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晚,在重慶市北碚區水土街道萬壽社區青年夜校,青年職工在老師指導下練習瑜伽。從2017年開始,共青團重慶市北碚區委聯合水土街道開設社區青年夜校,聘請專業老師週一至週五夜間授課,相繼開設了瑜伽、化粧、古典舞、手工製作等課程,幫助青年職工豐富文化生活。新華社發(秦廷富/攝)
下午一點,重慶市渝中區一家大型商場裏,28歲的白領李晴來到一家連鎖養生館,準備利用午休時間進行對症推拿和艾灸。
“這是對抗工作疲勞的法寶。”她笑著向記者展示手機裏購買的推拿艾灸三次卡。此時,相鄰的幾個按摩房間裏也有顧客正在享受艾灸,空氣裏飄散著艾草特有的清香,與樓下咖啡店的現磨咖啡香氣交織成獨特的都市養生圖景。
這種場景正在中國一些城市商業體中高頻次出現。從中醫按摩到草本茶飲,從艾灸理療到瑜伽課程,越來越多青年注重康養消費,提倡“精緻養生”。
所謂“精緻養生”,是指在追求健康的同時,更加注重養生方式的個性化、科學化和精細化。與老一輩的傳統養生觀念不同,年輕人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多喝熱水”或“吃補品”,而是力求將健康理念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年輕人把養生拆解成了可執行的健康公式,他們對養生産品的品質和效果要求更高,也更注重養生的悅己體驗。”錦艾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俊康認為,年輕人願意為高品質、高效能的養生産品買單,追求的是實際效果和個性化的消費體驗。
根據中國産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健康養生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分析,15-25歲的年輕人群體逐漸成為健康養生市場的主力軍,養生手段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
在重慶市江北區中醫院門口的中醫奶茶店前,不少顧客排著長隊前來購買“中藥奶茶”。烏梅自在乳、當歸決明釀、棗麥合蓮湯等養生産品一經推出,就受到了養生一族的“追捧”。醇厚的奶香與獨特的藥香、茶味融合交織,俘獲了不少人的味蕾,“口感不錯,喝不出中藥味,不甜也不膩”。
“每一款産品都是江北區中醫院營養食療團隊基於多年的營養食療經驗打造的,我們會根據不同時令的養生要點,適時進行産品的更新。”重慶市江北區中醫院營養科主任廖常英介紹,團隊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堅持在營養食療領域傳承、創新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打造好吃、好看且有效的食療産品,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年輕群體的養生觀念逐漸轉變,對中醫藥的效果與價值有了更深的了解與認可,營養科的門診量保持每年30%-35%的增長。”廖常英説,目前醫院中醫營養研發團隊已自主研製了腸內營養製劑38個、中醫特色食療産品40余種,類型涵蓋沖劑、茶飲、糕點、飲料、膏方、藥酒、果凍、棒棒糖等多個品類。
在福州的一家超市裏,25歲的健身愛好者劉詩婷正在冷藏櫃前比對兩款酸奶。“這個含有LGG益生菌,每份蛋白質多1.2克。”劉詩婷的手機裏裝著三個成分分析App,她説:“選食品就像選補劑,得看配料表説話。”
這種精細的“成分黨”式養生催生了新消費現象,年輕消費者日益重視食物的營養價值和生産工藝。在健康零食方面,年輕人對零食配料表的關注度顯著提高,選擇精簡、少添加的高品質健康零食已成為趨勢,佔據了零食市場的重要份額。
科技手段也為年輕人的養生提供了新的助力,智慧手環等智慧健康檢測設備的普及,讓個人健康管理更加簡便和高效。長期伏案之後,32歲的程式員張陽腕上的智慧手錶發出震動提醒:“連續久坐超90分鐘。”他起身做完一組八段錦,健康管理App隨即更新了當日運動指數。
這種24小時健康監護已成為不少年輕職場人的標配。根據國際數據公司發佈的《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達到3367萬台,同比增速高達36.2%,部分智慧手錶在健康監測方面的功能日益豐富,包括心率監測、血氧檢測等。
“養生不再是長輩的嘮叨,而是可量化的生活美學。”劉俊康認為,年輕人的養生消費行為呈現數據驅動的精準養生、傳統觀念的創新完善、體驗優先的服務升級三大特徵,這種轉變正在重塑價值萬億的大健康産業格局。(新華社記者吳燕霞 李曉婷 楊仕彥)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