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左)在佛得角檢查當地大棚蔬菜病蟲害發生情況。丁洪昌/攝
中國專家(右)在旱稻田指導巴新農戶。祝栗/攝
保羅·穆內內在檢查番茄生長情況。人民日報記者 黃煒鑫/攝
開展試驗示範、組織技術培訓、提供農資農具、完善基礎設施……多年來,一批批中國農業專家跨山越海,帶著中國的優良農業品種、先進農業技術、豐富的農業發展經驗,為世界上不同地區的民眾帶去新的發展希望。
中國始終秉承開放精神,積極履行大國責任,通過實施農業南南合作項目、農業援外項目、減貧示範合作項目等,助力更多發展中國家實現自主發展,找到符合自身國情的減貧之路,攜手推動國際減貧合作。
佛得角——
“現在農場的作物産量比原來提高了至少20%”
非洲國家佛得角屬熱帶乾旱氣候,年均降雨量不到300毫米,加上大部分區域土壤品質較差,病蟲害嚴重,在這裡開展農作物種植和畜牧業養殖困難重重。
“雨季好不容易積攢的一點雨水用不了多久就見底了,眼看著作物長勢一天比一天差,農戶們絲毫沒有辦法。”30歲的威利·貢薩爾維斯在佛得角聖地亞哥島阿索瑪達地區,與母親、妻子共同經營一家小型農場。
2024年5月,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佛得角南南合作項目專家組(以下簡稱“中國專家組”)來到阿索瑪達地區開展園藝、畜牧業技術培訓,給貢薩爾維斯與其他40余戶農民帶去希望。
培訓班上,中國專家詳細講解有機肥生産、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園藝作物節水灌溉、氨化飼料製作、青貯與青貯飼料使用、農作物病蟲害生物防控等實用技術,農戶們聚精會神,紛紛舉手提問,討論熱烈。
接受培訓後,貢薩爾維斯立即將學到的知識用於生産。為減輕病蟲害的危害,他向佛得角國家農業研究與發展研究所申請了蟲害誘捕器等生物防控裝置,安裝在農場裏。為提高土壤肥力,他把牲畜糞便等加工成有機肥,還試種人工牧草並進行牧草的青貯、氨化加工,努力實現種植業和畜牧業的有機結合。
在貢薩爾維斯的精心管理下,農場的土地越來越肥沃,山羊、牛和雞養殖的規模也逐步擴大,他的農場面積從原來的不足0.7公頃擴大到2公頃。如今,貢薩爾維斯的臉上總是挂著笑容:“現在農場的作物産量比原來提高了至少20%,所需肥料、灌溉水卻更少了,特別是應用蟲害綜合防控手段後,農場裏的害蟲大大減少。”作為核心示範戶,貢薩爾維斯還積極把學到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與周邊其他農戶分享。
為幫助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中國在聯合國糧農組織框架下啟動了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佛得角南南合作項目。該項目自2023年8月31日開始實施,期限3年,中國專家組由園藝水土壤肥料管理、動物生産與繁育、海藻養殖與價值鏈發展、土壤病蟲害生物防控等領域的7名專家組成。
目前,中國專家組已在佛得角聖地亞哥島、聖維森特島、聖安唐島的6個地點開展項目,培訓指導技術人員和農民600余人次,開展技術服務400余人次,建立示範點和示範基地14個,還製作農業實用技術視頻並在佛得角國家電視臺等媒體播放,輻射帶動受益農民近3萬人,受益農民增收10.5%。
“中國專家提供的農業實用技術,能夠有效解決佛得角農業、畜牧業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問題,幫助小農戶提高應對極端乾旱天氣的能力。”佛得角國家農業研究與發展研究所植物保護技術員吉爾伯特表示,“研究所希望和中方團隊共同推進項目核心示範戶建設,借助核心示範戶的影響力來推廣這些實用技術,讓更多的農民受益。”
巴布亞新幾內亞——
“旱稻為村民帶來了穩定的經濟收益”
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傳統主食一直是地瓜和木薯等,不僅營養單一,産量也有限。
2019年9月初,中國援巴新菌草旱稻技術項目啟動後不久,中國專家把巴新菲尼圖古村定為推廣示範點,前往該村舉辦菌草技術和旱稻技術培訓班,並牽頭成立了旱稻種植合作社,組織拖拉機耕地,指導農戶平整地塊,免費提供谷種和肥料等。
項目專家組組長林應興在推廣旱稻種植時,經常講述菲尼圖古村“逆襲成功”的故事。
“經過幾年的努力,菲尼圖古村每年人均大米消費量從此前不足10公斤增至50公斤,飲食結構大大優化。”菲尼圖古村所在亨加諾菲地區的旱稻協會主席托尼·西蒙告訴記者,“旱稻為村民帶來了穩定的經濟收益,解決了孩子們的學費問題,村民還集體購買了方便運輸農産品的車輛,進一步改善了生活條件。”
站在菲尼圖古村口,老遠就可以看到一座佔地約600平方米的鐵皮倉庫,這是村裏近年來為發展旱稻生産而建立的稻穀儲存庫。倉庫後面,是一片新開墾的稻田。去年10月中旬播種的旱稻正處於抽穗期。翠綠的稻穗隨風搖曳,長勢喜人,到今年2月,又將迎來一個豐收季。
西蒙感嘆道,過去因貧困和資源匱乏,菲尼圖古村村民曾因土地産生糾紛。“旱稻種植促進了村民的和解與合作,村裏于2021年豎起和平紀念碑。感謝中國專家讓村民過上了幸福生活!”
