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放心、價格實惠、用餐方便,社區食堂正逐漸成為老年人解決吃飯問題的“新寵”。近日,餓了麼與松江區新橋鎮開展社區服務合作,上線試運營社區助餐配送服務,令老年居民享受“惠老助餐紅包”補貼,還能送餐到家。這也是上海首個打通政府補貼與外賣平臺的社區助餐項目。
餓了麼公共事務總監侯無雙表示:“此次合作解決了老年人居家養老的用餐痛點,首先是通過餓了麼App精準的領取政府發放的用餐補貼,大大提升了補貼發放效率,讓老年人享受更高性價比的餐品;第二也通過平臺的送餐服務,解決了部分老年人因為身體或者天氣原因出門不便的問題。”
上線餓了麼之後,新橋鎮社區食堂的服務範圍從周邊數百米擴大到47平方公里,借助餓了麼藍騎士的配送,這家食堂相當於開到了周邊更多小區老年人的“家門口”。
目前餓了麼App已可通過搜索找到新橋鎮社區食堂,店內菜品的定價本就不貴,再搭配“惠老助餐紅包”之後,很多單人套餐才10元出頭。值得一提的是,食堂上線後來自年輕人的訂單也不少。下單的白領用戶普遍認為,雖然即使沒有補貼,社區食堂的菜品也有著很高的性價比。
新橋鎮社建辦主任張慧表示,為了方便老年群體,新橋鎮黨委將“社區助餐配送項目”作為今年的“一號課題”,歷經與餓了麼平臺的半年打磨,終於在外賣平臺的底層邏輯架構上,將鎮區兩級政府補貼裝進“惠老助餐紅包”。
“老年人或家屬在居委會提出申請,確認符合申請條件就能開通助餐配送,一個餓了麼賬號最多可以綁定兩位老人的信息。”張慧介紹,“配送費方面,餓了麼這邊給我們最優化的配置,給老百姓降低成本。”
77歲的新橋鎮居民朱阿姨表示:“社區食堂對老人很方便,有時候不願出門買菜做菜,餓了麼上下單,食堂的飯菜就能送上門,味道也不錯!”
試運營兩周以來,已有超過2000名老人申請餓了麼平臺助餐。期間,食堂外賣訂單量不斷增加,收穫周邊居民廣泛好評。此次合作不僅跑通了政府補貼發放、審核等多個環節,還大幅提升了助老餐配送服務的響應速度,為該模式未來向更多社區拓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介紹,食堂上線平臺後,可以集中調度所有在這個食堂周邊的騎手,在給老年人送單的同時,也不影響騎手配送其他訂單。餓了麼也專門成立了藍騎士助餐服務隊增加周邊人手,確保社區食堂訂單的接單效率。
此前,餓了麼宣佈將重點投入社區服務建設,並已在95公益週期間聯合公益機構,通過“愛心商家”“吃貨豆公益”等模式上線了多個助老扶幼的社區公益項目。
餓了麼社區服務項目組負責人表示,新橋鎮社區食堂的上線,僅僅是餓了麼構建數字化社區助老服務的開端,“目前已經有閔行區、浦東新區等地街鎮在進一步溝通合作模式。未來,餓了麼將圍繞社區食堂,依託數字化能力,並聯合生態夥伴,在更多社區為老年人打造便利、開心的居家養老體驗。”(資料由餓了麼提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