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虛擬貨幣投資風險不可不防

2017-09-15 11:14:45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徐佳航   責編:許煬

  據媒體報道,繼提示ICO業務風險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13日發文提醒,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缺乏明確的價值基礎,市場投機氣氛濃厚,價格波動劇烈,投資者盲目跟風炒作,易造成資金損失。

  網民認為,虛擬貨幣是一種伴隨著金融新技術産生的新事物,價格暴漲背後亂象叢生,投資者需強化風險防範意識。與此同時,整治亂象使其有序發展,監管層責無旁貸。

  投資切忌盲目從眾

  網民“南財”認為,作為投資品的虛擬貨幣存在巨大泡沫。從本質上説,虛擬貨幣炒作的重頭在於散戶接盤,借著“區塊鏈”等精美包裝,進入金融市場,散戶不明就裏送去了錢,而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則成了巨富。一旦泡沫破滅,一切虛擬貨幣都會歸零。

  網民“李笑來”也建議,投資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規避風險。不懂就不要碰,不能因為看著人家賺了就衝進去。

  網民“楊燕青”認為,從宏觀政策角度看,虛擬貨幣也存在諸多潛在風險和威脅。由於虛擬貨幣沒有內在價值及央行“背書”,其價格極易受市場預期影響,波動率極高,市場流動性難以得到保證;而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體系以分佈式賬本技術為基礎,存在交易匿名、資金可跨國自由流動、貨幣供給量相對固定以及交易不可逆等特徵,將給市場參與者及整個金融體系帶來風險。

  加強監管規避風險

  有網民表示,在中國發生的ICO亂象已經淋漓盡致地揭示了其巨大的市場和社會風險。值得注意的是,虛擬貨幣甚至成為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在當前跨境資本流動風險不斷加大的背景下,對虛擬貨幣加強監管勢在必行。

  網民“劉曉蕾”表示,目前國家大力推動經濟“脫虛向實”,鼓勵實體經濟發展。比特幣在實體經濟中沒有應用價值,而只有投資炒作價值,那麼限制其炒作,將有利於引導資金從比特幣的炒作中回流到實體經濟中。加強對比特幣等交易平臺的監管,促進虛擬貨幣的交易規範化,應該是監管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網民“黃小鵬”建議,直接禁止虛擬貨幣和法幣之間的交易,是比較好的選擇。此舉可以堵死“虛擬貨幣是一種貨幣形態”這種認知的空間。

  也有網民呼籲,對於部分已淪為非法經濟活動洗錢和莊家操縱價格洗劫散戶通道的比特幣交易平臺,應儘快予以取締。(記者 明航 )

分享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