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最新一期《東亞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指出,得益於可持續的全球復蘇前景和巨大內需,2018年東亞太平洋地區發展中國家經濟預計將保持強勁增長,增速可達6.3%。不過,在對本地區經濟增長前景加以肯定的同時,世行也提示其不能放鬆警惕,越是經濟穩定發展的階段,就越需要密切關注可能出現的新風險。
世行預計,2017年中國經濟實現超預期增長,後期隨著經濟從投資拉動向國內消費拉動轉型,政府更加關注放慢信貸擴張速度和提高經濟增長品質,預計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溫和放緩至6.5%。
除中國外,持續旺盛的內需和外需會繼續助力東亞其他發展中國家經濟在2018年保持5.4%的穩定增速。其中,由於投資和私人消費前景改善,印度尼西亞和泰國2018年經濟增速會加快,菲律賓經濟增速預計會保持穩定,而受到公共投資增速放緩和農業生産趨於平穩的影響,馬來西亞和越南經濟增速將會放緩。
雖然東亞地區增長前景總體樂觀,但世界銀行東亞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蘇迪爾·謝蒂也指出,對於政策制定者來説,經濟發展仍然存在短期和中期挑戰。應對這些挑戰需要採取措施減少因發達經濟體加快收緊貨幣政策而可能帶來的影響,並在面臨政策不確定性,特別是國際貿易政策不確定的情況下,提振增長前景。
就此,世行報告給出的具體建議是:為了化解宏觀經濟穩定所面臨的風險,各國需要考慮收緊貨幣政策,進一步加強宏觀審慎監管。尤其是債務水準高或信貸增長快、在發達經濟體加息情況下有可能加劇其金融部門脆弱性的國家,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為了應對整個地區中期增長放緩的前景,各國需要尋找提升長期增長潛能的途徑,比如推出一系列政策組合,包括改善公共支出結構和基礎設施;深化貿易一體化和改善貿易便利化;實施有利於提高競爭力的改革;進行人力資本建設等。
鋻於全球貿易體系面臨持續威脅,東亞發展中國家還可以通過東盟經濟共同體、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一帶一路倡議等機制,深化自身的貿易一體化和便利化,有助於各國適應以節省勞力為目標的技術和自動化發展帶來的新挑戰,以及製造業和服務業之間界限日益模糊的大背景。
另外,提升競爭力對於尋求適應技術發展給製造業帶來的持續變化的東亞各國而言也很重要。特別是改善營商環境,由於可以決定國家的製造業命運,某種程度上會比降低勞動力成本更急迫。(作者 楊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