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雖然受到挑戰 全球化仍是未來發展的大勢
經濟參考報  2018-11-28 13:44:17

  由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與美利堅大學Kogod商學院聯合舉辦的“第三屆首都經濟論壇”日前在京舉行。與會專家就當前國際經濟與貿易問題展開深入討論。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周作宇表示,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的重大成就得益於全球化發展的趨勢,而全球化的發展也得益於中國的改革開放。他認為,雖然出現了逆全球化的動態,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世界經貿關係受到影響,全球化受到挑戰,但全球化仍是發展的大勢,要客觀地看待世界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的新特徵。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楊開忠探討了北京打造高精尖經濟結構的邏輯,提出“新空間經濟學”和“地方品質驅動型發展”的概念。楊開忠指出,地方品質即地方不可貿易品數量、多樣性和品質,包括豐富多樣高品質的消費環境、令人愉悅的社會交往、優美的實體環境、高效便捷的交通、數字和制度等基礎設施,並分析了原因與提升方式。

  “當前的利率和經濟週期水準是否預示著美國經濟的下一次衰退?”北京師範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賀力平的結論是:當前的擴張週期將持續下去,2020年很可能是美國經濟週期的轉捩點。當前的經濟增長週期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增長速度下降、外部需求減弱、政策制定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辛文)

編輯:于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