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製圖:張丹峰
“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增速較一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在19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工業經濟恢復向好,信息化發展平穩,製造業高品質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推進新型工業化取得積極成效。
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27.8%
“5、6月規上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增速分別為3.5%、4.4%,呈現逐月回升態勢。”趙志國説,隨著3月份以來一批穩經濟政策效果持續顯現,各地支持製造業當家等政策舉措出臺實施,工業經濟保持恢復發展勢頭。
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27.8%,較上年底提高0.1個百分點。工業投資保持擴張,上半年同比增長8.9%,增速較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工業出口提質升級,上半年“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同比增長61.6%。企業效益邊際改善,利潤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利潤結構不斷優化。專精特新企業營業收入、利潤增長均高於規上工業企業。
上半年,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6個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從重點行業來看,裝備製造業支撐作用明顯。前6月,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32.3%,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作為製造業脊梁的裝備製造業保持了較好發展勢頭,汽車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等行業利潤也保持了較高增長。”趙志國表示,當前工業經濟發展面臨需求不足、效益下滑等困難和挑戰,但從趨勢上看,宏觀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我國工業經濟發展仍然具有很強的韌性。
接下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重點抓好3方面工作:一是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落實促進汽車和家居消費等政策,加緊制定實施汽車、電子、鋼鐵等10個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二是努力擴大有效需求,深入開展消費品、原材料“三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行動,組織新能源汽車、智慧家電、綠色建材下鄉,推動醫療裝備、通用航空、郵輪遊艇等産業創新發展,以高品質供給引領創造需求。三是發展壯大新興産業,開展先進製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加快發展5G、智慧網聯汽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裝備等新興産業,進一步增強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汽車、光伏、通信設備等領域發展動能。
信息通信業新增長極加速形成
上半年,信息通信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為製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量質齊增,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行業發展穩中有進,前6月,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7.1%,電信業務收入增長6.2%,5G行動電話用戶達6.76億戶,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超過21.2億。前5月,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業務收入5310億元,成為賦能經濟增長、穩定市場信心的重要支撐。新興業務快速增長,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9.2%,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3.7個百分點,行業新的增長極加速形成。
建用並舉,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雙千兆”網絡建設穩步推進,截至6月底,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總數293.7萬個,5G應用已經融入60個國民經濟大類,加速向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重點領域拓展深化,應用案例數累計超5萬個。上半年遴選併發布218個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項目,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240家。
創新驅動,産業實力進一步壯大。關鍵技術加快突破,歐拉伺服器作業系統技術成熟度不斷提升,累計裝機量突破430萬套,為130個國家或地區用戶提供服務,開源生態蓬勃發展,共建成員單位超980家。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7.67億,移動網絡中的IPv6流量佔比過半。産業競爭力持續增強,通信設備、計算機等企業綜合實力穩步提升,上半年我國智慧手機出貨量1.24億部,9家互聯網企業躋身全球互聯網市值前30,獨角獸企業累計達316家。
趙志國表示,下一步將夯實網絡基礎,加快核心技術創新,積極探索6G潛在關鍵技術,加快打造“5G+工業互聯網”發展升級版,促進信息通信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
智慧工廠建設規模不斷擴大
今年以來,我國製造業不斷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邁進,高品質發展步伐明顯加快。
先進製造業成果豐碩,新産品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産量增長42.4%,太陽能電池、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産量分別增長54.5%、34.1%。産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紮實推進,一批重要技術産品實現突破,C919大型客機投入商業運營,國産首艘大型郵輪順利出塢。
智慧工廠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水準持續提升。截至目前,各地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慧工廠近8000個,其中,2500余個達到了智慧製造能力成熟度2級以上水準,基本完成了數字化轉型;209個探索了智慧化升級,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智慧製造示範工廠。智慧製造國際合作持續深化,中國貢獻的智慧製造國際標準累計達到50余項。
綠色低碳轉型成效明顯,有色金屬、建材、鋼鐵、化工等行業能耗強度持續下降。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建成45個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主導産業總産值達20萬億元。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鋼鐵、原鋁、水泥熟料等單位産品能效處於世界先進水準。綠色低碳産業蓬勃發展,光伏産業鏈主要環節産量全球佔比均超過70%,新能源汽車産銷量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