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産業力 |   會員頁面  |  環球健康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從三組數字透視第三屆鏈博會熱度
2025-07-14 10:38:46來源:經濟參考報責編:韓東林

  651家企業和機構攜500多家上下游合作夥伴亮相;超過65%的參展商是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攜手廣大中小“鏈屬”企業同臺展示;參展商涉及7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境外參展商佔比達35%……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簡稱“鏈博會”)即將啟幕,記者從中國貿促會獲悉,本屆鏈博會多個指標都有進一步提升。

  受訪專家認為,這三組數字從促進上中下游銜接、助力大中小企業融通、深化中外企業互動等不同側面凸顯著鏈博會的熱度,也彰顯著中國在推動世界産業鏈供應鏈開放合作中的作用。

  上中下游企業有序銜接

  記者獲悉,第三屆鏈博會上,651家企業和機構攜500多家上下游合作夥伴將在先進製造鏈、智慧汽車鏈、綠色農業鏈、清潔能源鏈、數字科技鏈、健康生活鏈和供應鏈服務展區參展。

  “各展區的參展商同屬一條‘鏈’,形成産業鏈‘全家福’。”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介紹,鏈上夥伴將設置聯合展臺,如蘋果公司第三次攜手我國供應商展示智慧製造與綠色製造最新技術,浙江宇樹科技、強腦科技、海康威視等AI産業鏈企業將組團參展。鏈博會期間還將成立各鏈條展商聯盟,為産業鏈供應鏈上中下游企業加強資源共享和長期合作搭建平臺。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會展經濟研究部副主任張繼行對記者表示,這些企業中既有很多連續三屆參展的“鐵桿老朋友”,也有230多家首次參展的中外新夥伴。為了讓“新朋老友”更為清晰地找到産業鏈上下游合作夥伴,本屆鏈博會還將首次繪製上述“六鏈一展區”産業圖譜,呈現各産業鏈上中下游關鍵環節的重點材料、技術和産品。

  張繼行認為,鏈博會是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關注到位於産業鏈供應鏈上中下游每一環的企業,通過一系列創新優化,能夠提升展會效能,讓參展企業更便捷高效地獲取合作機會。

  大中小企業互融互通

  從企業規模來看,在第三屆鏈博會上,超過65%的參展商是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還有大批“專精特新”“隱形冠軍”企業、“小而精”中小企業積極參展。

  其中,英偉達、路易達孚、中國鐵建、中糧集團等國際知名“鏈主”企業將與廣大中小“鏈屬”企業同臺展示。東方電氣將展示其帶動1.5萬家企業協同出海的成功實踐。

  如何讓大中小企業有效融通,提升洽談合作的效率成為展會重要考量。記者獲悉,本屆鏈博會拓展“參展履歷”功能,為參展商“數字畫像”,研發“匹配—觸達—互動—追蹤”全流程自動化對接技術,助力廣大企業展前精準對接、展中深入交流、展後跟進洽談。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週密對記者表示,鏈博會在不斷發展和完善,在不同的産業和主題方面都積極探索,為産業鏈上中下游不同規模的企業提供機遇。“這正是其引力和魅力所在,吸引著更多企業廣泛參與。”

  中外企業深化互動

  分區域來看,第三屆鏈博會的參展商涉及7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境外參展商佔比達35%,比第二屆提高三個百分點。其中美國參展企業數量較上屆增長15%,繼續位列境外參展商數量之首。170多個境外團組將來華觀展洽談。

  中國貿促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接受記者採訪時説,“跨國公司的參展積極性,尤其美國企業的熱情,充分説明全球化是無法逆轉的。”

  王義桅説,中國是聯合國標準下工業門類最全、配套最完整的國家,不僅是“世界工廠”,還是“創新實驗室”,正在以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為世界提供新的動能。鏈博會是中國促進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合作的具體實踐,展現出中國推動全球化繼續前進,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贏方向發展的堅定決心和信心;同時也生動地闡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理念。

  受訪專家認為,透過一組組數據,看到的是鏈博會的引力和熱度,以及其在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體系中的品牌效應逐漸凸顯。

  週密表示,通過前兩屆鏈博會,世界看到了中國加強産業鏈供應鏈韌性,以及推動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開放合作的意願和決心。“在世界形勢變化莫測的當下,企業希望能夠在全球産業鏈供應鏈調整格局中尋找更多確定性。他們通過參與鏈博會積極尋求與中國市場連接,實現穩定發展,也為未來創造更多機會。”

  張繼行指出,在當前國際形勢變亂交織、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大背景下,四海賓朋,特別是全球工商界的朋友們齊聚鏈博會,是對鏈博會投下的信任票,也是對中國經濟發展投下的信任票。(記者 王文博)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