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有關情況。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蒲淳説:“經營主體作為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和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其活力的有效激發、發展內生動力的充分釋放,對於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進一步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蒲淳説:“市場監管部門是廣大經營主體合法權益的保護者,也是經濟發展的推動者,將進一步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能。”
深化改革創新。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完善準入準營規則和市場退出機制,為經營主體辦理業務提供更多便利。綜合運用信用監管、智慧監管等方式,提高事中事後監管效能,營造無事不擾、有需必應的良好環境。
促進公平競爭。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快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大力破除行政性壟斷和地方保護,推動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保障經營主體自主經營權。依法查處各類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既發揮好大企業的規模優勢,推動提升核心競爭力,又保護好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和創新活力。
嚴格規範執法。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快完善市場監管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建立和推行案例指導制度,防止“小過重罰”“類案不同罰”等問題。更好運用提醒告誡、行政指導等方式,耐心做好溝通説明,積極爭取理解支持,在依法履職中體現執法溫度。為廣大經營主體營造更加穩定、透明、規範、可預期的發展環境。
完善幫扶措施。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健全完善與經營主體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在守信激勵、品質技術幫扶、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等方面,研究制定更為務實、更加暖心、更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加大涉企違規收費整治力度,幫助企業減輕負擔。
規範市場秩序。對違法者的查處就是對守法者的保護,是對激發活力的有力促進。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懲處侵犯知識産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加強商業秘密保護,堅決保障經營主體合法權益。同時,推動在重點領域加快完善合規管理體系,促進經營主體提升合規意識、誠信水準,實現更加規範、更可持續、更有活力的發展。
系統推進品質強企、強鏈、強縣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加強品質支撐和標準引領。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品質發展局局長劉三江説:“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有必要充分發揮品質支撐和標準引領的作用。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我們將在全面貫徹落實《品質強國建設綱要》的基礎上,著力打造品質標杆和先進標準。”
在樹立品質標杆方面,從“點線面”系統推進品質強企、強鏈、強縣。
遴選一批品質強國建設領軍企業,更好發揮品質在促進企業做大做強中的作用。聚焦品質技術創新、品質管理水準提升、品質品牌競爭力增強等方面,在信息通信、工程機械、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選樹一批精益求精、品質卓越的領軍企業。
啟動一批品質強鏈重大標誌性項目建設,更好發揮品質在支撐産業建圈強鏈中的作用。圍繞積體電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領域重點産業鏈,繪製産業鏈品質圖譜,形成品質問題清單、攻關清單、政策清單,加強産業鏈全面品質管理,完善品質基礎設施,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品質聯動提升。
培育一批品質強縣、強區、強鎮,更好發揮品質在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建立縣域品質發展水準綜合評價體系,推動縣(區、鎮)立足自身定位和資源稟賦,制定實施城市品質發展戰略,運用現代品質管理理念和工具,促進城市精細化、品質化、智慧化發展,夯實品質強國的基層基礎。
此外,在增強標準先進性方面,市場監管部門將提高一批技術、排放、能耗標準,更好發揮標準在擴大內需中的作用,力爭以標準為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穩步擴大標準制度型開放,更好發揮標準在國際競爭合作中的作用,為完善國際標準體系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實施一批標準穩鏈重大標誌性項目,更好發揮標準在産業穩鏈中的作用,加快推動自主技術向自主標準轉化,構建與産業鏈相適配的標準體系。
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調整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發展數字經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執法二司司長徐樂夫説:“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平臺經濟常態化監管。具體到平臺經濟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監管領域,我們穩步推進事前合規、事中審查、事後追責常態化監管思路。”
“事前合規”是指事前聚焦合規倡導,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合規指引》出臺後,平臺企業特別是大型平臺企業合規意識大幅提升。2022年8月1日新反壟斷法施行以來,還沒有發現平臺企業新增的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的問題。
“事中審查”是指事中聚焦審查服務,提升審查品質效率。2023年從受理到審結經營者集中案件的平均審查時間約為25.7天,其中簡易案件為17.7天。
“事後追責”是指事後聚焦執法威懾,強化責任追究。目前正在抓緊研究制定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以及《未達申報標準但是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案件處理工作規則》,對“掐尖式並購”行為加強監管。
近日,新修訂的《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公佈實施,對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進行調整。徐樂夫介紹,2008年《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頒佈施行,10多年來,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舊標準已逐漸不適應促進高品質發展的客觀需要。新申報標準有利於降低企業投資並購交易成本,也有利於提高整體經濟運行效率。申報標準提高後,企業投資並購效率將大幅提升,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記者 林麗鸝)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