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産業力 |   環球健康   |   會員頁面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賦能千行百業:中國迎來人工智能加速應用期
2025-03-31 09:33:39來源:新華網責編:田蜜

  機器人“小海”邁著小碎步走上講臺,與人類演講者對話互動,通過視頻介紹北京市海淀區正在建設的人工智能創新街區,向人們展現利用AI技術緩解交通擁堵、服務社區居民、輔助醫生診療決策等智慧生活場景……這是在北京舉行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的一幕。

  論壇期間,“人工智能”成為高頻熱詞,“AI+”如何實現成為熱議話題,各種AI大模型新品及創新合作密集亮相,未來之風撲面而來。

  論壇期間發佈的《未來産業新賽道研究報告》顯示,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躋身2025年未來産業十大賽道。多位參會人士表示,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人工智能正從技術探索階段邁向規模化應用階段,成為中國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

賦能千行百業:中國迎來人工智能加速應用期_fororder_202503312916b3bdddc34107ba44d1f076cb6fe2_14772741fb494217b383097bfe3fb3ac

3月29日,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上,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生態網絡正式發佈。新華社發

  在29日舉行的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上,科技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全球人工智能進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躍區,重大前沿成果不斷涌現,在為經濟社會發展全方位深度賦能的同時,也正孕育新的重大變革。大模型技術持續引領全球人工智能發展方向,加速人工智能在各行業的落地應用,驅動形成新的生産力。

  “AI技術井噴的浪潮下,2025年會是AI應用大規模落地的元年。”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零一萬物CEO李開復説,大模型帶來的是生産力的革命,目前其智力還在持續提升,各種技術不斷涌現,大模型的應用時代來臨。

  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支持人工智能基礎理論、核心演算法、關鍵共性技術等研究與創新應用。截至目前,中國已有北京、上海、天津等18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根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將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慧機器人等新一代智慧終端以及智慧製造裝備。

賦能千行百業:中國迎來人工智能加速應用期_fororder_202503312916b3bdddc34107ba44d1f076cb6fe2_a0d6cdf0af0d4dfbb47a539701b85bc3

3月29日,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北京芯智達神經技術有限公司業務發展總監李園(右)為往來嘉賓介紹公司腦機介面産品功能及臨床應用情況。新華社記者 魏夢佳/攝

  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陳昌盛此前介紹,“要讓人工智能盡可能在工業、農業、服務業中利用起來,積極支持大模型在垂直領域的開發和應用,讓人工智能真正賦能産業轉型升級,賦能新質生産力。”

  根據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準,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作為中國科技創新資源高度富集之地,北京正搶抓人工智能機遇,佈局前沿技術研發,推動技術應用示範,打造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和産業高地。記者從論壇上獲悉,2024年北京市人工智能核心産業規模近3500億元,相關企業超過2400家,位列全球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第一梯隊。

  論壇期間,北京前沿演算法協同創新矩陣、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生態網絡等創新平臺發佈,未來將通過産學研協同創新構建智算網絡,為人工智能賦能産業發展提供算力保障。

賦能千行百業:中國迎來人工智能加速應用期_fororder_202503312916b3bdddc34107ba44d1f076cb6fe2_dd85a2e805244b7d96e9ae16c5740276

3月27日,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觀眾在觸摸一款人形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魏夢佳/攝

  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舉辦的展覽上,各種機器人、數字人、沉浸式虛擬體驗等創新産品為觀眾帶來濃濃的“科技感”。中國自主研發的智慧腦機系統“北腦一號”“北腦二號”受到廣泛關注。展臺前,北京芯智達神經技術有限公司業務發展總監李園介紹“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進步,推動了腦機介面産品的開發及應用。”

  北京經緯恒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帶來的一款智慧後視鏡,可實時捕捉分析駕駛者的疲勞、打電話、情緒不佳等狀態,座椅會隨之抖動提醒注意駕駛安全。該企業工程師彭露説,隨著AI技術發展、算力提升,交通服務將更精準、更智慧。

  圖靈獎獲得者約瑟夫·斯發基斯在演講中表示,中國擁有龐大的手機用戶市場、海量數據以及強大的工業基礎,未來可協同各行業拓展人工智能在工廠、農場、電信等各領域應用空間,同時與各國攜手推動人工智能治理,為世界創造更多福祉。

  業界人士指出,未來仍需強化人工智能前沿技術創新,積極培育新産業、新模式、新生態,激活産業發展動能,加速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新華社記者 魏夢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