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輕拂,騎行者們在嶄新的南沙“情侶路”騎行道上飛馳,親子家庭在新開放的沙灘遊樂戲水,而在蕉門河兩岸,形式各樣的公園遊樂空間也成為不少市民遊客的“心水”去處。此外,作為唯一一個承辦十五運會賽事的區級體育館,南沙體育館也實現了華麗蛻變,周邊配套、環境實現大提升。

南沙體育館文體廣場
為更好迎接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南沙以20公里美麗海岸線和20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品質提升為雙引擎,踐行著“辦賽事就是辦城市”的理念,實現從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向功能中心的華麗蛻變。
20公里海岸線蛻變 解鎖“廣州看海最好地方”

南沙20公里美麗海岸線“情侶路”
一側是碧波萬頃的海域風光,一側是鱗次櫛比的城市建築群,沿著南沙“情侶路”岸線一路慢行,“山海連城、城港相依”的畫卷在眼前徐徐鋪展。
今年國慶節前夕,由“南沙濱海大道工程”和“南沙灣濱海岸線貫通工程”組成的南沙20公里美麗海岸線正式對市民遊客開放,並迅速成為廣州看海的新地標和“網紅打卡點”,吸引各地遊客紛紛前來,解鎖“廣州看海最好地方”的獨特魅力。
南沙濱海大道段以“段落式景觀敘事”為設計理念,建設包括浪濤長廊、天空公園、月季公園、海傍大道等七大線性主題公園,形成移步換景、文旅融合的濱海長廊。南沙灣濱海岸線段重點打通5公里濱海慢行道中斷點,升級蒲洲花園沙灘、蒲洲漁港、客運母港等六大區域,新增濱海看臺、滑板場、驛站建築等38項親民設施。

蒲洲花園沙灘
今年國慶假期期間,南沙灣濱海岸線的新建沙灘成為不少市民遊客的度假選擇。“想不到廣州也有了坐地鐵就可前往的沙灘,在這裡看著寬闊的珠江奔流向海,非常有感覺。”市民李先生帶著家人第一時間前往打卡。
南沙“情侶路”的開放,對不少騎友而言是個大喜訊。家住天河區的黎先生是個騎行愛好者,趁著假期,他組織了一班騎友從天河區出發,抵達南沙後,沿著20公里美麗海岸線打卡南沙的不同城市地標。“風景特別美麗,騎行道也非常舒服,我們都很羨慕住在南沙的騎友了!”
20公里美麗海岸線的建成,不僅徹底打通南沙街道至港灣街道的濱水空間阻隔,更以“精準銜接”的總體思路和“一段一策”的設計理念,串聯起南沙灣濱海休閒區、慧谷科技創新區、蕉門河城市中心區三大功能板塊。
通過整合分散的自然景觀、商業區域與生活空間,項目劃分出騎行、散步、露營等多元活動區域,滿足不同人群的休閒需求,構建起流暢連貫的濱水體驗體系。
一條充滿活力的濱海岸線,包含著南沙城市發展的多重價值內涵。作為文明展示窗,它是城市綜合實力與文明形象的直觀體現,是十五運會的嶄新迎賓通道;作為經濟催化劑,它串聯起商業、旅遊、文化、科技等不同類別資源,為區域産業融合發展注入新活力;作為民生幸福線,通過功能複合的公共空間建設,直接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20平方公里中心城區 實現大提升
除了20公里美麗海岸線蛻變之外,南沙20平方公里中心城區的品質提升同樣交出亮眼成績單。
截至今年9月,南沙區累計完成主次幹道及重要街角綠化微改造22處、新建8處開放共享的口袋公園、優化綠地17處共約21.32萬平方米、激活橋下空間11處約6.25萬平方米、建成4個兒童友好型遊樂場所、重塑緩跑徑約4.66公里。
今年國慶節期間,蕉門島公園基本建成,以其獨特的白沙灘特色迅速出圈,成為市民國慶期間家門口的“出遊熱門地”。此外,球球花園、月季花園、寵物樂園等小而精的花園陸續建成。
與此同時,莞佛高速、黃閣南路、豐澤東路及進港大道跨蕉門河橋下等橋下空間也實現了系統性更新改造,打造出匹克球場、籃球場、乒乓球場以及各種兒童遊樂空間,行走在蕉門河兩岸,總能偶遇藏在其中的“驚喜”。
此外,圍繞“精緻城區”建設目標,南沙中心城區品質提升工程以重要通道綜合整治為重點,以慢行系統基礎設施優化為主線,系統性提升機動車、非機動車與行人通行的安全性、協調性與舒適性。
在交通設施設計方面,本次提升工程注重功能與風貌協同。以定制化交通島頭、變截面處理等細節設計,提升側石防撞性能,增設亮色防撞警示端頭,並將南沙文化元素融入交通構件,形成兼具安全性、辨識度和地域特色的路口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南沙區30個公交站亭全面更新,形成整潔靚麗的門戶通道風景線。在設計上融入南沙文化特色,風雨棚加強加寬、座椅符合人體工學,為市民提供可遮風避雨的舒適候車環境;預報屏、電子線路牌、一鍵播報、智慧降溫系統等便民設施,讓市民候車更從容、出行更安心。

濱海公園國慶假期南沙景區人流旺
場館升級 賦能文體事業發展
大型體育賽事是城市更新的催化劑。將承辦十五運會競體項目武術(套路)賽事的南沙體育館,今年已實現全新升級。
進場館前,今年5月亮相的南沙體育館文體廣場讓人眼前一亮,黑、灰、白三色勾勒的線條如層層海浪,與海螺造型的南沙體育館相映成趣。
細看“海浪”,開闊的廣場、亮麗的路燈、錯落有致的綠植給人留下極佳的第一印象。
再走進“海螺”,南沙體育館以“綠色、智慧、可持續”的新面貌亮相,總裝修改造面積達19587平方米,升級涵蓋聲光電系統、木地板、座椅等核心設施。場館固定看臺擴容至6031座,活動看臺2506座,可靈活滿足賽事與市民群眾活動需求。賽後,南沙體育館也可以成為演唱會、藝術表演、大型綜合性文化活動的舉辦地。
此外,“節約辦賽”理念還體現在資源循環利用,例如,主場館原木地板、原顯示屏翻新後,均再次循環利用於副場館。
而在南沙體育館週邊,沿著蕉門水道,一個全長3.3公里的生態慢行系統也已形成,串聯起江景、綠意與生活,讓“跑在景中、景隨步移”成為市民的日常。觀賽之餘,市民遊客在南沙還可挖掘更多樂趣。
據介紹,以賽為媒、以城為臺,南沙將發揮賽事經濟特色,放大“票根經濟”效應,用澎湃活力和“煙火氣”繫緊這座“灣區之心”與青年的人文紐帶。(文 謝子亮 圖 劉偉 南沙宣)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