅客達95.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9.35%,其中10月4日運送旅客達13.5萬人次,再次刷新單日跨境客流記錄。面對如此龐大的客流,鐵路部門推出的“靈活行”“定期票”“計次票”等票務産品,精準滿足商務、旅遊等多元需求。

  “高鐵這麼密集,我們外地遊客有更多選擇了,白天在香港玩,晚上回深圳住。”旅客陳先生表示,廣深港高鐵的“公交化”開行,為他們帶來實惠。

  深圳北站、福田站作為重要樞紐,積極在進站口、電梯、站臺等關鍵區域增派志願者,為旅客提供及時的幫助。深圳北站“迎春花”服務台提供三語(普通話、粵語、英語)全流程引導,而福田站“迎春花”服務隊隊長李靈被大家當作車站的“跨境寶典”,精通處理各種複雜的跨境旅客事務。她要求自己和隊員第一時間掌握鐵路和地方政府合力推出的一系列舉措,像“一地兩檢”“一簽多行”“靈活行”“計次票”“定期票”等,並把項目操作説明保存在手機裏,及時查閱記牢。

  由福田交通樞紐、地鐵、街道義工、公交車站、的士站共同組建的愛心接力圈,遇到有特殊重點幫扶需求的旅客,他們會提前掌握情況,快速與相關單位通力協作。針對許多跨境旅客遺失物品的問題,服務隊團隊與香港西九龍站建立了合作關係,優化了遺失物品的交接流程,讓遺失物品迅速地轉運至福田站、香港西九龍站,方便旅客領取。

  廣深港高鐵不僅縮短了粵港兩地的時空距離,更推動了大灣區在經濟、生活、服務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讓雙城生活成為現實。(文 郭成海 岳千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