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第八屆中國深圳科技影視周暨第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氣候影視大會在深圳啟幕。活動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深圳市氣象局、龍華區人民政府、深圳市標新科普研究院(航都文化)承辦。當天下午舉行了以“合作夥伴推動綠色發展”為主題的分論壇。
“合作夥伴推動綠色發展”主題分論壇現場
主持人:
張志強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對外合作交流部主任
對話嘉賓:
徐曉宇 普華永道中國ESG可持續發展披露和管理諮詢合夥人
金 鑫 麥當勞中國公共關係副總裁
穆玲玲 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副理事長、聯盟綠色金融專委會執行主任
朱新蘭 粵港澳大灣區商業聯合會總會主席、墨子慈善基金會名譽主席
張德新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
以下是圓桌對話發言實錄:
張志強:我先作一個自我介紹,我叫張志強,來自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工作于對外合作交流部,目前主要從事南南合作、“一帶一路”和多雙邊的氣候變化合作。我們近年來也是在氣候變化方面開展一些工作,特別是自2013年以來,我們舉辦了中國第一個全國低碳日,那時候大家對於低碳、氣候變化還覺得是一個非常遙遠的事情,但是10年走過來以後,我們發現大家對綠色低碳、氣候變化、雙碳已經有了一個非常深刻的認識,特別是3060的目標發佈以後,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認可,我們理解我們的雙碳目標有5層含義:第一是我們的雙碳目前更多地還是一個倒逼機制,大家認為雙碳具有機遇,但是挑戰更大。第二是以能源為核心的工作還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所以對能源的解決,目前依然是雙碳的核心。第三是我們的雙碳不是一刀切,我們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有條件的行業率先達峰。第四是我們在雙碳過程當中,不是為了雙碳而雙碳,我們是希望在雙碳過程當中能夠增加企業的競爭力。第五是雙碳目標要維護我們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要把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國家的發展,和全球的命運共同結合起來。下半年我們也承擔了國家發改委環資司通過雙碳增加企業競爭力的項目,現在正在進行當中。所以今天我們邀請了來自深圳市和國內各個行業的精英,我想今天的夥伴關係、推動綠色發展有了另外一層含義,一是我們自己做了什麼,二是我們通過雙碳怎麼能提升行業的競爭力,三是從國家的角度來講,我們如何為全民參與、行業發展提供我們自己的建議。
第一個問題,請大家從自己所從事的行業的角度來談一談如何通過夥伴關係來實現綠色發展。
徐曉宇:很榮幸有機會參加今天的綠色論壇,剛剛張主任講,想我們從各自所在的行業和視角介紹我們所看到的綠色發展、氣候變化和市場或者是不同受眾的感受。
我來自普華永道,可能大家對我們的財務會計師的審計業務比較熟悉,但是不一定所有人都知道普華永道也有一個獨立的ESG可持續發展部門,這個部門就是在協助企業以及相關的機構進行氣候轉型應對相關的信息披露等等方面的諮詢服務團隊,我們整個團隊也有600多人,ESG和可持續發展也是作為普華永道全球的五大戰略之一。我們為什麼把它作為五大戰略之一呢?就是因為我們看到市場的機遇、市場的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轉型是未來的方向。
我們也陪同很多的企業,從企業的視角去拓展跟氣候相關的轉型、未來的機遇、發展和挑戰。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看到了很多不同的感受或者是大家的趨勢。從我的第一視角來看,本週我參與了比較多的和企業探討ESG和氣候轉型相關的會議,有兩個會議我的印象特別深刻,一個是跟中國南部一家非常知名的民營企業探索ESG和碳相關的數據管理方面的趨勢,其實企業已經做了很多的努力,循環經濟、業務方面和産業方面的轉型佈局,但是他們覺得做得還不夠,還需要跟包括投資者關係、品牌部、企業的董事局共同聯動推進,大跨步的做這樣一件事情,這是我感觸特別深的一個會議。
