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2025年川渝新春年貨文化節在重慶市永川區興龍湖拉開帷幕,新年民俗表演、新春遊園、展示展銷等活動讓市民和遊客感受濃郁年味。圖為市民在年貨文化節上選購春聯。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攝
1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佈會,介紹商務工作服務高品質發展有關情況。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李詠箑在會上表示,2024年,全年商務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為經濟回升向好作出積極貢獻。2025年,商務部將著力穩外貿穩外資擴消費,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
外貿發展品質穩步提升
2024年,中國外貿進出口規模突破43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商務部對外貿易司負責人孟岳表示,過去一年,中國外貿頂住壓力、迎難而上,貨物貿易規模再上新的臺階,發展品質穩步提升,為全球經貿發展持續貢獻力量。
增長步伐更加穩健——2024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4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展現出較強韌性。中國積極擴大進口共享發展機遇,2024年全國進口增長了2.3%,創歷史新高,連續16年保持全球第二大進口國的地位。
創新活力更加充沛——2024年,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將近70萬家,主體數量不斷增加。中國企業更加重視提升産品的附加值,機電産品出口占比提升到59.4%,汽車出口首次突破600萬輛。儲能産品、智慧家居等綠色低碳、智慧化、數字化産品出口快速增長,紡織服裝等傳統優勢産品更加注重品牌驅動和技術賦能。新業態活力涌現,2024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10.8%,佔進出口比重提升至6%。
發展佈局更加開放——中國對傳統市場進出口保持增長,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的佔比提升到了50.3%。中國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是全球分工體系中堅實可靠的組成部分。同時,中國已與30個國家和地區簽署23個自貿協定,自貿夥伴遍及五大洲。從世貿組織公佈的數據看,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口對全球進口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0.3%,有力促進了全球經濟復蘇。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2024年,國內消費平穩增長。前11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3萬億元,同比增長3.5%。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據初步統計,2024年,全國汽車以舊換新超過了680萬輛,超3600萬名消費者購買8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産品超過5600萬台,家裝廚衛“煥新”補貼産品約6000萬件,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超過138萬輛。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相關産品銷售額超過1.3萬億元。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介紹,今年,商務部將推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持續釋放消費潛力,重點做好幾方面工作。
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穩住消費的基本盤。近日,中央財政已經預下達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首批資金810億元。商務部將陸續印發2025年加力支持汽車、家電、家裝和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以及手機等數碼産品的購新補貼實施細則。
擴大服務消費,優化消費結構。將打好政策組合拳,實施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會同相關部門完善重點領域的支持政策,開展“服務消費季”“中華美食薈”等服務消費促進活動。
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激發消費活力。指導各地因地制宜發展首發經濟,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積極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此外還將創新舉辦擴消費活動,營造消費氛圍;改善消費條件,優化消費環境。
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關於吸引外資情況,李詠箑介紹,2024年,我國引資結構持續優化,前11個月新設外資企業5.2萬家,吸引外資7497億元。不斷放寬市場準入,製造業領域的準入限制實現“清零”,高技術製造業引資佔11%,電信、醫療等服務業領域的試點開放也在持續推動中,已經有不少項目在洽談和落地的過程中。
2025年,做好外資工作要做好負面清單“減法”,優化營商環境“加法”,同時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要加大自主開放力度,不斷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是要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推廣工作。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提升引資政策的吸引力。
要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營造一流營商環境。2024年,商務部舉辦了28場“投資中國”招商推介活動,“投資中國”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下一步,將繼續開展“投資中國”系列活動,拓寬引資渠道、提升會展平臺引資效能、加大投資促進要素保障。
要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高水準建設開放平臺。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因地制宜擴大改革任務授權,完善國家級經開區的支持政策,推進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建設。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