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基建項目助推非洲平衡發展
人民日報  2018-12-03 08:50:28

  人民日報約翰內斯堡12月2日電: 近日,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在一篇報道中援引美國威廉與瑪麗學院“援助數據”項目最新的研究報告稱,中國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在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有力促進了當地經濟增長,並助推非洲平衡發展。

  “援助數據”項目通過對2000年至2014年之間中國在全球138個國家4000多個發展項目進行跟蹤,得出的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西方項目,中國融資的基建項目能夠更有效地減少當地區域發展不平衡現象,將經濟增長效應更均勻地輻射到貧困、偏遠的農村地區。

  該研究團隊還將地球夜間燈光分佈衛星圖的數據納入研究範疇。研究顯示,燈光不僅集中在中國公司建設的項目所在地,還隨著時間的推移擴散到整個區域,呈現向外輻射的趨勢。因此,研究團隊得出結論:中國參與的基建項目不僅推動了當地經濟增長,更帶動了周邊地區的整體發展。

  “援助數據”項目執行主任布拉德利·帕克斯説,“夜間燈光是反映家庭收入的絕佳指標,更多的光亮説明該地區家庭收入提高了。”事實上,道路、橋梁、鐵路和港口的建設增加了勞動力、貨物與資本的流動性,為經濟發展帶來了活力。

  帕克斯表示,根據他們的研究,中國融資的基建項目與所在國經濟發展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中國融資的設施聯通項目將偏遠地區與發達地區連接在一起,帶動了農村地區的經濟增長,相比西方提供的傳統發展項目,更好地促進了區域的均衡發展。

  布魯金斯學會今年4月發佈《在非洲競爭:中國、歐盟和美國》報告顯示,中國在非洲為3000多個重要基建項目提供資金,帶來大量就業崗位、技能培訓和新技術。

  “要想富,先修路。”記者在亞吉鐵路採訪時看到,鐵路建設期間,沿線形成了許多新的村落。由於有了工作機會,人們搬到鐵路沿線附近定居。現在,亞吉鐵路、蒙內鐵路等線路的沿線地區正在形成一條條經濟走廊,人員流動較以往更加頻繁,沿線的城鎮規模都有不同程度的擴張。而在埃塞俄比亞和赤道幾內亞,中國公司修建的水電站等設施為當地提供了充足的電力,進而帶動經濟發展。(記者 李志偉)

編輯:于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