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為原材料、産成品等的流通搭建通道,具有顯著的發展乘數效應,被喻為經濟發展的加速器。産業化發展是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大方向。當前,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相關區域産生更大的物流需求。這為我國物流業産業化發展既提供重大機遇,又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推動物流業産業化發展,使其更好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更好促進我國與“一帶一路”建設相關國家和地區共同發展,亟須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加強對物流業産業化發展的整體引導,建立健全政府部門間綜合協調機制,統籌規劃物流設施空間佈局、服務體系及政策體系,提升主要樞紐和節點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規劃構建統一、高效的現代物流産業發展體系,構建全球化供應鏈體系。
加快完善物流産業基礎設施。結合我國國土、産業和人口等情況,從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能源、運力的角度出發規劃佈局複合聯運交通體系,加快多式運輸網絡建設,重點發展高速公路網、沿江港口設施、鐵路運輸網。著力推進渝昆、泛亞高鐵建設,加快形成渝昆泛亞鐵路大通道,對接渝新歐、義新歐等國際班列,推動完善國際鐵路運輸網絡。
加快物流産業管理創新。廣泛採用標準化操作和專業化管理方式,切實規範物流産業工藝流程,提高物流的安全性和管理水準。加強物流産業的供應鏈管理,強調“鏈”的作用及其銜接,採取“零庫存管理”和“準時制生産”等先進物流管理模式,優化物流産業各環節運行方案,提高從原材料供應採購到産成品銷售直至送達用戶的全過程物流效率。
加快物流産業平臺建設。充分利用自由貿易區、國家級新區、各類開發區和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保稅倉庫)等的有利條件,大力發展物流産業延伸業態。採取要素多元化、股權化等投入方式,建立一批規模化、規範化、現代化的物流園區(基地),實行一體化運營管理,集中統一使用設施資源,實施物流資源的集團化運營模式,構建物流産業平臺體系。
完善通道樞紐物流網絡。更好適應“一帶一路”建設和我國經濟發展空間格局調整,密切物流與産業佈局的關係,打造通道化、樞紐化物流網絡。根據國際國內雙向輻射的需要,聯通國際物流通道,實現物流樞紐與物流通道有機串接,建立沿線沿路通道化、樞紐化國際物流網絡與一體化市場,形成貫通能力強、涵蓋多種物流服務的綜合物流體系,為産業和産品“走出去”提供具有樞紐集聚能力和通道承載能力的低成本、高效率物流走廊。
發揮好鐵路貨運的基礎和主體作用。推進鐵路貨運市場化,可以進一步釋放多式聯運體系的巨大潛力。為此,要深入推進鐵路貨運市場化改革,創新鐵路貨運管理和經營組織模式,提高全程物流組織的協同性、運輸服務的時效性和市場經營的自主性。發展多式聯運,暢通轉運銜接,健全法規標準體系,把不同運輸方式的標準和規則統一起來,促進中長距離的公路貨運更多轉向鐵路貨運。
完善物流産業促進政策。推動口岸管理部門和查驗單位及相關部門監管模式和管理體制創新,構建促進物流産業開放發展的口岸管理新體制。確立産業技術標準,積極推動資本、技術、品牌、專利等要素的市場化運作。創造條件推進物流産業專項立法,加快制定實施促進物流産業發展的相關政策。(作者單位: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