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産業力 |   會員頁面  |  環球健康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脫口秀“笑”出演藝經濟新亮點
2025-10-15 09:23:47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責編:盧家傲

  原標題:國慶假期劇場類演出票房同比增長16.8%——脫口秀“笑”出演藝經濟新亮點

脫口秀“笑”出演藝經濟新亮點

觀眾在劇場內觀看脫口秀演出。(資料圖片)

  “平時工作挺忙挺累的,休息時能在劇場裏開心地笑一個小時,對我來説是特別好的解壓方式。”北京市朝陽區居民陳遙告訴記者,她現在最喜歡的娛樂方式就是到小劇場看脫口秀演出。

  虎鯨文娛發佈的《2025國慶假期文娛消費報告》顯示,國慶中秋長假期間,演出市場熱度攀升,其中以脫口秀、話劇等為代表的劇場類演出票房同比增長16.8%。

  近年來,脫口秀這一新大眾文藝形式日漸風靡,促進了線下演出市場的繁榮,為百姓的文化消費提供了新選擇。

  線下演出吸引力不斷增強

  “現在能看脫口秀演出的地方越來越多了,行業中成熟的演員也增加了。”陳遙説,今年以來,她明顯感到脫口秀演出市場日漸繁榮。“我常去的幾個脫口秀劇場,週末的演出幾乎場場爆滿。一些我很喜歡的脫口秀演員的專場演出,開票後幾秒鐘就售罄。”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脫口秀由於在專業劇場演出場次激增,帶動整體票房顯著增長。脫口秀演出場次同比增長54.1%,票房同比增長134.9%,已成為劇場類演出第二大品類。

  燈塔專業版聯合大麥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個人脫口秀專場巡演已累計超千場,超60萬觀眾觀演。單場500人以上的脫口秀演出達650余場,同比增長超過8倍。

  脫口秀對年輕觀眾群體具有較高吸引力。數據顯示,30歲以下觀眾購票佔比超過52%。並且,觀看脫口秀演出的觀眾中,單人觀演的佔比顯著高於行業均值,達到74.6%。

  中華文化學院中華文化教研部研究員孫佳山認為,脫口秀這一表演形式契合許多年輕觀眾的需求。“在表演內容上,脫口秀往往聚焦當代青年所面臨的種種現實情境,做出生動、凝練的表達,並且有較強的情緒導向。這很容易讓年輕觀眾産生情感上的共鳴。在線下舞臺,脫口秀演出形式靈活、時長合適,相較其他演出,票價可選擇的範圍大,符合年輕群體的消費水準。”

  “做為新興的一種演出業態,脫口秀對大眾情緒的釋放、社會心理的調節具有獨特價值。”在孫佳山看來,幾年前,脫口秀以青年亞文化姿態出現,在經過綜藝節目和短視頻等形式的線上廣泛傳播後,今天已擁有了海量的固定觀眾群體,産生了一定程度的主流文化影響。“這對行業當前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充分的行業自律意識是脫口秀長期發展的基石。脫口秀從業者的創作必須尊重社會公序良俗,具有明確的健康的價值觀,這樣才能推動整個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地域化風格促進文旅消費

  隨著觀眾人數的增加,脫口秀演出從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擴展到更多地區,為各地文旅消費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在湖南長沙的笑嘛劇場,經常能看到拉著行李箱前來觀看演出的外地觀眾。體驗“湘味”脫口秀,已成為不少年輕遊客到長沙旅遊“必打卡”的項目之一。

  “我們一直堅持做地域化的脫口秀,培養具有湖湘文化風格的脫口秀演員。”笑嘛脫口秀主理人李偉勝表示,“我們希望演員身上帶著長沙特點,比如可以用‘塑膠普通話’的口音,可以講湖南的‘地域梗’。這樣,演員們即使去外地演出,別人一聽就能知道他是來自長沙的,形成一個‘長沙演員挺有意思,這個城市我也想去看一看’的聯動效應。”

  據介紹,笑嘛劇場一年約有500多場演出。觀眾在觀演前後産生的餐飲、購物等消費,促進了周邊店舖的營收增加。

  在貴州貴陽,一批風格各異的脫口秀俱樂部相繼涌現。“貴陽話版脫口秀”在短視頻平臺出圈後,也帶動線下演出爆滿。在四川成都,COMEDY BOXX喜劇空間吸引了過載喜劇、後仰喜劇等本地脫口秀俱樂部入駐,為喜歡喜劇演藝文化的市民提供了一個社交聚集地。

  “如今,脫口秀産業多點開花,越來越多城市有了專門的脫口秀劇場,演出內容的製作更加精細化,帶動了很多線上脫口秀觀眾走進線下觀看演出,促成了脫口秀産業的正向循環。”孫佳山説。

  要在線下演出市場長期立足,脫口秀的發展方向必然走向人才專業化、服務精品化以及品牌規模化運營。

  除了堅守小劇場演出,如今還有不少脫口秀專場演出走進了千人劇場。這更需要運營方在場地、舞美等方面,提供標準化支撐。

  大麥Mailive相關負責人認為,不同於小劇場演出的靈活機動,脫口秀專場巡演面臨更多跨城調度、舞美搭建、觀眾服務等挑戰,專業的運營平臺,可以通過標準化流程提供可複製的服務模組。“脫口秀演員專注內容創作,運營團隊提供運營服務,可以實現專業有效的分工。這也是演唱會、戲劇等已較為成熟的線下演出形式探索出的經驗。運營平臺的標準化服務,有助於推動脫口秀演出行業快速進入産業化發展的新階段。”(人民日報海外版 記者李貞)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