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新聞中心外景。新華社記者 姚琪琳攝
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日前落下帷幕,中國接任東道主,開啟備受矚目的APEC“中國年”。接受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對2026年中國引領亞太合作新征程充滿期待,紛紛呼籲各經濟體堅持開放發展、互利共贏,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互聯互通等務實合作,共同做大亞太合作蛋糕,攜手構建亞太共同體。
2025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主席李圭鎬——
“為亞太拓展經貿空間提供新機遇”
記者 張志文
“成立30多年來,亞太經合組織在促進地區包容性增長和維護自由開放的貿易秩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25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主席、韓國可隆集團副董事長李圭鎬表示,通過這一平臺,成員經濟體不斷增進互信,增強供應鏈韌性,推進數字化轉型。
面對氣候變化、老齡化加速等全球性挑戰,李圭鎬表示,亞太經合組織應堅持以信任為基礎的多邊合作,建立數字化轉型和人工智能創新的共同標準,加大對綠色基建等領域的投資力度。
李圭鎬高度評價中方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認為該倡議體現了中國致力於攜手各方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的決心。他説,2014年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中方主持了“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係”東道主夥伴對話會等議程,這些主題時至今日依然具有重要意義。2026年中國將主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待中國在數字經濟、綠色轉型和供應鏈韌性等方面為亞太合作注入新的動力。”
“中國城市發展速度、創新技術應用及中國人民的奮鬥精神都令人嘆服。”李圭鎬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在先進製造業、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綠色産業等領域取得顯著成就,中國的數字基礎設施和創業生態系統位居全球領先行列,“中國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中國式現代化為亞太拓展經貿空間提供新機遇”。
“通過加強在清潔能源、生物醫藥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合作,韓中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必將向著更高水準邁進,也將更好惠及兩國民眾。”李圭鎬表示,維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符合雙方共同利益,韓國企業可以利用中國的市場、技術和政策等優勢,構建互利共贏的合作創新模式。可隆集團將繼續與中國創新型企業開展合作。
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秘魯代表茱莉婭·托雷布蘭卡——
“繼續引領全球發展的正確方向”
記者 張志文
“亞太經合組織持續推動區域合作進程,促進亞太經濟體保持開放、互聯和韌性。”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秘魯代表茱莉婭·托雷布蘭卡表示,借助亞太經合組織平臺,各經濟體推進貿易便利化,提升數字化和物流能力。一系列舉措幫助各經濟體的進出口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更好地融入區域和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造高品質就業機會,並促進包容性增長。
托雷布蘭卡曾任2024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主席。她認為,當前,亞太經合組織作為建設性對話平臺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真正的進步來自合作而非孤立,我們必須回歸開放、對話與信任的道路。”托雷布蘭卡表示,“亞太地區將繼續成為全球增長引擎,亞太經合組織也將繼續引領全球發展的正確方向。”
2014年,托雷布蘭卡曾赴北京參加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她説,在那次會議上,中國作為東道主推動批准《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貿區北京路線圖》,為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奠定了基礎。2016年,秘魯主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時推動通過《亞太自貿區利馬宣言》,重申亞太自貿區對亞太長遠發展的重要意義,為亞太自貿區的推進工作做出全面規劃。“2026年,中國將第三次擔任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我相信,中國將秉持同樣的合作精神和遠見卓識,進一步加強亞太經合組織合作。”
“中國在亞太經合組織中持續發揮著建設性和前瞻性作用,推動亞太地區在數字貿易、綠色産業、互聯互通等領域的發展進步。”托雷布蘭卡強調,2026年中國主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對亞太地區至關重要,“我們將重申對自由貿易、開放與穩定的共同承諾”。
中國的發展成就和經濟活力令托雷布蘭卡印象深刻,“中國在基建、物流、能源等領域的發展成績有目共睹,實現數億人口擺脫貧困的壯舉前所未有。中國式現代化為其他經濟體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智利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多羅泰婭·洛佩斯——
“開放合作是通往繁榮的正確道路”
記者 宋亦然
“當前,開放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亞太經合組織為各成員提供了一個開展對話與共同行動的平臺,值得各方珍視。”智利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多羅泰婭·洛佩斯長期從事國際政治經濟研究,對亞太合作有著深入觀察。她表示,自30多年前成立以來,亞太經合組織始終是推動經濟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的重要平臺,在促進開放合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多變,保護主義抬頭,亞太經合組織秉持的開放的區域主義和合作共贏精神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它為各成員提供了政策協調的平臺,更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維護多邊合作注入了信心。”洛佩斯認為,隨著國際經濟格局加速演變,亞太經合組織從早期側重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發展為涵蓋數字化、可持續發展、綠色創新等領域的合作平臺,“各成員共同探索解決方案,增強經濟抗風險能力。”
