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東莞中科雲計算研究院:以科技自立自強賦能産業創新
2025-10-25 16:03:41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傅細明 責編:顏觀潮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快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産力。作為廣東省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發機構,東莞中科雲計算研究院(原名東莞中國科學院雲計算産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以實際行動踐行這一戰略任務,通過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賦能産業創新,探索出一條從技術研發到産業落地的實踐路徑。本文以“新”為視角,從新機構、新人才、新技術、新應用四個維度,串聯研究院的創新發展故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4

  東莞中科雲計算研究院現代化園區 供圖 東莞中科雲計算研究院

  新機構:院地合作築基,響應國家戰略需求

  研究院的成立源於2011年東莞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的共建協議,標誌著院地合作模式的創新突破。作為中國科學院直屬的院級雲計算産業化基地,研究院從起步就立足國家戰略,聚焦雲計算和大數據領域。其構成包括自動化研究院、遙感雲服務研究中心等多個分中心,形成完整的創新鏈。園區佔地100畝,建築面積達7.6萬平方米,為科研提供堅實支撐。

  這種新型研發機構的定位,與四中全會強調的“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高度契合,體現了從頂層設計到一線實踐的轉化。研究院院長季統凱表示:“四中全會將科技自立自強提升到新高度,讓我們深感使命在肩。”這種政策引領下的機構創新,為後續實踐奠定了制度基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5

  東莞中科雲計算研究院院長季統凱 供圖 東莞中科雲計算研究院

  新人才:聚集高端智力,夯實創新根基

  為深入踐行四中全會精神,研究院通過大力實施“聚集創新人才”戰略,成功吸引並凝聚了以多位院士為代表的頂尖專家群體,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協同高效的高水準研發團隊。團隊核心由一批高級職稱專家引領,並匯聚了相當規模的博碩士研究生作為創新中堅力量,在此基礎上,全院已建立起一支規模可觀、富有活力的綜合型人才隊伍,累計匯聚的各類人才超過2000人,為持續推動科技創新提供了堅實而持久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新技術:自主創新突破,鍛造核心競爭力

  科技自立自強的核心在於關鍵技術的持續突破與系統化創新能力建設。研究院在承擔100多項國家、省市科研項目(其中國家級20多項)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核心技術攻關與知識産權佈局,累計獲得發明專利900項、軟體著作權328項,發表論文300篇,並獲得國家及省級各類榮譽50項,被評為“國家知識産權貫標首批試點單位”和“廣東省知識産權優勢企業”。

  在核心繫統研發方面,研究院成功開發出具備高度自主知識産權的G-Cloud雲作業系統。該系統通過國家“EAL3+”安全認證,並榮獲公安部認證與省級科技進步獎,體現了從基礎軟體到系統生態的全鏈條創新能力。

  這些成果不僅服務於國家戰略,也為地方發展提供智庫支持。在人工智能領域,研究院聚焦大模型小型化與垂直場景應用,開發出AI邊緣計算盒子等産品,支持多路視頻流處理與主流深度學習框架,切實推動“人工智能+”與産業融合,將技術落地于實體一線,有效支撐産業智慧化升級。

  新應用:AI賦能産業,凸顯實踐成效

  東莞中科雲計算研究院始終堅持以解決産業實際問題為導向,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在多個垂直領域實現深度賦能,有效推動技術落地與産業升級。

  在智慧工地安全管理領域,研究院開發的AI邊緣計算盒子實現了施工全過程智慧化監管。該系統集成人臉識別技術,實現人員無感考勤,並自動識別未佩戴安全帽、未著裝反光衣等違規行為,實時發出預警。目前,該解決方案已在廣州等地80多個建築工地成功應用,顯著提升了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水準和管理效率。

  在智慧製造領域,研究院開發的AI異常檢測系統基於無監督學習演算法,能夠精準識別産品表面裂紋、尺寸偏差、色差等20余類缺陷。實際應用表明,系統檢測準確率超過90%,單條産線質檢人員配置減少60%以上,有效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

  在汽車後市場服務領域,研究院通過AI大模型將資深技師的維修經驗轉化為數字化診斷能力,實現5秒內完成車輛檢測並自動生成報告,檢測準確率超過90%,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這些實踐成果印證了“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必須在垂直領域取得實質性突破”的理念。研究院通過將AI技術與産業需求深度融合,在提升生産效率的同時創造了顯著的社會價值,展現出新型研發機構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中的重要使命與擔當。

  展望未來發展,服務現代化新征程

  面向“十五五”新征程,研究院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重點在三個方向持續發力:強化雲作業系統等基礎軟體研發,築牢數字基礎設施安全可靠根基;深入推動“人工智能+”融合應用,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示範項目;積極參與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建設,促進數據要素規範流通。(文 徐文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