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需輕點滑鼠,航運公司可以在茫茫海域實時優化航線,捕魚船可以避開大量幼年海龜,度假海島還可以追溯漂到沙灘上的塑膠垃圾來源。這一擁有多項功能的“數字孿生海洋”(DTO)系統(見圖,記者尚凱元攝),正在更新人們對全球海洋治理的認知。
“數字孿生海洋”是歐盟委員會“歐洲海洋協議”的重要成果之一。這一公共數字基礎設施,匯聚歐洲前沿科技專業力量,由位於法國的墨卡托海洋國際機構組織實施。“借助DTO,我們能識別出某些特定海域在特定時間的風險狀態,向政策制定者提供精確的建議。”墨卡托海洋國際機構的數字海洋部門負責人阿蘭·阿爾諾向記者介紹。
所謂“數字孿生”,是指在虛擬空間重建與現實系統同步的高精度模型。記者看到,通過操控DTO的主控面板,大螢幕上的信息圖層便會瞬間切換:從海溫、鹽度到漁船熱區與塑膠漂移路徑,都能在同一張海圖上無縫融合疊加。如果要在禁漁區開展試驗、對某種物種進行重點保護等,只要在介面上輸入相關參數和指令,後臺就會調動物理、水動力、生物遷徙和社會經濟等模型進行計算,即刻生成動態演示地圖,並且可以實時比對不同方案的效果。阿爾諾指出:“以往的海洋模型只能從單一維度告訴人們海洋未來有什麼趨勢,而DTO則能告訴人們‘如果你這麼做,將會發生什麼’。情景模擬能力,正是傳統模型與數字孿生系統的根本區別。”
在DTO的數據整合視圖中,有五顏六色的數據源,包括遙感衛星、海洋剖面浮標、潮位計,還有佩戴感測器的海洋動物數據等。平臺還匯聚了漁船航跡、港口日誌、魚種分佈等信息。“很多信息以前可能也有,但分散在不同系統,彼此並不相容。DTO實現了它們之間‘相互對話’。”阿爾諾表示,所有信息在同一個平臺上,擁有相同的參考體系,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交叉分析與實景推演。
在數字世界“重建”海洋,可以更直觀地理解其複雜機制並實現高效管理。譬如,模擬瀕危生物的遷徙路線,快速測試禁漁區劃定方案;預測馬尾藻在赤道大西洋等海域的漂移,為海岸規劃和資源調度提供預警;虛擬“種植”海草床或紅樹林等自然防護帶,測試其攔浪固沙效果並與傳統防波堤方案比對,選出最經濟環保的組合;在多種氣候和極端天氣情景下量化沿海人口與財産風險;追蹤塑膠垃圾的漂流路徑、暴露強度與停留時長,評估減排效果。
要實現這些功能,需要多學科的深度整合,也離不開數據的共享與協作。“今天的海洋研究,已進入高度複雜、多學科交叉的新時代。”阿爾諾認為,DTO平臺的一大進步,就是讓來自物理海洋學、海洋化學、生態生物學甚至行為學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協同工作。團隊中還有專門負責數據處理與分析的數據科學家,他們將各類觀測、遙感與社會經濟數據融會貫通。
DTO平臺的另一大特點是對人工智能的深度應用。平臺整合了來自哥白尼海洋服務、歐洲海洋觀測與數據網絡等多源數據,提供從季節到年代級尺度的多維度海洋狀態監測與預測。借助最新的GPU計算架構,AI演算法能夠在幾秒內生成高精度預測,速度較傳統超級計算方式大幅提升。數據顯示,AI已將海流預測的準確性提高了20%以上,尤其是在近海等動力過程更為複雜的區域,AI的引入使得模擬結果更精細、更實時。
“我們的目標是建設一個更強大、開放的系統,讓全球科學家和機構都可以上傳自己設計的模型或情景模擬,在平臺上測試、共享。”阿爾諾介紹,未來DTO將持續引入更多高品質數據,強化人工智能演算法,提升模型精度,建立完善審核機制,以免準確度不高的模擬誤導決策。同時,逐步開放更多面向公眾的互動功能,打造更全面的“海洋數字分身”。
(人民日報法國尼斯電)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