另外一個會議是跟一家國有的資産管理公司,他們在探索如何做綠色資産的佈局和轉型。也就是説在我現在的資産負債表裏面如何慢慢地去掉我的深色資産或者褐色資産,把它慢慢地變得更加綠色,在進行這樣的轉型,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佈局和舉措,也意味著這個企業在未來3到5年要做非常多的變化和考量,在募投管退當中都把ESG、綠色等等相關的考慮融進來。
在我這周參與的印象特別深刻的兩個會議之後,我有一個強烈的感受,現在的企業尤其是頭部的企業在做氣候相關的轉型和投入的過程當中確實是不遺餘力,花了非常多的努力和嘗試,要做出一些改變,這些改變動機和雄心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除了我這周接觸的企業,還有眾多的其他的企業都在做這樣的一些事情,從我們的視角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在企業端也是做氣候轉型過程中非常重要、非常主力軍的團體,大家在做這個事情除了去朝著綠色地球響應之下的考慮之外,還有哪些動因,我這裡也分享一下。一個是在政策和監管方面,除了國家雙碳政策推進以外,在不同的資本市場,監管機構也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給到上市公司,也就是給到我們比較頭部的有著引領作用的企業和機構。包括香港交易所,它在2016年開始要求2000多家香港上市公司披露ESG相關的信息,其中氣候和碳相關的數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今年年初港交所又參考ISSB全球可持續發展準則制定機構的規則,提出香港的上市公司要進一步優化氣候相關信息的披露,提出對氣候的風險管理、氣候的應對,要做情景分析,要做財務的量化影響供給和披露,這對上市公司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又是一個更加大的助推力,推動企業朝著氣候的轉型和相關方面佈局,這是一個動因。
另外就是在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構,大家可能也聽説過負責投資的理念,這一塊也是越來越活躍,包括跟綠色ESG相關的評級機構也給出了很多的要求,這都是在大的ESG生態裏面,也就是本次分論壇的一個很重要的主題,就是夥伴之間的促動,共同的推進這樣一個轉型機制的建立。
近期我們跟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對在華的200多家企業做了一個調研,我們看到有61%的企業已經把低碳轉型、氣候風險的應對納入到了董事會的討論議程裏面,這是我們看到的一個非常大的改變。另外就是有30%的企業已經設定了自身的減碳目標,這無疑對自己、對企業內部來講也是一個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我還接觸非常多的企業,共同推進這些轉型和商業相結合,在過程當中我們看到企業都在做很大的舉措。
金鑫:今天很高興跟大家分享一下麥當勞中國的一些實踐。我是參加這個討論環節唯一一個實體品牌的參與者,我從自己的角度來談談我的一些觀點。
最近我們正好在做一個活動,我們從這周開始在慶祝麥當勞中國有超過2500家餐廳拿到了LEED認證,我們也很高興能夠在非常高速發展的同時,對環境帶來一些正面的影響,我們也是用國際上最高的標準來新建和運營餐廳。
回到這個環節的主題,怎麼樣通過夥伴關係來推動綠色發展。剛才説到綠色餐廳,這是作為我們餐廳業務的一個可以自己運營和掌控的環境,我們是一個餐飲的服務業,我們看到在整個産業鏈當中,我們是在非常末端的,怎麼樣跟我們的供應鏈夥伴,特別是農業生産的供應鏈夥伴一起來推動在這個領域上更加廣闊的綠色的發展,早上我們看到紀錄片裏面也提到,因為氣候的影響,對於我們的土壤、環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我們應用了一個新的概念叫做再生農業,也就是在我們做農業生産的過程中,怎麼樣去關注土壤、水、生物多樣性,以及在農業生産的農民等等各個環節,做更可持續的能源生産。
今年我們也是和麥當勞的前9大供應商發起了這樣一個再生農業的計劃,希望帶動上游的農業供應鏈夥伴一起投身到再生農業、投身到綠色發展當中。這是我們作為一個終端企業,可以跟上游供應鏈一起推動的夥伴關係。這是其中一個夥伴關係。
第二個就是怎麼利用我們自身的品牌影響力,麥當勞是一個全球最知名的品牌,怎麼用我們的品牌影響力,怎麼用我們在中國超過550家餐廳,跟顧客形成一個夥伴關係,一起來推動節能減排,這也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話題。在慶祝我們2500家綠色餐廳的過程中,我們的餐廳裏面會有很明顯的標識,邀請顧客跟我們一起來熱愛地球。包括在餐廳裏面的很多設計,比如更加綠色的包裝、更多紙質的包裝,包括我們從去年開始在餐廳裏面使用了全新的用回收塑膠做的餐盤,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跟消費者日常的觸點,讓消費者覺得我不用花很多成本,也能跟品牌、企業和全社會一起參與到綠色行動當中去,這是我們看到的兩端,一端是供應鏈,一端是消費者,我們希望從一個品牌開始,形成這樣的夥伴關係,也希望這個夥伴關係能夠拓展到更多的行業、更多的品牌上去。
