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將於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市首鋼園區舉辦。
今年服貿會將秉承“全球服務,互惠共享”理念,聚焦“數智領航,服貿煥新”年度主題,繼續舉辦全球服務貿易峰會、展覽展示、論壇會議、洽談推介、成果發佈、配套活動等,新成果將集中發佈,突出服貿特色和北京服務。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攝
今年上半年,上海海關共驗核離境退稅申請單6.4萬票,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1.4倍。圖為7月17日,兩名西班牙遊客在位於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的華為商店裏瀏覽手機産品。
新華社記者 陳浩明攝
施鰻珂制(新華社發)
服務進出口總額38872.6億元,同比增長8%;旅行服務出口同比大幅增長68.7%;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增勢明顯;貿易逆差進一步縮小……近日,中國服務貿易上半年數據出爐,呈現諸多亮點。
“遊”與“購”、“數”與“智”、“虛”與“實”……透過三對關鍵詞,一起感受中國服務貿易高品質發展的穩健步伐。
“遊”與“購”相得益彰
此次公佈的服務貿易數據,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旅行服務。
旅行服務是中國服務貿易的第一大領域。今年上半年,旅行服務保持快速增長,進出口達10802.9億元,增長12.3%。其中,旅行服務出口同比增速更是達到68.7%,凸顯了“遊在中國”的強大磁力。
在四川省成都市,位於天府國際大酒店的一家文創店內,冷吃兔、羊肉湯、大熊貓玩偶等産品排列整齊,供參加第12屆世界運動會的各國運動員駐足選購;在天津市,日本人伊藤博利用過境免簽時間遊覽了古文化街、瓷房子等景點,還在楊柳青畫店印福字、在泥人張世家抽取書籤盲盒;在重慶市,來自菲律賓的攝影愛好者黃簡被TikTok平臺視頻“種草”而來,觀看輕軌列車穿樓而過,感受“現代與傳統、魔幻與現實的融合”。
旅行服務出口火熱,原因何在?對多國單方面免簽、過境免簽時長延至240小時;外籍來華人員支付便利化水準大幅提升……在一系列便利外籍人士來華舉措推動下,來華外國旅客數量持續增長,外國旅客旅行消費熱情不斷升溫。
值得注意的是,離境退稅讓“購在中國”更划算,吸引了眾多境外旅客“遊在中國”。
所謂“離境退稅”,是指境外旅客在離境口岸離境時,對其在退稅商店購買的退稅物品退還增值稅的政策。
“我一直很喜歡數碼産品,中國生産的電子産品在菲律賓很受歡迎。”在重慶重百商社電器解放碑店,黃簡選購了一款華為手機。在店內退稅櫃檯填寫《離境退稅申請單》後,她拿到了500多元的退稅款。
伊藤博感嘆:退稅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輔導,服務也很週到,“很快就拿到了980多元的退稅款。我準備再去買些剪紙等非遺工藝品,讓朋友們一起感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魅力”。
“遊在中國”與“購在中國”,彼此相得益彰。
不久前,在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的天河城百貨商場,前來購物的澳大利亞遊客丹尼付完貨款後,僅用5分鐘就拿到了退稅款;一位荷蘭遊客在成都的退稅商店選購一款1.7萬餘元的商品,收到1500多元的退稅款後又用於二次消費……為進一步便利境外旅客辦理退稅,國家稅務總局組織編寫了《境外旅客離境退稅指南》,有中、英、俄、法等14種語言版本,介紹了離境退稅的退稅物品、退稅條件、退稅幣種、退稅辦理流程等內容,讓“購在中國”更加省時省力。
“今年上半年,國內離境退稅商店數量成倍增加,總量已超7200家,享受退稅人數同比增長186%,退稅商品銷售額及退稅金額同比分別增長94.6%和93.2%。”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介紹,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措施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將退稅辦理效率提升40%以上,有力支持了入境旅遊。
“數”與“智”群星璀璨
細看數據,服務貿易向“智”發展亮點突出。
進出口規模達15025.4億元,增長6%;出口規模達8650.4億元,增長7.8%;出口順差2275.4億元,比上年同期擴大409.2億元……以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金融服務、保險和養老金服務、知識産權使用費等為代表的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在服務貿易進出口“盤子”中佔比近四成,此前已連續3年增速超6%,成為服貿數智化發展的重要引擎。
來數加工産業,是中國服務貿易向智發展的一個新業態。
在貨物貿易領域,來料加工作為加工貿易的一種主要形式為人所知。相應地,在服務貿易領域,來數加工則是將來自境外的原始數據,通過治理、聚合、建模等加工程式,轉化為有序的數據産品。
在海南,儋州市(洋浦經濟開發區)依託海南自貿港政策,瞄準來數加工産業設立了國內首個“數字保稅區”。這裡的企業通過國際互聯網專線進行數據交互,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為産生於境外的數據要素提供增值服務,相關服務産品用於境外市場或經審批後用於境內市場。
