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2020年9月21日,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以下簡稱“中國非公醫協”)指導,畢馬威中國主辦,健康界戰略協辦的首屆 “社會辦康復醫療機構50強”評選活動正式啟動。畢馬威中國長期密切關注醫療行業發展態勢,此前與中國非公醫協聯合發佈的《康復醫療 趨勢引領新藍海》報告受到社會關注。在此背景下,“社會辦康復醫療機構50強”評選活動應運而生。
據《康復醫療 趨勢引領新藍海》報告顯示,過去十年,中國康復服務市場增速明顯、有望在2021年達到千億市場規模。康復醫療服務需求雖然增速可觀但資源相對匱乏,制約行業發展;人均康復支出較低,康復護理人才短缺,床位配備存在缺口。近年來,康復護理領域陸續出臺相關政策,促進康復護理領域積極發展但行業發展仍然面臨一定的政策風險。畢馬威認為,目前中國康復護理行業尚處在規模化發展階段前期,此刻著手市場佈局具有戰略意義。
啟動會在畢馬威中國北方區諮詢服務主管合夥人江立勤的致辭中拉開序幕,江立勤表示:“畢馬威聯合中國非公醫協和健康界正式對外推出‘社會辦康復醫療機構50強’評選活動,期待通過該評選為康復醫療機構提供一個專業、公平、共贏的交流平臺,同時向公眾表示畢馬威持續助力各細分行業創新變革的熱忱決心和不懈努力”。
據介紹,中國非公醫協作為全國唯一從事社會辦醫行業服務與規範化管理的國家一級行業協會,投身社會辦醫療機構的建設與發展。中國非公醫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法定代表人郝德明對此表示:“社會辦康復醫療作為資源短缺的專科領域,更加需要整合優質醫療資源,一邊鼓勵發展,一邊加強監管,提升規範化、科學化和專業化水準。協會希望通過‘社會辦康復醫療機構50強’評選項目建立國內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社會辦康復品牌評選體系,幫助社會辦康復機構發現問題的同時樹立推廣一批管理規範、品質過硬、群眾滿意、社會認可的社會辦康復專科醫院、康復服務機構和康復科技企業,發揮行業榜樣的示範引領作用”。
畢馬威中國醫療保健業副總監楊愛茹在會上對本次“社會辦康復醫療機構50強”評選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她表示,本次評選將以醫療服務、經營成果、企業成就、發展潛力、社會責任作為核心評估標準。評選將於9月21日至11月30日開放企業報名,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期間,該活動進行參選企業調研走訪及評審專家集體審議並最終於2021年4月底發佈榜單。此外,畢馬威中國還將聯合政府、協會、媒體及企業記錄社會辦康復醫療行業發展歷程,定期組織召開行業交流年會,力促康復醫療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據了解,本次“社會辦康復醫療機構50強”榜單設置領袖康復專科醫院獎、領軍康護服務機構獎及領先康復科技企業獎三大獎項。來自中國非公醫協康復醫學專委會專家和畢馬威醫療行業財務、稅務、審計、IT、運營、人力資源變革等部門的資深合夥人組成評審專家團,實地走訪參評企業,對企業發展潛力進行診斷,對企業進行專項對接和指導。此外,企業未來發展潛力及模式創新是本次評選的主要指標,單體康復專科醫院、康養護醫療平臺、康復中心、照護機構、線上康復機構等康護細分領域潛力企業均有機會進入榜單。
健康界總裁趙紅應邀致辭。在致辭中,她表示:“我們期待與中國非公醫協、畢馬威一起推出一套科學合理的評選模型,希望推選出的優秀的標杆企業能夠無私參與行業交流,與同行共享發展經驗,共同推動行業發展”。
近年來,社會對康復醫學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中國康復醫療服務能力不斷加強。在新冠肺炎疫情這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康復醫療話題將成為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關注焦點。本屆進博會畢馬威將以“衝破未知,擁抱未來”為主題,將圍繞“智慧芯科技”“智慧出行/電競體育”“數字供應鏈”“未來生活”“智慧生態”五大話題全方位展示畢馬威最新創新成果、行業服務和專業技術能力。
畢馬威中國希望通過此次“社會辦康復醫療機構50強”公益性評選,推動更多優秀社會辦康復醫療機構進入公眾視野,鼓勵社會辦康復醫療機構分享行業最佳實踐,從而挖掘康復醫療市場優秀標杆企業,有效助力中國康復醫療服務發展,為進一步提升中國康復醫療綜合服務水準貢獻力量。(文/韓子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