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港加快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建設
2018-02-06 09:50:52  |  來源:國際商報  |  編輯:許煬

  國際商報訊:2017年12月28日,一列滿載著來自重慶、華南、華東貨物的中歐班列(重慶),首次從重慶果園港鐵路專用線駛出,駛往德國杜伊斯堡。從此,果園港開啟了西部地區首條直聯長江經濟帶和中歐班列(重慶)的水鐵國際聯運重要通道,真正成為“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彌補了重慶距離出海口2400多公里的“短板”,助推重慶由內陸腹地變身開放前沿。

  重慶港是長江中上游吞吐量最大的億噸大港,周邊省市中轉量佔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的40%以上,全市90%以上的外貿貨物運輸通過水運完成。作為重慶建設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的龍頭承載平臺,重慶港務物流集團主要承擔重慶轄區內港口投資建設及經營管理職能,以港口、航運、綜合物流及其延伸服務為主營業務,是中國5A級現代綜合物流企業。

  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在長江流域重慶段600公里岸線範圍內擁有集裝箱、重件、化工、旅遊客運等泊位181個,年貨物吞吐能力9607萬噸,集裝箱吞吐能力423萬TEU,商滾車通過能力181萬輛。擁有果園港區、藍家沱、貓兒沱、九龍坡和萬州紅溪溝5個鐵水聯運港區,鐵路專用線39公里,鐵路年通過能力3000萬噸。通過佈局長江上游現代化港口群,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努力構建內陸國際物流樞紐。

  以港口為依託,圍繞鐵、公、水多式聯運,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整合倉儲、航運、貿易、供應鏈、鐵路、口岸等要素資源,大力發展“貿易+全程物流”的供應鏈物流模式。以果園港為例,不同於傳統港口只承擔吊裝、倉儲等簡單功能,果園港按照“前港後園”功能佈局進行規劃設計,港區分為港口功能區、鐵路功能區和倉儲配套功能區。

  果園港港區擁有5000噸級泊位16個,設計年通過能力3000萬噸,其中集裝箱泊位10個,能力200萬標箱;散貨泊位3個,能力900萬噸;商品汽車滾裝泊位3個,能力100萬輛。果園港鐵路專用線擁有主線5公里進港鐵路專用線,包含16條企業作業線,可實現每年1000萬噸運送能力,經過進港鐵路專用線,可直連中歐班列(重慶)。

  近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持續深入和三峽工程的建成蓄水,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加大投入和建設,全面建成了寸灘港,加快推進果園港、珞璜港等大型化、專業化、規模化港口建設。

  數據顯示,重慶港務物流集團2017年完成貨物吞吐量6096.4萬噸,集裝箱吞吐量113.2萬標箱,商滾車吞吐量39.9萬輛。連接江海經濟和陸地經濟的重慶港,正在發展成為全球物流供應鏈的重要節點。(作者 陳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