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多家中國企業參展2018年漢諾威IT展 “中國智造”帶來更多數字化創新産品

2018-06-15 16:17:55 | 來源:人民日報 | 責編:陳晨

460多家中國企業參展2018年漢諾威IT展 “中國智造”帶來更多數字化創新産品

在中國展區,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向觀眾展示一款手機穩定器。記者 花放 攝

  核心閱讀

  6月11日,2018年德國漢諾威IT展開幕,來自全球約70個國家和地區的2800多家企業和機構參展。這一全球IT行業領軍展會今年以全新形式亮相,將自己定位為“歐洲創新與數字化商務節”。中國的參展商多達466家,是參展商最多的國家之一。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物聯網、數據安全等主題展區,吸引了眾多參觀者。

  人工智能成最受關注前沿領域之一

  這是漢諾威IT展自1986年從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分離出來獨立設展以來,首次將舉辦時間由3月推遲至6月,其定位也從針對行業商務人士的專業展會轉型為吸引更多初創企業和年輕群體參與的“歐洲創新與數字化商務節”。人工智能作為當前行業最前沿的領域,引發大量討論。

  “人工智能如何推動數字化轉型”“很快,你的第一聯繫人將是機器人”……在展會的“數字對話”板塊,圍繞人工智能的主題峰會高達17場,是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

  會學習的機器?聽起來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然而在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蒂姆·施瓦茨博士看來,這完全是切實可行的。他向記者展示了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機器學習:一名技術人員嫺熟地操縱著機器臂,把一個藍色小蓋從一堆小蓋中分揀了出來,然後旋轉手臂,蓋到另一個工件上;就在此時,距離10米之外的另一個機器臂便開始自動模倣並完成了這個動作。施瓦茨介紹,這兩台機器臂之間,就是通過互聯網來連線的,完全可以想像成一台在德國,而另一台在中國,這是可以實現的。

  在沃達豐公司的展區,一個名叫“阿凡達”的人形機器人十分引人關注,它僅有70釐米高,一公斤重,儘管沒手沒腳,卻能幫助由於某些原因無法去教室上課的孩子實現重返學校的願望。沃達豐發言人唐雅·弗格特對記者介紹説,孩子們在家就可以利用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通過身在教室的“阿凡達”身上的攝像頭、揚聲器和麥克風,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互動。

  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成為德國乃至歐盟發展戰略的重點內容。施瓦茨告訴記者,德中兩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漸入佳境,目前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已在北京設立了項目辦公室,並和中國企業合作成立了研究中心。

  中國專屬展區吸引眾多觀眾目光

  在展會現場,記者看到了一塊印著“CHINA”的巨大指示牌,這是本次展會的中國專屬展區,聚集了來自中國近100家中小型展商。

  來自廣西桂林的智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此次參展産品主要為智雲手機穩定器。展臺前,許多觀眾拿起自己的手機進行産品體驗。工作人員介紹説,近年來,智慧手機、拍照手機普及率越來越高,而自拍幾乎成為旅行途中的“必選”動作。公司從2014年便開始參加多個全球性展會和賽事,目前産品已經出口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蘇州華斯雷奇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展臺被觀眾團團圍住,一台正在工作的工業機器人吸引眾多觀眾目光。據介紹,該公司的機器人産品可以完成點對點、直線及圓弧等操作指令,廣泛應用於數字控制加工中心、半導體過程自動化系統中。

  億聯網絡的展臺也顯得格外醒目。這家來自廈門的企業,是國際領先的企業通信與協作解決方案提供商,面向全球提供“雲+端”視頻會議服務。其自主品牌産品暢銷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SIP話機市場佔有率為全球第一。

  中國作為最大的參展國之一,備受展會主辦方漢諾威展覽公司的重視。早在兩個月前,漢諾威展覽公司高級副總裁菲茨曼專程前往中國,在北京和上海舉辦了兩場媒體推介會。漢諾威展覽公司還與廣東省深度合作,從去年開始聯手在智慧製造重鎮佛山舉辦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這一活動,已經成為漢諾威IT展全球活動的一部分。

  漢諾威展覽公司中國市場部工作人員特瑞對記者介紹,今年雙方將繼續合作,引入漢諾威IT展的兩大展覽主題:數字經濟與數字技術,為展商和觀眾帶來更多數字化時代的創新産品和更優質的觀展體驗。

  中企打造智慧城市方案贏得讚譽

  此次展會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展位面積多達3000平方米,無疑成為了焦點明星。

  在華為展區中心的大螢幕上,顯示著一張西班牙巴塞羅那的電子地圖,上面模擬運行了市政設施的管理系統:點擊“井蓋終端”,可以看到城區內每個井蓋的狀況,如果井蓋堵塞、傾覆或是被盜,系統會自動報警,並標注出井蓋的位置以及具體故障……

  “我們的定位是打造城市的神經系統。”華為企業業務總裁閻力大對本報記者介紹説,華為是業界唯一能同時提供包括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聯結的雲管端信息通信解決方案的廠商,這是華為最大的技術優勢。在智慧城市領域,華為依託上述優勢搭建的開放平臺,可以搭載合作夥伴的各種智慧城市應用,涉及政務、交通、能源、教育、醫療、平安城市等多個領域。目前,華為已為全球40多個國家、120多個城市提供了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此次展會上,華為還宣佈與德國公司簽署了“萊茵雲”品牌和智慧城市框架協議,攜手為杜伊斯堡市打造智慧城市。這是華為在歐洲第一個包含雲、物聯網、網絡等方案的智慧城市項目。

  杜伊斯堡城市數字化事務主管馬丁·穆拉克對記者介紹説,杜伊斯堡與華為已經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致力於借助新科技將杜伊斯堡打造成為西歐的數字化樣板城市。“從智慧路燈到電子政府雲方案,對居民來説,去政府辦理事務將變得更簡單。”穆拉克表示。

  “杜伊斯堡之所以選擇華為作為智慧城市的合作夥伴,關鍵在於華為的技術優勢和豐富經驗。”閻力大回憶説,當初杜伊斯堡市長林克訪問深圳時,親眼看到當地居民利用華為的智慧城市方案,只用20秒鐘就從24小時自助終端上拿到赴港通行證,這讓他感到不可思議。閻力大介紹説,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杜伊斯堡這一老牌工業城市迫在眉睫的關鍵戰略。在德國,類似杜伊斯堡的城市數量很多,與杜伊斯堡的合作將起到示範作用。未來華為將在德國乃至歐洲的智慧城市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記者 李 強 花 放)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