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立足産業升級 努力實現高品質發展
2024-06-17 08:37:46來源:人民日報責編:韓東林

  河北邯鄲,鋼焦一體化産業升級項目內,搗固焦爐設備全部聯網,煤餅裝填、推焦等流程實現無人化作業;上海浦東新區,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LCI—20PI型人工耳蝸産品實現國産替代,售價僅為同類進口産品50%……近年來,新興際華集團聚焦冶金鑄造、輕工服裝、機械裝備、應急、醫藥五大主業,堅持強主業、謀創新、增活力,立足産業升級,努力實現高品質發展。

  聚焦主業  專注升級

  離心球墨鑄鐵管,是鐵水添加球化劑後經過離心機鑄造而成的管道。生産生活中,它的用途十分廣泛,可用於市政給排水、供熱、燃氣,水利調水、農田灌溉,以及工礦企業輸送尾礦等漿體。

  位於邯鄲的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離心球墨鑄鐵管的重要生産企業。走進武安工廠4.0智慧生産車間,機械臂輾轉騰挪,將由離心機澆鑄成型的一根根管材放入退火爐中。伴隨著升騰的水汽,打磨、檢測、涂裝等工序依次完成。

  “2019年,這條智慧化標準線建成投用。以前,每條産線只能生産固定尺寸的鑄管。現在,一條産線就可柔性生産直徑從0.3米到1米不等的鑄管,效率還提升了近一倍。”新興鑄管武安本級公司總經理孫弘介紹,每天有2000余噸鑄管成品在這裡下線,發往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將“一根管子”做到産銷量世界前列的背後,是新興鑄管對産業升級的不懈追求。

  瞄準瓶頸短板,突破關鍵技術。“管材應用場景中,內外涂層是最主要的技術難點。”孫弘説,外涂層要提高抗腐蝕性、延長壽命,內涂層則要保護介質穩定,“這些年,我們根據不同應用場景研發出各類涂層材料,還能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個性化定制。”

  聚焦用戶需求,改進技術工藝。“以前,鋪設管道時要挖開地面,費時費力,推升成本。”新興鑄管董事長何齊書説,針對這一難題,公司採用球墨鑄鐵管“頂管施工”工藝,借助頂進設備産生的頂力,將管道逐節頂入土中,實現了在不開挖溝槽的情況下敷設全線管道,“施工速度是傳統工法的3倍以上,大大縮短了工期。”

  産品升級沒有止境。開發新一代高強高塑資源節約型管材,鑄管車間實現超低排放,固廢100%回收再利用……“身處傳統行業,我們將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在轉型升級中尋求新的發展空間。”何齊書表示。

  聚焦主業,專注升級,實現更好發展。近年來,為擺脫過去業務産業跨度大的弊病,新興際華確立了“531”産業佈局(即冶金鑄造、輕工服裝、機械裝備、應急、醫藥五大主業,資産經營管理、現代供應鏈物流、現代商業服務三個專業化領域,以及一個産業投資平臺),通過“主業歸核、資源歸集、産業歸類”,對107戶企業的産權進行劃轉、託管、剝離、資産處置等多種調整,先後盤活資産數十億元。

  冶金鑄造板塊,新興鑄管力爭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優特鋼研製商和球墨鑄鐵管及管件製造商;輕工服裝板塊,際華股份力爭打造重要的防護品、防護性材料和功能性材料製品的製造商;醫藥板塊,海南海藥力爭打造海南生物醫藥創新及産業化平臺和世界級檢驗檢測平臺……定位更清晰,方向更明確,企業在高品質發展之路上穩健前行。2023年,新興際華實現利潤總額20.11億元,同比增長3.77%;全員勞動生産率33.05萬元/人·年,同比增加1.75萬元/人·年。今年前4月,集團戰略性新興産業投資完成額同比提高54%。

