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産業力 |   會員頁面  |  環球健康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中國發展新質生産力為世界創造新機遇
2024-10-29 19:06:27來源:新華網責編:田蜜

中國發展新質生産力為世界創造新機遇

2024京津冀産業鏈供應鏈大會開幕式現場。

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中國依靠完整且強大的供應鏈,不斷發展新質生産力,尤其在新能源技術領域成果顯著,助力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也為世界經濟復蘇創造新的機遇。

  日前在天津召開的2024京津冀産業鏈供應鏈大會上,中國歐盟商會天津分會主席克裏斯托夫·施倫普表示,商會對會員企業進行的年度商業信心調查問卷顯示,供應鏈本地化對於企業在華的進一步發展是很重要的。

  “我們的會員企業正在持續從中國完善的供應鏈中獲益。以京津冀地區的供應鏈體系為例,這裡擁有完善的製造業配套體系,集中的科研能力和豐富的人才資源,為供應鏈的創新和升級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施倫普説。

  諾和諾德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大型跨國醫藥企業之一。在大會上,該企業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裁周霞萍介紹,“天津生産廠的400多家國內供應商當中,約70%來自京津冀地區,帶動了區域內上下游能源、化工、電子、服務等産業的共同發展。”

  通用電氣醫療中國副總裁、供應鏈總經理陳和強介紹説,企業已在京津冀、長三角、成渝和粵港澳大灣區四個地區,發展起了富有韌性的四個供應鏈集群,年採購額超過100億元,帶動了上下游上千家供應商的發展,也帶動了100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更令人欣慰的是,這些供應商大多都走上了國際化道路,成為業界的共享資源,和友商一道推動了行業的技術進步和高品質發展。”陳和強説。

中國發展新質生産力為世界創造新機遇

10月25日,在2024京津冀産業鏈供應鏈大會開幕式會場外設置的企業推介展區,與會嘉賓與一款服務機器人互動。

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10月25日,在2024京津冀産業鏈供應鏈大會開幕式會場外設置的企業推介展區,與會嘉賓與一款服務機器人互動。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依託國內強大的産業鏈配套能力,再加上超大規模市場、強有力科研能力等,中國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越來越多的中外企業在新質生産力上加大合作,將“供應鏈”作為“共贏鏈”,共同推進綠色創新轉型。

  中國新能源産業發展“脫穎而出”,因應了各國緩解能源危機、應對氣候變化的需要,在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同時,也為全球供應鏈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世界經濟論壇第十五屆新領軍者年會期間,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蔣睿傑表示,中國提出發展新質生産力,能源領域算最有“新”意的行業之一。“發展新一代能源技術可以幫助找到更可持續、更負擔得起和更安全的能源來源。”

  蔣睿傑在論壇上對記者説,中國在新能源的電池、電動汽車、儲能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産品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綠色能源技術越普及、成本越低、産量越高,受益的國家就越多。

  根據國際能源諮詢公司伍德麥肯茲的數據,中國公司是目前美國進口太陽能和電動汽車電池組件的最大供應商。今年9月,光伏組件製造商晶科能源宣佈,其位於美國佛羅裏達州的工廠根據美國《通脹削減法案》成功獲得了稅收抵免。

  同月,中國和贊比亞相關企業在北京簽署了多項新能源合作協議,包括在贊比亞開展的1萬個屋頂光伏項目。

  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要實現碳中和目標,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到2030年需要達到約4500萬輛,是2022年的4.5倍,光伏裝機量也要大幅增長。

  隨著全球供應鏈的進一步優化和國際合作的不斷加強,各方攜手打破制約知識、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流動的壁壘,中國發展新質生産力將繼續為世界經濟注入新的動力。(記者張宇琪、郭方達)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