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十五運會男子水球決賽在廣東奧體中心游泳跳水館圓滿落幕。主場作戰的廣東隊以16:9戰勝上海隊成功衛冕。這場勝利不僅為廣東隊贏得了一枚寶貴的金牌,更創下了全運會男子水球項目的歷史紀錄——廣東隊憑藉此次奪冠,成為該項目史上奪冠次數最多的“六冠王”。

廣東隊以16:9戰勝上海隊,成功衛冕
據了解,在這場關鍵比賽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廣東男子水球隊隊長陳仲賢正是南沙人。賽場上,他與隊友們默契配合、發揮出色,最終成功站上最高領獎臺,摘得廣東奧體中心游泳跳水館産生的首枚十五運會金牌。
“老對手”交戰,廣東隊力克上海隊
決賽之夜,廣東奧體中心游泳跳水館內氣氛熱烈,水花激蕩的泳池中上演著一場精彩絕倫的巔峰對決。
比賽開場,上海隊率先發力,反客為主打進首球,但廣東隊迅速調整狀態,在第一節結束時以6:5實現反超;進入第二節,廣東隊憑藉堅固的防守和有效的進攻,將領先優勢擴大到10:6;下半場比賽,廣東隊乘勝追擊,最終以16:9鎖定勝局,將金牌留在廣東。

決賽之夜,在水花激蕩的泳池中上演巔峰對決
作為隊長,陳仲賢在比賽中不僅攻防兼備,更指揮有方。“這場比賽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所有隊員團結一心,為同一個目標拼盡全力。這枚金牌對每一位隊員來説都意義非凡。”陳仲賢表示。
對於能在廣州主場奪冠,他倍感自豪:“這份成績離不開家鄉親友和現場觀眾的支持,這份榮譽不只屬於我個人,更屬於大家。”
賽後,廣東隊隊員們與家人緊緊相擁,共享勝利的喜悅。陳仲賢也不例外,第一時間將喜訊與妻子分享,並回到家鄉——南沙區橫瀝鎮,陪伴因自己長期備戰而難得團聚的父母。
始於河涌“雙料隊長” 從南沙水鄉遊向世界賽場
“剛去國家隊那幾年,一年見他的次數,一雙手都數得過來。”母親馮女士那句戳心又樸實的話讓陳仲賢記憶猶新:比賽結束後,母親第一句話就是問他何時回家。對他而言,家人的支持始終是最溫暖的港灣。“他們無條件地支持我,讓我專心投入訓練和比賽,不用擔心家裏的事。”
陳仲賢在南沙區橫瀝鎮太陽升村出生成長,童年時在河涌中暢遊捉魚的經歷,錘鍊出他出色的水性和健碩的體魄。正因如此,他在小學時就被體校教練看中。從田徑隊到游泳隊,最終在11歲那年正式踏上水球訓練之路。“當時我還不了解水球,是體校的啟蒙老師帶我接觸這個項目。”回想起與這項運動的初遇,他笑著説:“試著練了練,覺得很有意思,就一直堅持下來了。”
水球被譽為“水上摔跤”,融合了游泳的耐力、球類運動的技巧和格鬥運動的對抗性,與其他運動不同,運動員必須在浮動、不穩定且充滿阻力的水中完成奔跑、跳躍、傳球、射門及激烈對抗的動作。面對高強度的體能訓練,陳仲賢始終秉持“無捷徑,唯有熬”的信念。即便疲憊到想要放棄,他也會想起家人的支持:“既然喜歡這個項目,就不能半途而廢,總要闖出一點名堂來。”
如今,陳仲賢已成為國家隊與廣東隊的雙料隊長,自2021年十四運會首次奪金,到2023年杭州亞運會力克哈薩克斯坦隊,再到2025年十五運會衛冕的沉穩,陳仲賢在大賽中不斷淬煉成長。談及這些年的成長,他悟出了競技的真諦:“最重要的是心態調整,適當的壓力是動力,過度緊張反而會束縛手腳。”
對陳仲賢而言,全運會的勝利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作為國家隊隊長,他也深知傳承的重要性。從“新生代”成長為“老主力”的他,主動扛起傳幫帶的責任,將多年國際賽事經驗與戰術心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年輕隊員,用實際行動詮釋“團隊至上”的理念,助力中國水球繼續閃耀世界賽場。
點讚家鄉新變化 南沙體育乘風破浪正當時
此次返鄉,對於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陳仲賢也感慨萬千:“現在鎮裏多了很多孩子們遊玩的娛樂場所和設施,這對於培養體育興趣很有幫助。”
他認為,體育事業的發展首先要建設場地,如今全區體育事業不斷發展,相關設施也在加速補齊,對於家鄉體育事業的發展,他滿懷期許:“希望南沙承辦更多體育賽事,讓更多人認識、了解並愛上南沙。”
當前,南沙區正通過構建多層次體育設施網絡深刻優化區域的體育生態。在頂層設計上,大灣區文化體育中心、南沙體育館及各鎮街健身廣場共同構成了全民健身的主框架,有力推動“10分鐘文化體育設施圈”從藍圖走向現實,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安全、便捷、專業的健身環境。

俯瞰南沙體育館
在體育人才培養方面,南沙創新性地打造了“無圍墻”青少年業餘體校訓練基地模式,依託26個網點學校和12個訓練基地,將專業訓練融入日常教育,有效破解了學訓矛盾和人才輸送斷檔的難題,吸引了如區楚良足球工作室等專業團隊的加入,系統化地培育後備人才。
此外,憑藉濱海資源優勢,水上運動基地等特色場館的規劃建設,更為南沙發展水上運動、培育本土特色體育項目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土壤,有助於全面推動南沙在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方面的協同發展和深度融合。(文/圖 橫瀝宣 張丁璞)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