洛佩斯表示,自加入亞太經合組織以來,中國始終堅定支持多邊主義、維護自由貿易,積極參與各項議題討論,為該組織穩定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中國提出了務實的合作理念,架起溝通橋梁,推動各方形成共享發展成果的共識。”洛佩斯認為,中國在促進區域協調合作、維護供應鏈穩定方面發揮了建設性作用,為亞太乃至全球經濟增添信心與動力。
洛佩斯認為,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與亞太經合組織秉持的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理念一脈相承,“這些倡議為國際合作增添新的活力,為亞太地區的包容與可持續增長提供了新機遇。”洛佩斯表示,亞太經合組織的前景取決於其應對經濟碎片化的能力,以及主要經濟體之間能否凝聚共識、通過合作化解分歧,“開放合作是通往繁榮的正確道路,中國在推動、促成有關合作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文萊經濟發展局前代主席王德望——
“多邊主義是促進穩定發展的有效途徑”
記者 張志文
“亞太合作正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明年中國將第三次擔任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意義非凡。”文萊經濟發展局前代主席王德望表示,期待再次赴華參加相關活動,“中國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系,並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相信這將為中國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打下堅實基礎。”
王德望曾擔任2000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主席,並出席2001年和2014年中國主辦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在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我主持了有關亞太經濟一體化的討論,深刻感受到中國對踐行多邊主義的堅定承諾。”他説,當今世界高度相互依存,亞太經濟體普遍期待亞太經合組織發揮引領作用,有效協調各方利益,共促地區和世界繁榮。
王德望表示,亞太經合組織自成立以來,在推動區域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各成員經濟體提供了對話平臺,促進區域合作共贏。亞太經合組織秉持開放的區域主義,致力於推動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為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實現發展繁榮提供了有效路徑。
“在全球貿易增長受阻、不確定性增加的當下,全球治理倡議的提出意義重大。”王德望表示,全球治理倡議將踐行多邊主義作為核心理念之一,不僅契合亞太經合組織宗旨,也為亞太乃至世界的和平與可持續發展指明瞭方向,“面對動蕩不安的世界,必須牢記多邊主義是促進穩定發展的有效途徑。”
印尼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聯合創始人優素福·瓦南迪——
“以實際行動促進區域互聯互通”
記者 曹師韻
“亞太經合組織是地區各經濟體就共同議程進行磋商的包容性平臺。”印度尼西亞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聯合創始人優素福·瓦南迪表示,亞太地區是全球製造業中心,匯聚多個主要貿易國家。技術創新與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推動亞太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各方應順應新興産業發展趨勢,在關鍵技術應用上謀求更多共同利益,為地區和世界提供更多公共産品。”
“亞太經合組織應繼續做維護自由貿易與多邊合作的重要力量。”瓦南迪表示,在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亞太經合組織的作用愈發重要。只有堅持開放包容,各成員經濟體才能把握機遇,在應對全球風險挑戰時更具韌性。
回憶起2014年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時任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聯合主席的瓦南迪印象深刻。他説,那次訪問讓印尼代表團感受到中國的發展成就和領導力。“中國憑藉龐大的市場潛力和強大的産業能力,為地區推動更加開放、綠色、包容的發展發揮著關鍵作用。”瓦南迪表示,“中國的電動汽車、風能、太陽能等綠色産業蓬勃發展,並通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為區域經濟轉型注入新動力。”
瓦南迪以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為例,認為從2001年雙方達成建立自貿區的共識,到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再到日前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正式簽署,“中國始終以實際行動促進區域互聯互通與共同繁榮。中國通過理念引領及在貿易、投資和金融等領域的積極作為,為推動區域合作作出重要貢獻。”瓦南迪表示,印尼在與中國的合作中受益匪淺,“兩國應繼續深化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惠及更多民眾。”
“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形勢,亞太經合組織應避免地緣政治干擾,繼續在穩定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各成員經濟體的發展路徑或許不同,但可以攜手維護亞太經合組織合作的公平與開放。”瓦南迪期待2026年在中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能夠延續建設性對話勢頭,進一步深化區域合作,弘揚並強化亞太經合組織一貫倡導的“亞太大家庭”精神。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