我們有一句話“為下一代創造更加綠色的未來”,也希望跟更多的夥伴一起來創造這樣一個未來。
張志強:普華永道和麥當勞都是世界響噹噹的企業,他們無論是在諮詢行業還是餐飲行業都做到了頭部,特別是歐盟在2019年公佈了自己的綠色新政,其中一條就是從牧場到餐桌戰略,對碳中和要求非常高,就像麥當勞、普華永道能夠為國內帶來更多案例和做法。
下面有請國內做雙碳的企業,從物流、基金的角度來談談自己的觀點。先請穆總。
穆玲玲:我們國家製造業雙碳的抓手就是綠色製造,綠色製造包括綠色設計、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和綠色園區。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是2019年初成立的,這幾年我們幫助差不多20家企業拿到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示範,拿到這個示範之後在政府可以拿到補貼,在市場上也有很好的效益,所以我們做這個事情也越來越有信心。同時我們今年也是配合工信部和國家的一些標準化機構完成了全生命週期的綠色供應鏈的國標。綠色供應鏈是政策和企業的結合,我們也在探討,如果金融能夠給企業更多的助力,他們會不會更感興趣一些,這幾年我們和“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共同開展了金融支持供應鏈綠色化的研究,在“一帶一路”沿線有7個示範案例,包括匯豐、渣打,以及我們國家的農發行、哈比銀行的案例,也有一些製造業企業拿到了真金白銀,他們在這個案例中拿到了明顯優於正常利率水準的一些供應鏈金融的支持。
綠色供應鏈在ESG時代到來以後,它的作用會越來越顯著,因為國際上ESG中,供應商管理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也是一個機遇,如果用伊沃·德波爾先生剛才提到的觀點理解,它是有利於把分散的投資機會在供應鏈上整合起來,這樣無論從規模效應還是從金融機構感興趣的程度來説,都會有非常大的提高。所以我們這兩年做的比較多的就是怎麼樣把綠色供應鏈的做法和企業的實踐結合起來,去優化他們的ESG表現水準。我最近也參加了時代傳媒的兩場活動,一場是在深圳的上市公司和他們互動,然後發獎,32家上市公司都拿到了獎。昨天我隨時代傳媒去佛山,也有20多家佛山的上市公司在ESG方面表現尚佳,我也作了分享。
最後我想提的一點是,今天見到志強主任特別有感觸,也算是一個夥伴關係的體現,因為去年有幸陪同氣候大會的陳總去到埃及參加COP27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為了宣傳我們這次大會,志強主任幫助我們在聯合國的1號大廳協調、宣傳,成功地召開了發佈會,之後他就陽了。我看他那麼辛苦,我們整個中國團隊都很辛苦,所以也體會到這種夥伴關係對事業的推動多麼有意義、多麼有價值。
張志強:感謝穆總。朱總您也講講。
朱新蘭:大家好,我是粵港澳大灣區商業聯合會的一員,我們這個聯合會在香港是一個NGO組織,也是香港和內地政府共同成立的,愛國愛港是我們的首要任務,同時我們也會聯絡一些商協會和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聯盟共同做一些工作。我們這個會在亞洲的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都有分會,還有一定的知名度。
我第二個身份是墨子慈善基金會的名譽主席。今天上午很榮幸我們發起了一隻應對氣候變化的綠色行動基金,我們這個基金名字很好記,我們這個會很大的一個特點,我們是品類比較全,而且是公募組織,最關鍵的是我們是一個最嚴謹又最具創新的一家基金,又是純民營的基金,它有自身的特色,這也是為什麼選擇發展基金的方向。
其實我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新兵,我這兩天很感動,有三點,第一是昨天下午參加了一個閉門會,有龍華區政府領導和相關的專家,以及一些企業代表參與,我看到龍華區政府有應對氣候變化很多的方案和政策,企業家也是侃侃而談,我看到上下聯動,我比較感動。第二是我們這場會議已經納入到深圳碳達峰的實施方案,可想深圳市政府也非常重視,這個會議也非常重要。第三是我了解到標新科普研究院和航都文化連續6次用民間的聲音去聯合國發聲,也是應國家邀請,我覺得非常了不起,代表中國民間的力量去展示自己的影視作品,去展示中國的智慧,去講中國的聲音。
