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5年中國國際智慧傳播論壇在江蘇無錫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副總編輯、CGTN總編輯范昀,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纓出席活動並代表主辦方致辭。上海合作組織副秘書長奧列格·科佩洛夫,無錫市市長蔣鋒出席活動並致辭。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徐立京,新華社原副社長周錫生,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非洲編輯論壇主席丘吉爾·奧蒂諾,俄羅斯工程院院士德米特裏·帕爾楚諾夫等出席活動。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副總編輯、CGTN總編輯范昀
范昀表示,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擘畫了中國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對引領新質生産力、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等重大任務作出部署,為全球繁榮發展提供新機遇、注入新動能。本屆論壇以“新機遇 ‘智’共贏”為主題,搭建國際化的交流平臺,探討智慧傳播的前沿議題,這是總臺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深化文明交流互鑒、促進媒體融合發展的一項積極舉措。總臺將以智慧傳播勾勒時代圖景,生動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以智慧創新推動媒體變革,賦能新質生産力發展;以智慧傳播搭建共贏平臺,引領數字文明向上向善。總臺願與各界攜手同行、互學互鑒,讓科技力量與文化創意深度融合,讓智慧創新與人文關懷交相輝映,共繪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
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纓
徐纓表示,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強調要“提升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創新傳播載體和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為我們做好新時代的國際傳播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本屆論壇是共商技術之“智”、傳播之“智”、交流之“智”的重要平臺,必將更好促進國際傳播理念創新、技術創新、機制創新。江蘇將以論壇舉辦為契機,切實加強資源整合和力量統籌,不斷提升國際傳播效能,進一步強化技術賦能,助力傳播全鏈條提質增效;進一步堅守內容品質,持續打造彰顯中國精神、兼具江蘇特色的傳播精品;進一步深化互利合作,攜手打造開放、包容、創新的智慧傳播生態體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江蘇力量。
上海合作組織副秘書長奧列格·科佩洛夫
奧列格·科佩洛夫表示,當今世界,人工智能技術正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數字化轉型的催化劑,對社會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的未來産生深遠影響。上海合作組織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高度重視,在框架內制定了一系列多邊協議,旨在促進人工智能産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並有效應對在其應用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挑戰和威脅。國際間的媒體交流將有助於加強安全與穩定,促進經濟、文化和人文聯繫,最終造福全人類。
無錫市市長蔣鋒
蔣鋒表示,智慧傳播是文明的紐帶,也是時代的先聲。期待各位嘉賓深入研討交流,在思想激蕩、觀點碰撞中共探技術革新路徑、共商國際傳播良方,攜手將論壇共識落地為合作項目,把更多技術成果轉化為發展動能。無錫將全面落實中央和省部署要求,進一步深化人文與科技的融合創新,不斷完善國際傳播生態體系,與大家共享發展機遇、共促互惠合作,努力打造全球智慧傳播的城市範例。
中國社會科學院現場發佈《2025中國城市國際智慧傳播能力榜單》,通過呈現國內城市的品牌塑造力和傳播影響力,展現中國城市已成為世界觀察和感知中國的重要窗口。
由總臺央視網、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江南大學共同打造的全球語言服務平臺長三角基地落地無錫並現場揭牌。基地將依託長三角區位優勢、整合高校及企業資源,以AI賦能打造綜合性語言服務樞紐,為開展國際傳播、推動文明互鑒提供重要支撐。
城市形象主題微短劇《鏡頭裏的無錫情書》同步開機,將以光影展現無錫古今交融的多元魅力。無錫市14個重點文化産業項目集中簽約。
主旨演講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俄羅斯工程院院士德米特裏·帕爾楚諾夫,央視網董事長、央視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過彤,非洲編輯論壇主席丘吉爾·奧蒂諾,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會長童繼生,作家、製片人約翰·普羅班特,宇樹科技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王興興等嘉賓展開分享,從技術革新、産業應用等維度探討前沿洞察,為傳播領域的智慧化變革、全球性發展凝聚共識和力量。
“世界青年説”圓桌對話
本屆論壇還開展了“世界青年説”圓桌對話。中國首部8K太空紀錄電影《窗外是藍星》導演朱翌冉,中國外文局外籍專家、絲路友好使者劉正曦等5位中外青年代表結合熱點議題,以多元視角共議智慧傳播新未來。
外交部、中國科協、國家電影局、中國外文局、中國人民大學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相關部門負責同志,江蘇省、無錫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有關駐華使節、國內外專家學者、媒體人士、行業組織和企業代表等參加活動。
本屆論壇還將舉辦AI數字人論壇、城市形象國際傳播(無錫)論壇、電影(無錫)三場分論壇以及“知行中國·智在無錫”外媒走讀等系列活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