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場發佈會,中國人的成就感拉滿!
今天(7月9日)上午國新辦舉行首場“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
這五年我國經濟社會取得哪些“高品質”發展成果?一起來盤點 ↓
“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戰略任務全面落地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介紹,5年前制定的規劃綱要設定的主要指標中:
經濟增長、全員勞動生産率、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等指標進展符合預期;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人均預期壽命,糧食、能源綜合生産能力等8項指標進展超預期;
規劃確定的戰略任務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項重大工程穩步順利推進。
總的來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
我國5年經濟增量將超35萬億元
超世界排名第三國家總量
鄭柵潔介紹,“十四五”五年來,我國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
相當於廣東、江蘇、山東前三個經濟大省2024年的總量;
超過長三角地區的總量;
超過世界排名第三國家的總量。
每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前四年經濟增速平均達到5.5%。
鄭柵潔表示,像我國這麼大的體量和增量,在經受各種風險挑戰的衝擊下,還能保持這樣的增速,在經濟發展史上前所未有。
2024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
比“十三五”末增長近50%
鄭柵潔介紹,“十四五”規劃把創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我國研發投入再創新高,2024年:
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比“十三五”末增長近50%,增量達到1.2萬億元;
研發投入強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國家平均水準。
這些“第一艘”“第一座”“第一次”
彰顯中國創新重大突破
鄭柵潔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國站上了一個又一個創新制高點:
第一艘國産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下水,第一艘國産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建成運營,加上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全球領先,我們集齊了船舶工業皇冠上的“三顆明珠”。
第一座中國空間站“天宮”全面建成運營,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電站石島灣基地投入商業運行。
“嫦娥六號”實現全球第一次月球背面無人採樣返回,第一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研製的國産大飛機C919實現商業飛行,等等。
這些“第一艘”“第一座”“第一次”彰顯了中國創新的重大突破,科技創新帶動産業不斷向中高端轉型升級,很多領域正在加快從量變到質變、從追趕者到領跑者轉變。事實證明,“脫鉤斷鏈”、打壓遏制只會增強我們自立自強的決心和能力,只會加速我們自主創新的進度和突破。
民營企業超5800萬戶
比“十三五”末增長超過40%
鄭柵潔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國“刀刃向內”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四梁八柱”基本建立,民營經濟促進法頒佈施行。
製造業外資準入限制“清零”,全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限制措施縮減到29項;
民營企業增加到5800多萬戶,比“十三五”末增長超過40%。
連續15年坐穩全球製造業“頭把交椅”
鄭柵潔介紹,“十四五”以來每年製造業增加值都超過30萬億元,我國連續15年坐穩全球製造業“頭把交椅”,220多種主要工業品産量世界第一。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造的越來越好。
我國建成超過10億畝高標準農田
鄭柵潔介紹,“十四五”以來,我國的糧食、能源、産業、國防等安全基礎進一步夯實。
糧食方面,“十四五”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4.6億畝,目前累計已建成超過10億畝高標準農田,相當於黑龍江、河南這兩個排名前二的産糧大省土地面積的總和,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能源方面,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力基礎設施體系,發電裝機容量佔全球三分之一,即便是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用能最高峰的時段,群眾用能需求也都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産業基礎方面,我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體系最完整的製造體系,産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準不斷提升,我們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的底氣更足。
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不斷提高。
我國單位GDP能耗四年累計降低11.6%
鄭柵潔介紹,中國堅定履行“雙碳”承諾,單位GDP能源消耗四年累計降低11.6%,相當於減少了11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歐盟2024年碳排放總量的50%,中國的行動充分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五年來“增綠”全球最多
我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5%以上
鄭柵潔介紹,綠色已經成為當代中國最鮮明的底色,這五年的成效集中體現在增綠、治污、用能、循環四個方面。
“增綠”全球最多: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面積相當於1個陜西省,我國貢獻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的四分之一。
“治污”成效顯著: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穩定在87%左右,比“十三五”時期提高了3個百分點。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幹流全線達到二類水質標準,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績。
“用能”更加清潔: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歷史性超過煤電,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潔發電體系,我們每消費3度電就有1度是綠電。
“循環”快速發展:每年生産鋼材中,有20%以上的原料來自廢鋼循環利用,節能降碳成效顯著。
不但“長安”能吃到新鮮荔枝
拉薩、烏魯木齊也不在話下
會上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國基礎設施體系更加高效實用。2024年全社會物流成本節約超過4000億元,今年有望再節約3000億元左右,冷鏈物流體系更加健全完善,不但“長安”能吃到新鮮的荔枝,拉薩、烏魯木齊也不在話下。
另一方面,“人享其行”的現代生活更加觸手可及。旅客連城連運更加快捷順暢,出門旅遊抬腿就走、轉眼就到,早上還在廣州喝早茶,晚上就到“爾濱”看冰雕。
2021年至2024年
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6.4%
會上介紹,2021年至2024年,中國經濟保持了年均5.5%的較快增長速度,其中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6.4%,最終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56.2%,比“十三五”期間提高8.6個百分點。
“十四五”以來每年城鎮新增就業穩定在1200萬人以上
會上介紹,“十四五”以來,每年城鎮新增就業穩定在1200萬人以上,在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