上午發佈這個基金以後,我突然覺得壓力倍增,同時也感覺責任重大。有了這個基金我們要怎麼做?上午主持人也説,大型的自然災害從百年不遇變成了一年多遇,鄭州的水災、北京的水災、四川的旱災,廣東、福建的颱風,這些問題的出現,迫使我們人類要做出改變,做出應對,要做出決策。所以就有了聯合國的這個框架協議,有了巴黎協定,有了京都議定書等等。現在很多聯合國締約國已經開始行動了,2020年中國政府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的計劃,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今天也在思考。我們要推動10億人參與這個行動,帶動這個行動,最終帶動50億、60億全世界的人來參與,這可能就是我們的一個夢想和目標。中國共産黨用40年的時間帶動8億人脫貧,這是一個偉大的貢獻,如果我們再用40年去實現我們的目標,我們又是對世界做出一個完美的交代,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可以做到的事情,我很有信心,和大家一起推動。
今天賈老師在臺上講了很多的內容,包括鄭保衛老師也講了很多內容,我很激動,我是一個新人,我願意追隨大家一起做應該做的事情,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做的事情。我們現在已經跨出了第一步,未來怎麼推動更多人,我們所有中國人,每個人都發現自己身邊的減碳成果,每個人去轉發相關的消息,讓更多人了解、參與這個計劃,我覺得連接10億人可以做到的。為此我願意不懈地努力。
張志強:謝謝朱總,我覺得您跟穆總同為女性,能在事業上,特別是碳達峰和碳中和這些有挑戰性的工作上從零開始慢慢做大,值得我們學習和欽佩。
下面有請郵政系統的代表講講他們在綠色低碳方面的一些成就的案例。
張德新:各位來賓、朋友們,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這個論壇。中國郵政是國有的大型公眾服務企業,郵政的服務和業務連接千家萬戶,中國郵政始終都在堅守人民郵政為人民的宗旨,也在履行著央企責任。中國郵政是寄遞行業的國家隊,我們在推動郵政綠色包裝、綠色運輸方面一直在努力為生態環保發揮我們應有的作用。
站在深圳郵政的角度,我用5個“持續推動”或者“努力推動”把深圳郵政落實的情況跟大家做一個簡要的彙報。
第一是努力推動寄遞包裝的減量瘦身。從源頭抓起,對我們的包裝箱、包裝袋,包括正常的封箱膠帶等包裝材料統一採購管理,全部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包裝材料,確保全市545個營業網點全面使用綠色新型的包裝箱,包括可降解的包裝袋,以及低於45毫米的封箱膠帶。我們原來是60毫米的封箱膠帶,現在改到45毫米以下,按照郵政一年或者一個月的郵件量,每個月封裝膠帶節省的使用量,用長度算有1000公里,這個數字是很可觀的。
第二是努力推動引導客戶行為習慣的改變。我們從2018年開始就引導客戶使用掃碼、線上填單的寄件模式,原來我們都是紙質單,現在都是掃碼線上填單。現在我們的電子面單個人客戶使用率達到了99%以上,包括商企客戶,在座很多可能都是快遞企業的用戶,商企客戶電子面單使用率也達到98%,一聯面單使用率達到90%以上,取代了四聯單,是一個很大的節約。同時我們也對過度包裝和塑膠污染整治加大力度,尤其我們是跟各大電商平臺合作,包括跟客戶合作,直接使用原來的産品包裝和我們寄遞的包裝一體化,使用原來的包裝提高直接的發運力,所以我們現在利用原來的包裝,就不再做二次包裝,把直接的發運力比例提高到99%以上,對減少消耗和污染是有極大促進作用的。同時我們也加大對網點的檢查,嚴禁不可降解材料的使用,按照國家的標準認真執行。
第三是努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深圳郵政在全市有1100多臺汽車,現在我們有400多臺新能源車,以及2000多部電動自行車,汽車是用於中轉運輸,電動自行車是用於末端的投派。我們從2020年開始,所有的新增或者更新的車輛都是新能源汽車,對減少排放,包括減少能耗也是一個促進。
第四是努力推動包裝箱的回收使用。我們在全市所有的網點都設置了廢棄包裝物的回收裝置,引導用戶在收快件的時候把包裝箱按照分類投放,今年以來我們也先後在福田、坪山、龍崗、羅湖、南山組織返箱行動,引導用戶對快遞包裝的重復使用,減少浪費。
