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潮頭十載立灣區丨自貿“試驗田”耕出開放“新高地”
2025-04-21 14:46:41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朱樺 責編:王悅陽

  2015年4月21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正式掛牌,自此開啟了這片土地的十年蝶變。十年來,南沙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積極推動貿易、航運、投資、金融、科技、粵港澳合作等各個領域改革創新,持續增強開放門戶樞紐功能。

  截至目前,自貿區南沙片區累計形成制度創新成果,其中45項在全國複製推廣,136項在全省複製推廣。跨境電商監管新模式、“企業專屬網頁”政務服務新模式、智慧化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平臺、“跨境電商出口退貨‘一站式’監管新模式”等案例入選全國自貿區“最佳實踐案例”。推廣知識産權海外侵權責任險、實施船舶安全檢查智慧選船機制、推進市場主體名稱登記便利化改革等經驗在全國複製推廣。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基層立法聯繫點授牌,全球數源中心(中國·南沙)納入國家數據基礎設施試點。從投資貿易便利化的突破到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構建,南沙以敢為人先的勇氣,在自貿“試驗田”中耕出開放“新高地”。

  從投資自由化到貿易便利化 “制度型”開放能級不斷躍升

  在自貿區南沙片區的改革圖譜中,投資自由化與貿易便利化如同“雙引擎”,驅動著這片改革開放前沿陣地不斷突破制度壁壘。

  自2015年掛牌以來,南沙區全面貫徹《外商投資法》及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並動態對標CPTPP、DEPA等高標準經貿規則,持續擴大服務業、數字經濟領域開放。這一制度突破直接轉化為“引進來”的強勁動能:2015—2024年,南沙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百億美元,麗芝士、兆科、駿德等跨國企業相繼落子。2023年至今,落地沃博聯廣藥、英諾螺旋等多支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境內投資試點基金。這份成績單的背後,是南沙以制度創新打破市場壁壘的決心。

  市場準入的放寬與産業政策的精準疊加,催生了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集群化發展。南沙聚焦智慧網聯汽車、海洋科技、人工智能等賽道,培育出小馬智行、雲從科技等行業領軍企業。同時,廣州期貨交易所工業硅、碳酸鋰、多晶硅等3個品種累計成交額約19萬億元,跨境貿易投資高水準開放試點累計交易金額達470億美元,跨境股權投資試點獲批額度累計近300億元,資本要素的跨境流動效率躋身全國前列。

潮頭十載立灣區丨自貿“試驗田”耕出開放“新高地”_fororder_WechatIMG10

南沙區集裝箱碼頭  攝影 羅偉賢

  貿易監管模式的革新,是南沙破解傳統貿易壁壘的“關鍵鑰匙”。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現貨物、運輸工具及艙單申報100%線上化,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針對跨境電商退貨難題,南沙全國首創“跨境電商出口退貨‘一站式’監管新模式”,切實解決跨境電商出口退貨渠道不暢問題。針對生鮮商品的“智慧審證+提前申報”組合措施,讓凍肉、水果等新鮮易腐商品,在符合特定前提下,盡可能在48小時內完成放行,2024年幹鮮瓜果進口額達54.4億元,同比增長29.6%,助力成為全國最大榴蓮、車厘子進口口岸。作為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依託華南最大、種類最齊全的綜合性樞紐港——南沙港區,2024年進口規模達1288億元,規模連續居全市第一。

潮頭十載立灣區丨自貿“試驗田”耕出開放“新高地”_fororder_WechatIMG14

南沙區汽車口岸  攝影 羅仲賢

  南沙國際貿易航運功能的不斷強化,也帶動著外貿出海的勃興。南沙港四期作為全球首個江海鐵全自動化碼頭,以70多項專利技術推動南沙港區2024年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萬標箱,位居全國單一港區前列;外貿航線增至168條,覆蓋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10多個港口,近五年年均新增航線超10條;汽車口岸年通過能力超200萬輛,累計裝卸量達1151萬輛,穩居全國第一。在此基礎上,南沙綜保區連續三年獲評全國A類綜保區,依託汽車出口“一站式”服務等政策,2024年汽車出口額達98.5億元,五年間增長5倍;2014-2024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從0.2億元增長至460億元,尤其是進口業務穩定增長,“跨境電商業務進出口值”穩居全國綜保區第一;保稅油加注創新“一船多供”模式,累計加注77萬噸,落地全省首單高低硫保稅燃油混兌調和業務。

  從元宇宙政務到涉外法治高地營商“軟基建”持續優化

  一流的營商環境,是自貿區的軟實力與競爭力。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的前沿陣地,近年來南沙以“放管服”改革為支點,以法治創新為保障,構建起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生態。

潮頭十載立灣區丨自貿“試驗田”耕出開放“新高地”_fororder_WechatIMG12

南沙自貿區牌坊   攝影 劉偉

  2017年,南沙在全國率先啟動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推動審批去許可化,將由經許可審批賦予市場主體資格,改為對其法律地位和法律關係的確認,並對外宣告公示,最大程度尊重企業經營自主權,這一改革獲國務院督查激勵,並在全國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複製推廣。全面推行市場準入“極簡審批”,經營主體登記註冊實行標準化申報,創新“AI導辦”“AI審批”智慧登記新模式。同時推行“一站式”證照主題聯辦套餐,通過“一網通辦、一照通行”改革,全面歸集電子證照信息,實現了“一網通辦、一照通行、e證準營”的便捷服務,大大提升了市場主體登記註冊便利度。全區電子證照已關聯1717個事項政務服務事項,關聯率達98.56%,助力企業辦事材料免提交,提升企業服務滿意度。

  “放管服”改革的背後是政府職能的轉變:根據省事權下放相關文件,省級調整至自貿區南沙片區實施事項127項。其中下放實施事項50項,委託實施事項77項。廣州南沙政務服務中心創新推出元宇宙政務服務模式,通過搭建極高還原度的實景三維倣真政務場景,打造全新的政務服務交互模式,實現辦事人員可以第一人稱視角沉浸式體驗實景應用、互動辦事、虛擬數字人實時客服和港澳身邊辦等五大特色功能,有效利用科技賦能助力辦事服務“降成本、提效率、簡流程”。

  法治環境的系統性構建,則為營商優化裝上 “穩定器”。從出臺全省首個區縣級法治化營商環境規劃,再到《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條例》等文件的陸續發佈,南沙以法律保障為建設面向世界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先行區提供支撐。而隨著《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支持涉外法律服務業發展若干措施》及實施細則等文件等出臺,內地與港澳律師事務所合夥聯營機制深化改革,省司法廳修訂合夥聯營辦法,進一步放寬準入門檻,南沙已逐步打造成為涉港澳、涉外法律服務集聚高地。

  目前,已有4家粵港澳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落戶南沙。南沙國際仲裁中心首推的“3+N”仲裁庭審模式也入選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批“一站式”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對企業而言,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至關重要。”廣州仲裁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王天喜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南沙的國際仲裁中心讓涉外企業在遇到爭議時,有了一個值得信賴且便捷的平臺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這也讓越來越多企業家和投資者願意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

  潮涌珠江,破浪者立。自貿區南沙片區用十年時間證明:制度創新不是簡單的政策疊加,而是以問題為導向的系統性變革。當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這片熱土,南沙將以制度型開放的更大突破,為粵港澳大灣區寫下新的注腳。(文 車園元 南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