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五運會”)即將在粵港澳三地啟幕,這場承載著體育激情與家國情懷的盛會,承載了海內外中華兒女的熱切期盼。
今年7月25日,由廣州市僑辦牽頭主辦的“穗同心·全運家書情讀懂愛國夢”——“人民家書”之“全運家書”徵集活動啟動。截至目前,組委會已收到兩百餘封來自海外僑胞的深情來信。
從亞洲的泰國、印尼,到歐洲的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再到橫跨南北半球的加拿大、新西蘭、南非……一封封家書漂洋過海,以方塊漢字為痕、以赤子深情為墨,寫下濃濃鄉愁、對十五運會的熱切期待,以及對粵港澳大灣區與廣州的美好祝願,讓世界清晰聆聽到中華兒女的赤子心跳。
盼全運:“十五運時攜子歸鄉,續咱家中國心”
“全運家書”活動啟動以後,遠在澳大利亞悉尼的陳莉紅向組委會發來一封飽含歲月溫度的家書。信中,她追憶曾兩度站上全運賽場的榮光歲月,字裏行間滿是對祖國的思念與對大灣區的祝福。隨信附上的,還有一張意義非凡的紀念封——那是1990年北京亞運會武術比賽中,她奪得南拳冠軍、為中國斬獲武術亞運首金時特別發行的紀念封。“每次撫摸信封上熟悉的簽名,仿佛還能感受到三十多年前擂響的鼓點。”陳莉紅在信中寫道,“拳心所指處,皆是華夏山河;異國明月夜,永作灣區故人。”
新西蘭中華文化藝術學院院長區本,將對祖國的期盼寫進了給姐姐的家書中。如今已在海外紮根的他,在信中滿是對十五運會的憧憬:“盼十五運時,攜子歸故鄉,一起看聖火,續咱家中國心!”
奧克蘭大學留學生寫給十五運會的青春寄語
今年9月,廣東省梅州市的一場特別尋根之旅,讓來自東帝汶、澳大利亞等地的華僑華人在此重拾故土記憶。成立於1912年的東帝汶中華總商會,多年來始終堅守“讓後輩記住回家的路”的初心,默默維繫著海外僑胞與故鄉的文化紐帶。東帝汶中華總商會顧問、愛國僑領林福在信中袒露心聲,他認為,全運會承載的不僅是運動員的競技夢想,更是一個國家在發展進程中生生不息的活力與希望,“這份力量,讓每一位中華兒女都為之熱淚盈眶、倍感自豪。”
今年8月,廣州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一行出訪南非,走訪多個僑團、僑企與文化機構,向當地華僑華人推介十五運會成為此行的重要議程。在南非約翰內斯堡,有著115年曆史的“百年僑團”——杜省華僑聯衛會所,曾因支持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獲贈“博愛”親筆題字,始終與祖國血脈相連。該僑團會長黎國雄一直密切關注廣州發展,聽聞十五運會將在廣州開幕,他以視頻形式錄製“全運家書”:“去年我回到廣州,看到到處都是高架橋、高樓大廈,真的很自豪!”
9月20日,由廣州市僑辦牽頭主辦的“粵貿全球促發展穗鏈五洲迎全運——校地攜手助經濟、迎全運活動”在暨南大學順利落幕。活動現場,廣州國際體育嘉年華傳播大使李凱倫、廣州華僑博物館家書收集者、暨南大學受家書感染的學生登臺分享家書片段。家書中流露出的赤子之心、對全運的熱切期盼,深深打動現場每一位觀眾,引起海內外僑胞的廣泛共鳴。
作為華僑華人的重要祖籍地,廣州始終與海外僑胞心手相牽。2024年以來,廣州創新打造“穗鏈五洲”“廣州茶居”等品牌,為海外僑胞搭建起匯聚交流的開放平臺,如今全球已有二十余座城市設立“廣州茶居”。
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廣州茶居”揭牌現場,多位土耳其與沙特僑胞提筆寫下“全運家書”:“祝十五運會圓滿成功!”“懷赤子南國心,期盼中華健兒再創輝煌。”樸實的字句裏,滿是對祖國與家鄉的思念,更藏著對盛會的真摯祝福。
同心躍:“運動健兒傳遞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的基因”
體育是跨越國界的語言,更是維繫情感、締結友誼的紐帶。在奧克蘭大學,留學生們將對十五運會的期待寫在一張張明信片上,字裏行間滿是青春朝氣:“綻放激情,讓世界看見嶺南的活力與溫暖”“願中新青年因交流而相知,因友誼而同行”……
舊金山社區青年中心外展員伍玉珍,在“全運家書”中格外關注青年力量,她期待發動更多青年志願者參與十五運會,“十五運不僅是體育競技的舞臺,更是展現廣州城市形象與文化魅力的契機。我衷心希望盛會能彰顯廣州開放、包容、創新的城市精神。”
從丹麥哥本哈根發來的家書中,丹中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李麗華的回憶滿是溫情。在一次活動中,她帶領丹麥華僑舞獅隊登場,觀眾席上一位華僑阿叔的喊聲至今清晰:“睇到醒獅就知道西關的人來了!”李麗華在信中寫道,如今舞獅已走進哥本哈根的校園,吸引眾多當地青年學習。
作為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的全國體育盛會,十五運會不僅是大灣區“軟硬聯通”的生動實踐,更將讓“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精神力量,在世界賓客面前精彩綻放。新西蘭粵商會會長汪家正,與全運有著一段特殊淵源——少年時他曾是廣東省乒乓球集訓隊隊員,1978年廣東省運動會上惜敗對手,無緣全運賽場。雖未踏上夢想的賽場,但運動員生涯培育的“為國爭光”信念,卻成為他海外奮鬥的精神底色。
近年來,他帶領新西蘭粵商會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與新西蘭在經貿、教育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搭建起雙向投資與市場開拓的橋梁。“如今,站在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的新時代浪潮之上,廣州再次迎來全國盛會。”汪家正在家書中寫道,“這不僅是體育競技的比拼,更是家鄉改革開放成果的集中展示。我們將以實際行動為全運會加油助威,同時繼續發揮橋梁作用,助力廣東經濟高品質發展。”
翻閱海外學子的家書,字裏行間藏著對故土深刻的眷戀。一封發自美國布魯克林威洛比大道普瑞特藝術學院的家書中寫道:“當運動健兒在賽場拼搏時,他們手中的接力棒,傳遞的不僅是速度與力量,更是中華民族血脈裏‘團結一心’的基因。”信中那句“無論我們身在何方,血管裏流淌的都是中華民族的熱血”,道盡了海外學子對祖國的深情,也詮釋了全運會作為“共同精神家園”的獨特意義。
一封封“全運家書”從世界各個角落飛來,見證著中華兒女始終心脈相連的家國情懷。十五運會即將在粵港澳三地啟幕,這是你我的盛會,是每一位中國人的盛會,更是中華兒女、海外遊子的盛會。這是情感的凝聚、文化的傳遞、四海同心的高歌……這一次,讓世界看見中國體育的蓬勃活力,看見中華兒女同心同向、共赴未來的赤子擔當。(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朝露 圖/廣州市僑辦提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