菲尼圖古村的成功,吸引了周邊的法格瑙菲村、薩維扎村等村莊紛紛效倣,開始種植旱稻。目前,僅東高地省旱稻種植面積就已超過800公頃,推廣戶數近1萬。“在很多村莊,過去營養不良的村民比例在七成以上,隨著村民種植旱稻和從中國引進的菌菇,這一比例下降至五成左右。”西蒙説。
巴新總理馬拉佩表示:“中方幫助巴新實施菌草旱稻項目取得顯著成績,在巴新農業和減貧事業中發揮重要作用。巴新政府致力於不斷深化同中國的合作,將繼續積極支持菌草旱稻項目發展,在巴新更多省份推廣,惠及更多巴新民眾。”
肯尼亞——
“越來越多的當地農戶又有了種植番茄的信心”
肯尼亞農戶保羅·穆內內的家在埃爾門泰塔湖附近,這裡距離肯首都內羅畢兩個多小時車程。記者走進穆內內家後院的溫室大棚,只見一側藤蔓上的番茄個頭明顯偏小,另一側藤蔓上的番茄個個圓潤飽滿。“這是嫁接苗,産量高得多!”穆內內自豪地告訴記者。
穆內內口中的“嫁接苗”,是中肯農業團隊在肯尼亞聯合開展番茄病害防控技術引進與示範推廣的成果。
番茄種植是肯尼亞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肯尼亞番茄種植面積達29萬公頃,産量超過68萬噸。近年來,受連作重茬和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該國番茄生産遭受青枯病、潛葉蛾等病蟲害威脅,嚴重減産,部分地區甚至絕收。
2022年,為解決這一嚴重影響當地農民生活和收入的問題,經充分論證,中國南京農業大學與肯尼亞埃格頓大學決定引進、推廣中國番茄嫁接技術,實施“通過番茄價值鏈中的創新園藝解決方案賦能農村青年”項目,並於2023年年底獲得聯合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立項資助。
“2024年6月種下嫁接苗後,沒有發生過病蟲害,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樣使用大量昂貴的殺蟲劑。我家已經收穫了20多次番茄,全家人都很高興。”穆內內邊説邊走進倉庫,端出一筐前幾天剛摘下的番茄,露出靦腆的笑容。
據項目組成員、埃格頓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劉玉濤介紹,依託南京農業大學和肯尼亞埃格頓大學合建的農業特色孔子學院、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中非農業發展與減貧示範村等平臺,番茄嫁接技術在肯尼亞納庫魯郡得到了很好的推廣運用。
目前,項目已建立15個示範點,開展了10余次技術培訓、示範推廣,共有1000余人參加了培訓。“看到示範戶取得豐收,越來越多的當地農戶又有了種植番茄的信心,報名參加培訓的人很多。”劉玉濤説。
“我是中國先進農業技術的受益者。”中非農業發展與減貧示範村——馬坦吉提薩村農戶漢娜·萬吉庫·瓜斯瑞姆説,在肯中農業專家的培訓下,她學會了番茄嫁接、種植管理、病蟲害處理等技術。“採用中國技術的番茄苗生長週期更短、長勢更加喜人,不少鄰居跑來我家想要學習呢!”瓜斯瑞姆説。
肯尼亞埃格頓大學園藝學副教授約書亞·奧格溫諾表示,根據研究,中國技術能夠將番茄青枯病發病率從90%降到10%以下,將番茄産量提高到畝産5000至6000公斤,每畝增收約10萬肯尼亞先令(1元人民幣約合18肯尼亞先令)。“越來越多的農戶從中受益。”納庫魯郡農業官員朱麗亞斯·穆旺吉説,“中國技術增強了農戶戰勝番茄病害的信心,有助於恢復當地番茄種植産業,助力肯尼亞農民減貧致富。”(記者俞懿春 陳效衛 黃煒鑫)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