  不懈創新  增添動力

  去年5月,雲南麗江,“應急使命·2023”高山峽谷地區地震災害空地一體化聯合救援演習現場,接到指令的無人機騰空而起,智慧識別火點,持續立體噴射高壓水柱。隨後,火勢迅速被封控,空地聯合營救撲火等演習科目順利完成。

  這個新型滅火裝備,是由新興際華自主研發設計的“空地協同大載荷係無人機”——擁有6隻“觸角”、一套自控“大腦”,重250公斤,與地面消防車使用線纜和水管連接,起飛重量、作業高度、噴射距離、續航時間、抗風等級等指標均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研發這一裝備,初衷在於服務國家安全應急産業戰略需求。“以前無人機高空滅火,主要依靠攜帶滅火罐實施,滅火時間只能持續一兩分鐘。”來自新興際華(北京)智慧裝備技術研究院的段婷婷介紹,係留無人機與地面消防車之間有管路相連接,可以源源不斷地噴射泡沫、維持最佳飛行狀態,大幅提升滅火的持久性和穩定性。

  2022年10月底立項,2023年3月成功首飛。不到半年時間,項目人員付出了艱苦努力:從轉化模組、線纜選用、收卷方式到系統佈局、集成架構、造型外觀,全是從零起步,一點點摸索、推演、論證。

  800公斤級係留無人機、350公斤級中大型複合翼無人機、全地形機器人……新興際華(北京)智慧裝備技術研究院研發的“任務列表”還有很多。

  創新,已成引領新興際華各板塊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捷報頻傳——研製集防風、防水、耐磨、保暖、舒適等功能于一體的防寒保暖帳篷,可抗8級大風,為極端區域宿營提供了適應性産品;開發帶水帶壓管道檢測機器人,有力支撐非開挖應急管道修復施工……

  “我們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新興際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賈世瑞表示,下一步將助力打造一批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足、帶動作用大的優質企業和産業集群。

  深化改革  激發活力

  走進新興際華材料技術研究院,各式新材料琳琅滿目:技術領先的紡竹滌抗菌紗線,可織出一件件吸濕透氣的服裝;高硬度、高熔點、邊長30釐米的碳化硼陶瓷板,是理想的裝甲防護生産材料;弧形氣密拉鏈,用於製作航天服……

  這個研究院于2022年初建成,其誕生源自集團“深化科技改革、補齊科技短板”的重要部署:組建智慧裝備技術研究院、材料技術研究院和工程科技研究院,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原則選聘和管理科技型企業經理層成員,科研骨幹人員全部採取崗位工作制、協議工資制,實行“不看身份、不看級別,只看崗位、只看貢獻”的市場化機制。一系列動作相繼展開,形成了由15項制度、辦法、細則組成的科技改革政策體系。

  改革舉措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材料技術研究院,青年骨幹李永建博士的團隊承擔了“揭榜挂帥”項目。2023年1月項目立項,2023年末便通過中試、優化等環節,實現訂單交付。今年2月,團隊又接到了新訂單。

  “崗位和興趣高度契合,待遇、發展前景也很好。科研團隊可在10年內以最高30%的比例參與成果許可獲得的收入利潤分配,讓我們更有積極性。”李永建告訴記者,今年將帶領團隊研發抗衝擊工程塑膠,努力將材料配方和産品源頭國産化。

  機制活,人才至,新興際華穩步從生産型企業向科技創新型企業轉型。截至2023年底,新興際華科研人員共計2294人。智慧裝備技術研究院、材料技術研究院擁有300余人的創新團隊,科研人員佔比達到90%。

  隨著改革的持續深化,新興際華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更加健全:成立主業板塊公司,深入推進“三統一”(統一生産、統一研發、統一經營),明確“集團管總”“板塊主營”“企業主戰”的管控模式;加強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的精准考核及剛性兌現;2023年集團公司各級企業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管理人員141人,佔比提升至7.25%……

  “有改革才有出路,惟有發展才有未來。”賈世瑞表示,新興際華將堅持不懈推動企業高品質發展,努力實現産品品質和經營品質的雙提升,更好發揮中央企業應有的科技創新、産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