第五是努力推動綠色郵政綠動未來,通過我們的所有網點和攬投部觸達用戶的場所,張貼我們的海報,進行綠色環保內容的宣傳,包括本次大會我們也在全市的郵政報刊亭,包括我們打造了一個新型的,專門為年輕群體提供郵政文創服務的種子郵局,宣傳本次大會的相關內容,來支持我們的大會,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宣傳,提高公眾對郵政行業生態環保的認知度,也提高參與綠色寄遞的參與度,讓更多的用戶能夠認識、支持甚至參與到綠色郵政的行動當中來。通過上述努力我們期望深圳郵政能為我們綠色可持續的寄遞行業的發展打造,做出應有的貢獻,最後也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也希望各位參會嘉賓和朋友共同討論環保的話題,主動分享經驗,同心協力,為環保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張志強:感謝張總,綠色郵政相當於聯繫我們的毛細血管,它跟我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緊密相關。
下面請北京師範大學陳健博士分享您在夥伴關係方面的一些做法。
陳健:感謝會務組的邀請,這次加入了我們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的老師。作為夥伴關係,大學、教育界是應該加入在裏面的,前期有很多的老師也提到了政府、NGO組織、公眾、金融、企業的加入,這都非常重要,但是我們覺得教育領域的加入應該是使綠色環保的理念更深入人心。我本身是一個學者,研究的是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我的博士論文就是珠三角的綠色發展研究,一直在致力於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以及農業政策的研究,並且四次去英國進行研究夥伴的研究,也了解了國內外很多綠色發展的案例,也發表了很多文章。作為一個老師,在25年當中有上千的學生受到我的影響,我授的課也綠色管理。
陳素平老師是我十幾年的好朋友,在當初他是做影視發展的,我在北師大建立了一個綠色産業研究中心,我有很多理念灌輸給陳總,劉曉婷總也是北師大的學生,教育界可以講很多中國的案例,把新的綠色發展理念給我們的下一代,包括00後的學生參與。今天我也是帶了48位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的留學生,來自21個國家。在整體的發展當中,應該是要講好中國故事。
“一帶一路”在十年當中推動了中國案例不斷地往外行走,包括我們中國很多企業,以及各個基金會和綠色供應鏈,這些企業給予了很好的案例,我也想讓我們的學生看一下中國的發展,把這種理念作為橋梁,反饋給自己的國家,他們將會成為未來本國的一個發聲者,以及未來本國的領袖。所以教育界有非常深厚的使命在裏面,“一帶一路”這10年的發展,有很多的綠色發展理念,我們也建立了綠色發展研究院,我們的綠色發展會在很多的能源以及供應鏈方面提供幫助,在這10年當中提升了40%的新能源使用,以及締結了全世界3/4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把很多國家凝結在一起,從事低碳發展的事業。
一帶一路學院成立的時間是比較晚的,成立於2018年,也就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5年,北師大為了肩負能夠更高品質提升“一帶一路”的發展,能夠把全世界的優秀人才匯集,我們就在珠海成立了“一帶一路”學院。迄今為止已經有90個國家和553位學生在我們這裡學習,我作為一帶一路學院的辦公室負責人以及招生辦公室主任,所有學生都是經過我們嚴格把關,他們是愛華友華知華的學生,在中國了解了中國之後,以後將會成為未來的發聲者,包括綠色産業的發聲者,所以我也期待在未來他們能夠加入到中國所有的夥伴關係當中,成為我們很好的夥伴。也希望各位老師、各位領導以後能夠指引一下,看看我們教育界怎麼樣去輔助綠色發展和氣候方面的研究,我們除了把學生培育好,讓他們不僅僅在教室裏面學習理論,還要到實際當中,到各個企業當中去了解案例。感謝各位給予這樣一個平臺。
張志強:感謝陳博士。剛才大家從各自行業的角度介紹了我們的工作,下一步我們跳出這些行業,給國家、給社會的發展提一條建議。
徐曉宇:我覺得我們這幾位圓桌的嘉賓都有各自的角度和信息給到大家,可能大家提到很多挑戰、困難,怎麼推進綠色轉型。從我的角度,我覺得這也是機遇。剛剛賈峰老師介紹的那個自行車的案例我也深有感觸,一個是給大家帶來了便捷的通行方式,對於自行車運營的企業來講,也是一個綠色發展的機遇。所以在面對挑戰的同時,這也是企業要把握機遇的良機。普華永道最近也出了一個全球消費者的調研,對於中國的消費者調研的時候,我們發現有絕大部分的消費者願意為涵蓋綠色或者是可循環,或者是ESG要素的服務和産品,達到溢價20%,他們是願意接受的,這也是我們産品和服務差異化,或者是企業把握新的發力點的一個很好的地方。所以從我的角度,綠色轉型不僅是挑戰,更多是機遇。
