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月初《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和《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18年工作計劃》發佈後,工業互聯網進入政策密集落地期。《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工信部、財政部、證監會等多個部門正在研究支持工業互聯網企業的相關財稅、金融政策。
由於網絡體系是基礎、安全體系是保障、平臺體系是核心,跨行業跨領域的平臺為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18年工作計劃》表示將由工信部信軟司牽頭,在2018年10月之前公佈五家跨行業跨領域平臺名單。
除了中央層面,地方也紛紛提出相關計劃。近日,浙江省推出“1+N”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和行業聯盟,到2025年,將承載30個行業級子平臺,孵化10萬款工業APP,服務30萬家工業企業。
河南商丘則支持融合發展平臺建設,對列入國家、省級試點示範的平臺類項目,市級財政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同一企業同一項目獲批不同試點示範的,不重復獎勵。
與此同時,工信部下一步的重點工作還包括大力支持推動百萬工業企業上雲,支持地方通過財稅支持、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鼓勵企業雲化改造;實施百萬工業APP培育工程,推進工業經驗的程式化、工業知識顯性化和工業智慧的雲計算化。
中信證券分析報告預計工業互聯網的政策持續性與基本面的支撐將會超預期。長期來看百萬企業將會上雲,三年內推動30萬家企業上雲,按1萬/家的上雲支出估算,近期可挖掘的市場有望達到30個億。
有業內人士表示,從發展態勢來看,工業互聯網正成為領軍企業競爭的新賽道。
就在6月24日,中國電子信息産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子”)推出了“兩平臺一工程”智慧製造推進方案,這是其推進智慧製造産業發展的總綱領,包含工業互聯網平臺、智慧製造核心産品和安全創新平臺、智慧製造能力提升工程等。其中,經權威鑒定,自主可控PLC系列産品、FabOS智慧製造管理系統等工業互聯網産品的關鍵核心技術指標已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水準。
中國電子總經理張冬辰表示,該公司依託旗下35家産業園、50萬平方米眾創空間和園區內1萬多家民營企業,推進園區智慧製造和工業互聯,打造工業互聯網生態圈。聯合長沙市政府建成長沙工業雲平臺,接入製造業企業1000多家,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已經顯現。
據了解,當日中國電子與長沙市國投、長沙市高新區共同簽署了總投資20億元的中國電子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投資協議。“下一步,中國電子將與長沙市政府共同打造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中心,以工業智腦為核心,重點發展平臺建設運營和工業APP研發服務能力,解決製造業核心問題,為全行業用戶提供全生命週期的雲服務。”張冬辰稱。
此外,中國電子及其所屬企業還與相關合作夥伴圍繞工業互聯網、智慧系統機裝備産業、新能源智慧製造等領域簽署一系列重要合作協議,並且牽頭聯合華為、北航、騰訊、百度、網易、國機、航天雲網、索為、寄雲以及西門子、霍尼威爾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啟動建立人工智能製造業技術與創新應用産業聯盟。(記者 王璐)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