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規模創歷史新高

2018-07-03 09:01:53 | 來源:經濟日報 | 責編:陳晨

  公募基金規模上升的動力來自於貨幣基金,其5月單月的規模增長超4500億元。不過,隨著貨幣基金存量規模的擴大,監管部門也制定了相關政策,防範可能出現的流動性風險。與此同時,權益類産品表現搶眼,未來有望“接棒”貨幣基金成為公募基金規模增長的主要力量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6家,境內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産合計13.41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貨基貢獻主要增量

  統計數據顯示,公募基金總規模自2013年以來基本呈現直線上升狀態,僅在2015年1月份前後有明顯回調。從今年5月份看,整個公募基金規模上升的動力來自貨幣基金,其單月規模增長超4500億元。相比今年3月底,4月份至5月份的貨幣基金規模激增9700億元。在其他類型基金中,除了封閉式基金和債券基金規模縮水外,基本所有類型的基金規模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QDII基金上漲約12億元,混合型基金上漲140億元左右,股票型基金上漲超過100億元。基金産品總數量也由4月底的5152隻上升至5月底的5211隻,其中,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數量增幅最大。

  貨幣基金規模穩增的動力之一是較好的業績。今年以來,固定收益類基金整體表現較好,債券型基金平均收益達6.95%,貨幣基金平均收益為2.01%,而權益類基金今年以來受A股回調行情影響表現不佳。

  債市的整體回暖表現也為固收類基金業績和規模穩定上揚夯實了基礎。當前,股市整體震蕩走弱,為債市帶來充足的避險資金。海富通基金固定收益投資副總監陳軼平認為,今年以來,債市一改持續一年多的“慢熊”走勢,逐漸回暖。繼4月的調整後,5月中旬債券市場再次企穩反彈。

  權益類有望“接棒”

  除了固收類基金增幅迅猛之外,權益類産品在5月份也貢獻了250億元左右的增量,未來增速預期不容小覷。Wind資訊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新基金累計發行342隻,遠超去年同期,並且正在逐漸偏向權益類市場。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合計達205隻,平均規模佔全部新發基金的比例高達49%。

  目前,上證綜指、滬深300指數市盈率約為13倍,不僅低於英國富時100指數和德國DAX指數,更遠低於美國道瓊斯指數、標準500指數的市盈率(25倍)。從自身歷史縱向比較,當前A股整體估值也處於底部區域。“估值因素促使部分投資者選擇增加建倉資金,認購、申購權益類基金的增量資金開始入場。”金牛理財網分析師宮曼琳説。

  儘管權益類市場目前的整體表現不盡如人意,但少數主題基金的業績表現依然可圈可點,未來有望“接棒”貨幣基金成為公募基金規模增長主要力量。例如,受益於醫藥生物板塊的強勢表現,生物醫療、大消費和大健康主題基金均取得不錯的正收益。今年以來,截至5月底,生物醫療主題基金以15.96%的平均收益率大幅領先於其他類型主題基金。中證全指醫藥衛生指數在1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更是累計大漲13%以上,在中證全指10個一級行業分類中奪得首位。

  部分貨基增速放緩

  貨幣基金規模增幅較大,但能否保持現有較快增速仍不確定。7月1日,為進一步防範貨幣基金流動性風險,監管部門落實《關於進一步規範貨幣市場基金互聯網銷售、贖回相關服務的指導意見》,要求貨幣基金T+0贖回上限為1萬元,部分貨幣基金産品規模出現增速放緩態勢。

  天天基金網統計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餘額寶規模已達1.68萬億元。不過,近3個季度以來,餘額寶凈資産規模增勢減緩,規模增長率分別為8.93%、1.30%、6.92%,而去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增長率分別為40.99%和25.64%,差距明顯。值得注意的是,截至5月31日,在新成立的近450隻新基金中,沒有1隻是貨幣基金。這也反映出監管部門和基金公司對此類基金産品防風險的態度。

  興業研究公司分析師陳昊認為,目前市場上貨幣基金最短的贖回劃款日是T+1日,即申請贖回的次日,贖回的資金才能到賬。為滿足投資者快速贖回的需求,一些貨幣基金所提供的“T+0贖回提現業務”一般是通過相關金融機構進行墊付的方式開展。

  中泰證券分析師戴志鋒表示,隨著貨幣基金存量規模的擴大,T+0的模式使墊資機構面臨財務風險,給貨幣基金市場帶來流動性風險。降低貨幣基金市場的流動性風險,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有利於行業健康發展。(記者 周 琳)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