金鑫:從我的角度來説,我們常常會做幾個比喻,我們説在低碳或者在綠色産品上,首先大家要立一個軍令狀,我們需要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要減多少、怎麼減、目標在哪。第二個是朋友圈,現在我們看到很多減碳的工作並不是一家企業或者現在的技術能完成的,我們必須要知道更多外部發生的情況,拓展朋友圈,一起完成這個目標。最後一個比喻是我們需要打開更多的對話方塊,特別是跟消費者、下一代的孩子們打開對話方塊,告訴他們應該做這個事情,並且怎麼做這個事情。
對我們來説就是軍令狀、朋友圈和對話方塊,這是我們希望跟大家一起真正推進綠色和減碳發展的方式。
穆玲玲:這兩年來我們比較關注在人的可持續發展、青年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一些法律制度體系方面的全球對標和對接。基於這兩方面的考慮,我們最近正在支持一些青年在開發一個青年氣候法律評論網站,從青年人的視角去收集全球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一些法律前沿的問題,比如説碳邊境調節機制,ESG等等熱點問題,讓他們用青年的思考去了解這些問題,去試著解決這些問題。另外就是法律的對標,這是非常迫切的問題,這些人裏面有學法律的,也有學統計學的,還有其他的專業。剛才陳老師説有這麼多來自“一帶一路”的青年學子,我們也希望將來能夠在這個方面建立緊密的聯繫,我們想像這樣一個場景,比如説要去津巴布韋投資,他們的環境、法律、標準是什麼樣的,可以有一個索引或者是介紹的機構,或者有一些專家,這樣就讓投資各方面聯通會變得更便利,同時給孩子們一個用他們的視角、他們的眼光去看世界和提供解決方案的平臺。
朱新蘭:今天有很多外國友人,我們作為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民族,我們是很熱愛和平的,而且我們這個民族也是講話算數的,我也為我們這個民族而驕傲。
我們有一個規劃,也許明年、後年我們舉辦國際奧斯卡綠色盛典,我們希望企業家們能夠通過短視頻、中視頻、長視頻,帶著我們低碳方面的作品來參賽,我們會制定一系列的遊戲規則,讓那些環保的企業家和低碳的標杆企業協同我們這些公益的明星,協同我們這些公益的專家們一起來走綠色低碳,我想那個場景、影響力、盛況一定是非常大的。當然,今天我要發出一個小小的倡議,就是我們如何做一個一秒低碳行動。大家想想我們一秒能幹什麼?我們可不可以回去跟我們的孩子、家人、企業員工來探討一下,一秒低碳行動的話題,我們一秒可以關燈、關水龍頭,一秒可以做一個決定,今天我們坐地鐵出行,我們一秒可以幫孩子規劃一個低碳的目標、項目。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大家掌聲鼓勵一下。
張德新:剛才主持人説提一個建議,我還是站在自身的專業和行業做一個建議和呼籲,綠色寄遞或者快遞綠色的治理,建議在座的每一位,包括我們全社會所有的用戶能夠真正地在收快遞的時候注意對你的包裝箱保護和進行重復利用,以我們的實際行動,對我們整個寄遞的綠色行動做出支持。
陳健:我們今天帶來20幾位外國的學生,他們有好幾位都是網紅,他們會在他們的社交媒體上發佈今天的活動,為我們這個大會宣傳,相信在未來他們也會為我們的綠色低碳進行宣傳。
“一帶一路”的使命有四句話:傳承絲路精神、助力互聯互通、促進全球發展、推動世界大同。
朱新蘭:我補充一句話,今天我們的線上微博有近50多萬人次在收看。
張志強:我們今天在這裡討論這個話題,雖然每個人只提出了一條建議,但是這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樣,它可以匯聚成全社會共同行動的力量。同時我們也知道,中華民族是一個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它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並且有很多很通俗易懂的諺語警句,是智慧貫穿于我們的生活當中,有一句俗話叫“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為好朋友”,今天有很多來自國際的友人,有來自東南亞的朋友,也有來自非洲的朋友,希望你們也能成為我們朋友圈裏最活躍的朋友、最親愛的朋友,希望常來中國,常跟中國的朋友們交流。
今天這場論壇就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的參與。
主持人:感謝以上嘉賓的分享,剛才聽到你們的發言,我真的是感到非常的振奮,正是因為有這麼多的朋友們加入到我們這個大會,成為我們朋友圈的朋友,我們真的是能夠把自己的朋友圈做大做強,未來也真的能夠感受到夥伴關係能夠推動可持續發展,推動綠色發展這樣一個美好的未來得以實現。
(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國際在線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