在業內,“加工”後的數據與加工後的零件、原料一樣,能派上大用場。例如,首家落戶數字保稅區的企業桉菏(海南)數産控股有限公司,去年就通過“以數煉金”,完成17筆工業數據加工訂單,從意大利、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市場“煉”出超2000萬元的“真金白銀”。
“目前我們的‘來數’已從最初單一的工業類數據,擴展到外貿、文娛、消費等類別,主要來自北美、歐洲等地區。加工後的數據銷往國外可産生可觀利潤。”桉菏數産首席科學家宋鵬程介紹,公司將開展全球關貿的來數加工,將零散的海關、船運數據整理加工成“關貿大腦”,購買該産品的國內外貿易公司就可以快速預測“情報”,提前了解訂單量和需求量,搶抓全球跨境電商訂單。
遊戲産業,同樣是服務貿易向智發展的一顆冉冉新星。
從風靡世界的手機遊戲《王者榮耀》《原神》,到帶火一眾中國古建築、在全球各大知名遊戲平臺好評如潮的“現象級作品”《黑神話:悟空》,服貿出口“海闊天空”,遊戲産業“群星璀璨”。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遊戲工委發佈的報告顯示,上半年,中國自研遊戲在美國、日本、歐洲等海外市場實現銷售收入95.01億美元,同比增長11.07%,策略類、角色扮演類手機遊戲表現搶眼。
遊戲出海,將為壯大服務出口、減少服務貿易逆差提供更多著力點。商務部明確,將繼續推動重點服務領域開放,鼓勵發展遊戲出海業務,佈局從IP打造到遊戲製作、發行、海外運營的整個産業鏈佈局。為助力中國遊戲拓展海外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還編著了《中國遊戲出海指南》,預計於今明兩年推出包括北美、日韓、歐洲、東南亞、中東等在內的、不少於8個國家及地區的分冊。
“虛”與“實”協同發展
與“看得見、摸得著”的貨物貿易相比,服務貿易看似“有點虛”。實際上,針對客戶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才是服務貿易的內涵。
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如何彼此借力?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如何融合發展?傳統模式與新興模式如何攜手前行?當前,中國服務貿易高品質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呼喚更多“解決方案”:例如,貿易逆差規模有待進一步縮小,以旅行、運輸、建築等為代表的傳統服務貿易在服務貿易格局中佔比較高,高附加值服務出口比重偏低等。
以交通運輸領域為例——運輸服務作為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交匯點”,雖屬傳統服務貿易範疇,近年卻交出了數實融合、綠色發展的“解決方案”。
在秘魯錢凱港,來自中國的智慧解決方案讓智慧駕駛集裝箱卡車與自動化軌道吊車配合更緊密,有效減少場地翻箱、船舶上方倒箱,讓作業時間更短、效率更高。上半年,錢凱港集裝箱吞吐量達11.7萬標箱。
在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投資光伏系統、推廣岸電設施、支持LNG(液化天然氣)替代燃料等措施逐步推進,“2050碳中和戰略”指明綠色低碳發展路徑,包括邊際減排成本模型、實時碳排放監測、基於AI的天氣系統與多元綠色能源解決方案等內容。
近日,歷經39天航程,中遠海運散運租入的中遠海運特運8.5萬噸級多用途船“CSPC HORIZON”輪從巴西桑托斯港運載的超7萬噸大豆,順利抵達國內交貨港,圓滿完成首個糧食運輸航次。
“CSPC HORIZON”的專業是運送紙漿,如今勝任“多面手”工作靠的是“量身定做”的運輸方案。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專業紙漿運輸船型,該輪設有轉輪除濕系統與溫濕度精控裝置。針對大豆運輸需求,中遠海運散運、中遠海運特運圍繞糧食裝運工藝與特種船運營特性組織開展了專項技術交流,為客戶設計了更具靈活性與專業化的方案。從船舶調配到貨物管理、從航次執行到港口對接……各項工作銜接有序,展現了中國海運企業強大的航運服務綜合競爭力。
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因其具有的附加值高、成長性好等特點,也有望在“解決方案”中寫下濃重一筆。
聚焦數字服務領域,創新“來數加工”模式、建立粵港澳數據跨境流動機制、創新數據託管服務模式……不久前,商務部等部門印發通知,向全國及相關地區推廣一批創新性強、實用性好、具備示範意義的經驗做法,為各地統籌推進服務業開放創新、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提供借鑒。
“隨著數字文化、在線教育、跨境醫療等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加速‘走出去’,我國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在國際市場的吸引力不斷提升。同時,我國不斷深化服務業改革,研發設計、法律諮詢等高端專業服務國際認可度和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數字貿易將成為推動服務貿易在全球價值鏈位勢攀升的新動能。”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星辰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